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竊公,勿竊私?從對金額對量刑影響觀察貪汙罪輕判的傾向

首先對題目提出的問題做如下解釋:如果竊取,在能過竊取國家財產的情況下,不要去竊取私人財產,這判斷對嗎?

這是對比貪汙罪受賄罪和盜竊罪在獲取財產數額與對應的量刑標準存在的巨大差異之後提出的疑問。

為什麼拿這兩類犯罪對比,因為兩者有最根本的共性:犯罪的動機都是非法獲取財物,採用的都是秘密手段。差別就是犯罪主體還有客體不同,能幹貪汙受賄的人只能是官,或少數與官密切關聯的人,如近親屬、密友;貪汙竊取的對象是國家或者叫全民的財產,受賄獲得的財產表面上可能是私人財產,但往往以犧牲國家財產和其他利益為代價,也可以視為竊取國家財產或利益。

而盜竊罪什麼人都能幹,但實踐中乾的人都是民,罕見官去幹盜竊,一來官可能不屑幹,二來估計也沒幹的技藝。而且盜竊針對的多是私人的財物,因為國家的財物防範措施通常比私人的好。

說清了對比的原因後,接著該說明為什麼會提出題目的疑問了,就是兩者間量刑標準的差異。

首先在特別提示的是,下面說到金額不都是準確的,因為法律允許不同地區根據經濟發展狀況在一定範圍內確定非法取得財物數量對應的量刑標準。

首先說下貪汙罪、受賄罪。

相關的法律規定,貪汙受賄5000元就構成刑事犯罪了。所以從理論上講5000元是貪汙受賄罪與非罪的界限。雖然刑法規定了貪汙金額不夠5000元情節嚴重,也會被追究刑事責任,但實際情況,不要說5000元及以下,實踐中因貪汙受賄5000元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幾乎絕跡,甚至坊間不時流出某些機關在其中清查行動中,會劃出幾十萬以下的只要自報並退贓都不追究刑責的說法,雖然這些說法真假無從考證,但估計絕非空穴來風。上面說的是貪汙受賄入刑的門檻。

接下來說說量刑。貪汙受賄3—20萬元一般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0萬元—300萬元,判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貪汙100萬元—300萬元且有特殊情節,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貪汙300萬元—2000萬元,一般是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貪汙1500—2000萬元且有特殊情節或者貪汙2000萬元—1億,一般判處無期徒刑;一般情況下,貪汙5000萬元且有特殊情節的,一般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如果貪汙1億元,一般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貪汙1億以上且有特殊情況的可以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上面是網絡上對貪汙受賄所得財物數額與對應的量刑標準的總結,不一定十分準確,但不會偏差太遠。

接下來說說盜竊罪。

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1000元至3000元以上的,為“數額較大”,應該追究刑事責任,也就是說,1000元是盜竊罪門檻,實踐中,以各種理由為盜竊罪提高門檻的幾乎沒有。

盜竊罪的刑罰: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1000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為數額巨大,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10萬元以上至上30萬元以上的,為“數額巨大,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在30萬元以上為數額特別巨大,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說完法律規定,相信大家可以大致能過明白題目之問的原因了。

為了更加一目瞭然,我門做個直接的比較。首先對比入刑標準,因為這關係某種違法行為被追究刑事責任可能性的高低。貪汙受賄入刑法定的起點額為5000元,實踐中起點可能在10倍以上,即時通常要到幾萬元以上才可能被追究責任;而盜竊入刑標準為1000元,這樣一對比你會不會感慨?從入刑標準看,貪汙受賄入刑標準可能達到盜竊的50倍!

接下來我們對比一下10以上有期徒刑的標準。因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屬於重刑,一個人被判此類刑罰對人生的影響幾乎是毀滅性的,同樣值得對比。除非有特殊情節,貪汙受賄金額在300萬元以上的會被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而盜竊罪金額在30萬元以上的會被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樣10年以上的重刑,貪汙受賄獲取金額是盜竊的10倍!

雖然理論上貪汙受賄可能被判死刑,但大家可能都清楚,近年來公佈的案例,即使貪汙受賄以億計的案件,死刑已是極端的個例。

所以在刑事辯護過程,如果同時期領到當事人的刑事判決書,貪汙了上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官,和盜竊了幾十萬的民都判了10年以上,“能竊公,勿竊私”的感慨油然而生。

按照“刑責一致”原則,刑罰應該與犯罪行為的危害性相匹配,是不是盜竊的社會危害性比貪汙受賄更大呢?顯然不是,貪汙受賄是官員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利非法獲取財物,不到侵害了財產,還侵害和公務人員應該具有的廉潔性,其社會危害比盜竊罪更大。

那麼,對兩類犯罪刑罰對比得出的結論之一,就是由於貪汙受賄現象高發,我們的社會對貪汙賄賂的容忍性太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