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葡萄酒前,為什麼要醒酒?

【醒酒】是否過於繁縟末節、能不能省略掉?要討論這個問題,應該先從醒酒的作用說起。

喝葡萄酒前,為什麼要醒酒?

醒酒

醒酒其實就是將酒自瓶中倒入一個乾淨的容器(容器最好是由不易與其它物質起作用的玻璃製成)。用玻璃罐也可以醒酒,但是醒酒器通常是設計來容納一瓶750毫升的酒,酒倒入後,讓酒液的表面有夠大的面積與空氣接觸。另一種規格的醒酒器甚至可以裝兩瓶750毫升的酒。

根據經驗,如果猛烈地將酒倒入醒酒器,也可以增加酒與空氣的接觸(就像搖轉任何倒入酒杯中的酒一樣)。

喝葡萄酒前,為什麼要醒酒?

醒酒

另一個不能省略醒酒步驟的原因,是因為醒酒可以將酒與瓶內可能出現的沉澱物分離。這些沉澱物不僅看起來渾濁,嚐起來還有苦味。

喝葡萄酒前,為什麼要醒酒?

葡萄酒

一般市面上便宜的酒,會在裝瓶前先去雜質,瓶中基本不可能有任何沉澱物。

但是一些沒有那麼工業化的酒(例如採用傳統工藝釀造的手工精品葡萄酒),因為多種不同物質的相互作用,就會產生沉澱,特別是單寧與色素,這些沉澱物有時會附著在瓶壁,酒瓶直立後則多半沉在瓶底。

喝葡萄酒前,為什麼要醒酒?

備有蠟燭

將酒與沉澱物分離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將酒瓶直立一小時左右,然後在明亮的光線下(特別準備的蠟燭或強烈的光線),將酒倒出。

醒酒時長控制也非常重要,太多流通的空氣會毀了一瓶陳年的酒,經陳年的酒,一般來自傳統釀造工藝的酒莊,沉澱物較多,醒酒的重點是分離沉澱物。

而年輕的酒若適當的與空氣接觸,風味會與陳年的酒更加接近。特別是具有單寧感、苦澀年輕的紅酒,以及更為緊實、內斂、封閉的年輕白酒(尤其勃艮第白酒),都會因為與空氣接觸一或兩小時,而變得比較容易入口。

喝葡萄酒前,為什麼要醒酒?

醒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