埇橋區精準治汙保衛藍天碧水淨土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一年來,埇橋區堅持精準治汙,強化綜合施策,深化專項治理,加快推進大氣和水等重點領域攻堅行動,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全區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美麗埇橋的生態底色日漸亮麗。

埇橋區強化大氣汙染防治工作,以“五控”即“控煤、控氣、控車、控塵、控燒”等為抓手,持續開展城區餐飲油煙專項整治,進一步加強對建築、拆遷工地的管理,強力開展磚瓦窯廠環境綜合整治,堅持重汙染天氣特別管控。通過一天一天努力,一微克一微克爭取,曾經的高頻詞彙“霧霾”出現得越來越少了,藍天白雲成為常態。2019年,全區環境質量狀況取得明顯成效。截至10月27日,市區主要汙染物PM2.5年累計濃度為46.1ug/m3,省內排名第11,較去年同期下降12.5%,下降幅度全省第一。2019年1至9月份,在全國168個城市中,大氣質量降幅排名全國第一;PM10年累計濃度為79.7ug/m3,較去年同期下降1.6%;全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65.3%。

埇橋區深入落實《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健全聯防聯控機制,壓實部門責任,加快實施地表水斷面生態補償,嚴格落實《埇橋區水汙染防治百日攻堅行動實施方案》,加大汙水處理廠及管網建設,全力推進工業、城鎮、農業農村、河道、飲用水水源地汙染治理。2019年1-9月份,全區1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達到考核目標。其中I-Ⅲ類水體比例達到60%(考核目標為20%),無劣Ⅴ類水體,達到省目標考核要求。轄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均為Ⅲ類,水質達標率為100%,達到省目標考核要求。

組織實施固體廢物專項整治行動和開展“綠盾2019”自然保護地監督檢查專項行動。大力落實土壤汙染防治工作,根據劃定的農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單元,及時對農用地詳查點位進行核實、調整和補充。加大對跨省傾倒固體廢物的打擊力度,對於發現的兩起傾倒工業固廢事件,己移送公安機關依法嚴肅處理。近年來,全區農產品質量和土壤人居環境安全情況總體平穩,未發生因耕地土壤汙染導致農產品出現質量問題且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事件,以及疑似汙染地塊或汙染地塊再開發利用不當且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事件。

下一步,埇橋區將通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倒逼經濟轉型升級,推動“四大結構”調整,擠掉粗放發展水分,讓生態環境保護成為經濟提質增效的助推劑,並按照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要求,主動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堅決打好區域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埇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