如何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尷尬癌破解分8步走

  • 想要更快融入外國土著生活卻發現自己還是不敢邁出交朋友的第一步待在中國人的小圈子裡?
  • 上200人的數學大課時教授算錯了不敢舉手提問?
  • 在求職類社交活動不敢和心儀企業高管攀談而只是跟熟識的朋友聊天?
  • 明明尋求他人幫助5分鐘就能解決的問題卻更喜歡自己花1個小時解決?
  • 遇到心儀的對象反而失去了平時的風趣,談吐變得更加正式拘謹不招人愛?

  • 如果你覺得看不起這樣的自己,那麼請你接著往下讀。


    你的問題是——因為習慣避免焦慮而把自己的生活圈在了Comfort Zone(舒適圈)中,感到安逸的同時卻還是有一絲不甘,覺得自己明明可以更有作為卻因為個性束手束腳。

    如何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尷尬癌破解分8步走

    舒適圈這個概念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危機百科的定義為:舒適區(英語:Comfort Zone)或舒適圈,指的是一個人所處的一種環境的狀態,和習慣的行動,人會在這種安樂窩的狀態中感到舒適並且缺乏危機感。非常成功的人通常會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去達成自己的目標。舒適區是一種精神狀態,它導致人們進入並且維持一種不現實精神行為之中,這種情況會給人帶來一種非理性的安全感。類似惰性,當人圍繞自己生活的某一部分建立了一個舒適區之後,他就會開始傾向於呆在舒適區內,而不是走出舒適區。

    走出一個人的舒適區,他們必須在新的環境中找到新的不同的行動方式,同時回應這些新的行動方式所導致的後果。初出國門,正是大家和過去的自己揮手道別,探索自己更多可能性的完美時機。沒有什麼比現在更加合適的時機走出舒適圈,擁抱自己的自信和勇敢,不妨試試下面的10個步驟:


    1. 把自己的舒適圈畫出來

    每個人舒適圈的大小範圍及涉及的領域都是不同的。下面是我的舒適圈,把自己暴露給大家也讓我有點小害羞不太舒服呢~~~(>_

    如何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尷尬癌破解分8步走

    2. 明確自己需要克服什麼

    每個人舒適圈外列的東西可能都是不同的,但是根源都是恐懼。分析你的每一個Discomfort,並想象在具體的每個情景下要如何behave才能克服恐懼。譬如:我害怕在社交場合主動接近一個人並向他自我介紹。更深的原因是什麼呢?我對自己的聲音或外表不自信?我害怕自己是個無趣的人,對方並不會回應我的熱情?知道自己具體需要克服什麼,接下來就簡單多了。

    3. Get Comfortable with Discomfort

    你不需要瞬間變成一個優秀的Public Speaker,也不用瞬間變成Social Butterfly,你只需要每次在讓自己感到難受的場合比原先多待久一點,努力體會其中的樂趣。這個步驟正在於逼迫自己,需要像在健身房中中跑步快要累死時多堅持的那五分鐘,俯臥撐拼盡全力也要比昨天多做一個的精神。慢慢你就會發現你的韌性大了,舒適圈大了,在同樣的場景中就不會感到那麼焦慮了。


    4. 接受失敗

    你最害怕的一切都發生了:你和漂亮的人類搭訕被斬釘截鐵地拒絕;你在演講臺上站著,忘記了笑話的punch line;你和仕途上重要的人在飯局上攀談,被草草敷衍,絲毫無法引起對方的注意。

    咦?是不是聽起來也沒那麼糟?

    我們小時候最害怕的鬼怪並不是貞子,奪魂鋸或是美女蛇,而是自己床底下藏著的那個,看不見摸不著的妖怪;你不知其形,他卻能讓你夜不能寐。最大的恐懼莫過於未知。所以當你把所有情景最壞能發生的事都具象化後,是不是也就那麼回事?沒有什麼是不能幹笑兩聲,拂袖離去化解的。

    如何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尷尬癌破解分8步走

    當你的Perceived Risk降低時,你走出自己舒適圈的勇氣又大了一點!

    5. 一步一個腳印

    千萬不要幻想自己會立刻有極大的改變!減過肥的人都知道,你一開始設下的目標有多麼Ambitious,收到哪怕一點挫折之後就會有多潰不成軍。性格塑造也是如此,你如果前一天是個害羞內向的小朋友,隔天去酒吧就扯著嗓子開始勾搭美女“Hey sexy lemme buy you a drink”先不提你做不做得到,以及你哪怕真的做到了效果會有多做作awkward,恐怕你自己和你周遭的朋友都不是很能接受吧!一夜之間改了人設,如果遭到朋友的奚落,就更容易打退堂鼓,馬上縮回Comfort Zone之中了。


    6. 和冒險家做朋友

    這和你小時候你媽讓你跟認真讀書的小朋友做朋友是一個概念,你周遭的人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對你的想法及決策產生影響。所以從今天開始,多和你心中佩服的那些勇敢青年們廝混吧!Be with who you want to become!


    7. 瞭解逃離舒適圈帶來的好處

    記住Awesome things happen outside of your comfort zone是有科學依據的。學術報告[1]指出舒適圈給人類帶來了穩定的生產力。但如果要最大化生產力需要“Optimal Anxiety”(最佳焦慮水平)。

    如何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尷尬癌破解分8步走

    8. 最重要的,每天嚇自己一次!

    看到這裡,相比你已經很瞭解自己在哪方面需要進步,調整好要改變自己習慣不舒服的心態了。方法論有了,接下來你只差一個計劃了!每天給自己一個讓自己臉紅心跳的小挑戰!

    Day 1:與其默默離開,今天要和樓下安保打聲招呼再離開!並祝他Have a nice day!

    Day 2:跟電梯裡遇到的陌生人聊聊天氣,誇獎他的衣著或狗!

    Day 3:跟星巴克的店員要一個10%off的折扣!Who knows what will happen?

    Day 4:下次小組開會的時候主動承擔主持會議的任務!

    Day 5:向街上看起來面善的陌生人微笑!

    Day 6:參加一個你通常會拒絕的social event,哪怕只是為了食物也好!

    ......

    Day 98:成功的主持了一場Networking Event,介紹了有能力卻害羞的新職員給他Dream Company的Hiring Manager認識,並拍拍他的肩鼓勵他Step out of his comfort zone,因為你也是這麼過來的!

    Day 99:你終於看到了那個令你心動的那個男孩/女孩,自然的向她微笑,道聲早安,聊聊天氣,誇獎對方的衣著或寵物,邀請對方和你一起喝杯咖啡,就在那個你有個熟識店員並且每次都會幫你打九折的街角的咖啡店!

    Day 100:充滿刺激的未知,想想就熱血沸騰。這一百天終於沒有白活。

    如何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尷尬癌破解分8步走

    在我們因為喜歡小學同桌就開心地說“我喜歡你”然後親上她臉頰的時候,正是我們最年輕無畏的時候;漸漸的生活、人際上的挫折跟傷害讓我們鑄建了自己的舒適圈,我們躲在裡面,和自己習慣的人做自己習慣的事的時候才感到十分安全,好似可以避免外界的傷害。這舒適圈保護了我們的玻璃心的同時阻擋了很多外界的機會。這不是碗雞湯,過程中你會遭遇各種尷尬難受,但同時會讓你興奮;因為你知道你終於不是名為舒適圈的籠子裡跑圈的倉鼠,日復一日過的舒適卻永遠無法有所作為有所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