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 上海译文:过文化的生活 ,这个书单值得读

上海译文出版社,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四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和社科著作,并在世界文学经典领域耕耘多年,翻译质量上乘,业内信誉卓著。


过文化的生活,需要一张标识无知的地图。从文学到社科,从文人到政客,从现实到理想,阅读引领文明向前。

荐书 | 上海译文:过文化的生活 ,这个书单值得读

装腔指南

托马斯· W. 霍奇金森,休伯特·范登伯格


推荐语:

★大跌眼镜的文史趣闻;意想不到的反转人生

★一份富有阅读愉悦感的当代社会文化指南录

想要一招制胜朋友圈吗?

想要在聊天时显得有文化吗?

想要轻松记忆大人物的高光时刻吗?


上海译文出版社最新推出的《装腔指南》将帮助读者一举击破文化界的社交壁垒,堪称是一本实用且另类的“名人使用宝典”。书中介绍的人物涵盖领域广泛,他们在文学、哲学、绘画、建筑、电影、传媒、经济等各有建树,生平又充满个性色彩,涵盖了当下年轻人的聊天热点。


作者通过一种充满可读性与趣味性的呈现形式,结构巧妙,几个人物之间就会有归纳性的标签和导语。


读《装腔指南》的方法之一:就是让这些分组和它们之间的联系推着你翻下一页;或者你也可以翻到最后的人名索引,找几个一直让你头疼的名字,用作者提供的“使用方法”快速解决你记忆里的黑洞。


•“该死,我的所有把戏都被这本书揭穿了。”

——史蒂芬·弗莱(英国演员、喜剧演员、作家和电视主持人,金球奖男主提名,出版过小说和自传,现在主持BBC电视节目《QI》)


•“本书不啻是对21世纪高冷文化界的一帖解毒良方。”

——科林·德克斯特(英国犯罪小说家,《摩斯探长》系列的作者)


•“棒极了!两位作者将文化名人的生平传记、对其精妙诙谐的见解、印象深刻的语录引用与纷繁生动的细节史实结合在一起,达成不可思议、近乎奇迹般的结论。”

——《每日邮报》


荐书 | 上海译文:过文化的生活 ,这个书单值得读

东京百景

又吉直树


推荐语:

★ 史上最畅销的芥川奖获奖者随笔集,又吉直树的另类个人传记;

★ 以东京为背景,直指正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的生活与内心;

★ 东京是无尽的残酷、偶然的欢乐和转瞬即逝的温柔;

★ 一百则东京生活剪影,一百次为这座城市瞬间心动。生活虽然艰辛,但东京不可思议;

★ “我期望,这个世界不要欺骗年轻人,别把他们当食物吞掉。”

《东京百景》由100篇小短文串联而成,又吉直树记录了他十八岁从大阪到东京为艺人梦想打拼的十年经历,十年间他走过东京的大小角落,与之相关的记忆与心绪点缀其中。《东京百景》带有浓厚的又吉个人色彩,因又吉崇拜的作家太宰治前有《东京八景》之作,故取了“东京百景”的名字。


比起某时某地的风景,又吉将写作的重心放在了其当时的具体心境上,因此写井之头公园,又吉不写著名的赏樱胜地而写追着要拯救他并认为“又吉直树”已经死去的外国传教士以及在池塘边呆坐并建议又吉去当牛郎的老婆婆;写原宿、新宿、下北泽的汹涌人潮和时髦面孔,又自嘲“面对东京,我永远是个乡下人”。台场和晴海夜空绽开的绚烂花火,吉祥寺口琴小街热闹的居酒屋,太宰治留下著名照片的银座老铺酒吧,武藏野的黄昏和夕阳,深夜和朋友跑过的无人街道……《火花》中的种种场景细节和原型都能在《东京百景》里找到影子,地点与人物虚实交织,城市的无限可能与个人的无处藏身,过剩的自我意识与迎合世俗之间的永恒拉锯,《东京百景》可以说是又吉直树《火花》的原点。


又吉的笔触简单真挚又颇为细腻,这些小短文已经初步展示了其后来在搞笑和读书写作上展现出来的过人天赋,但成名前的日子总是残酷挣扎的,独自一人背井离乡的经历在又吉笔下亦真亦幻,其敏感纤细的性格在书中展露无疑,读来令人感动心酸又好笑,且颇有共鸣。


荐书 | 上海译文:过文化的生活 ,这个书单值得读

真实的莉莉

莉莉·柯林斯


推荐语:

★莉莉·柯林斯首部回忆录,给女孩们的勇气之书

★不只是明星、演员、模特,更是克服重重困境找寻人生价值的现代女性

★厌食症、情感暴力、父女关系、职业困境……真实的莉莉人生

★特别收录莉莉大量珍贵私人照片

这本书是1989年出生的莉莉·柯林斯的第一部回忆录,由17段随笔组成,包含其从未公布的一些独家照片。莉莉在书中谈论了一些痛苦但真实的、几乎所有年轻女性都会纠结的问题:外貌、自信心、恋爱关系、家庭关系等。同时,莉莉在书中首次分享了自己的生活和自己最深的秘密。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痛苦和伤心,我们也都对生活在黑暗中是什么样有所体会,对于莉莉来说,一切在于撑到光明的那一边,在那里我们会喜欢上并拥抱镜子中真实的自己,尽管感到陌生又脆弱,却美妙无比。而她也意识到,这需要一个人站出来,对大家说话,为大家说话,同大家一起发声,让年轻女性们知道她们并不孤独。


书中内容时而诙谐,时而伤感,饱含回忆的细节和动人的情绪,莉莉用真诚的声音鼓励大家勇敢做自己,并勇于大声说出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态度,过上没有滤镜修饰的真实生活,展现真实的自己。


我尤其推荐年轻女孩们阅读这本书,它给出了所有人在那个年纪都或多或少需要的建议。有些人仅仅因为你有钱又是个名人就认为你不用经历任何痛苦挣扎,女演员们承受着必须美丽、苗条、完美的压力,她们所经历的挣扎有时远甚于其他人,但这些都被过滤掉了,女孩们只能看到光鲜的一面,追求那样的一面。对孩子们来说,这是本很棒的书。

——艾伦·德杰尼勒斯(Ellen DeGeneres,《艾伦秀》主持人)


• 我期待和我的女儿们分享这本书。我所收到的全国女性源源不断的支持总是使我惊叹,我对我们共同的未来满怀希望。最近我听说了这么一句话,它使我想起你(莉莉)的书,所以我想在这儿分享给你:“致坚强的女性:愿我们知晓她们,愿我们成为她们,愿我们养育她们。”

——米歇尔·奥巴马(Michelle Obama,美国前第一夫人)


荐书 | 上海译文:过文化的生活 ,这个书单值得读

第二性(合卷本)

西蒙娜·德·波伏瓦


推荐语:

★ 有史以来讨论女性的最完整、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百科全书

★ 独家授权法译中唯一全译本,著名翻译家郑克鲁担纲翻译,荣获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

★ 畅销七十载的“女性圣经”

《第二性(合卷本)》《第二性I》副标题为“事实与神话”,作者从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女性的观点出发,剖析女人变成“他者”的原因;随后,通过对人类历史的梳理,深刻地揭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今女性的命运;最后,《第二性 (合卷本)》以蒙泰朗、劳伦斯、克洛岱尔、布勒东和司汤达五位著名作家为例,对男性制造的“女性神话”进行分析,探讨男人眼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体现的思想。

《第二性(合卷本)》《第二性II》副标题为“实际体验”,从存在主义的哲学理论出发,对女人一生中的不同时期(童年、青春期、性启蒙时期、婚后、为人母和步入老年后)进行正面考察,同时对她一生可能遇到的经历(同性恋、成为知识分子、明星、妓女或交际花等)作出判断和评价,深刻揭示了女性的处境及其性质。


作者还分析了自恋女人、恋爱女人和虔信女人形成的过程及其背后复杂的社会原因,最后提出了女性走向解放的道路就是成为独立女性,也强调了只有当女性经济地位变化的同时带来精神的、社会的、文化的等等后果,只有当女性对自身的意识发生根本的改变,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荐书 | 上海译文:过文化的生活 ,这个书单值得读

萨基短篇小说选

萨基


推荐语:

★与欧·亨利齐名的短篇小说大师萨基小说选,“人人文库”(Everyman)和“纽约书评”(NYRB)精选书系;

★著名插画家Edward Gorey绘制多幅插图,精彩传神;

★生动再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五光十色的欧洲社会生活。


《萨基短篇小说选》收集了英国最出色的讽刺短篇小说家萨基的作品。这些作品均从其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集中选收而成。萨基一生著有短篇小说135篇。其中,又以《黄昏》和《敞开的窗户》最为著名。他的作品结构严谨,构思巧妙,文风机智、俏皮,用笔辛辣、奇特,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欧洲社会生活,反映了上层社会的种种陈腐庸俗与愚蠢浅陋,无情讽刺了现实的政治状况,并且常以异峰突起式的意外结局点明主题。文笔不俗,故事有趣,是当之无愧的英国文学经典作品。配上插图名家爱德华·戈里(Edward Gorey)的二十余幅插图,更添风采。


荐书 | 上海译文:过文化的生活 ,这个书单值得读

枪炮、病菌与钢铁(平装修订版)

贾雷德·戴蒙德


推荐语:

★荣获美国普利策奖、英国科普书奖、洛杉矶时报书奖作品

★《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比尔•盖茨特别推荐作品

★美国公共广播公司特别推荐图书

★《中国图书商报》评“30年具影响力的300本书”之一

《枪炮、病菌与钢铁》:为什么是欧亚大陆人征服、赶走或大批杀死印第安人、澳大利亚人和非洲人,而不是相反?为什么小麦和玉米、牛和猪以及现代世界的其他一些“不了起的”作物和牲畜出现在这些特定地区,而不是其他地区?在这部开创性的著作中,演化生物学家贾雷德.戴蒙德揭示了事实上有助于形成历史最广泛模式的环境因素,从而以震撼人心的力量摧毁了以种族主义为基础的人类史理论,因其突出价值和重要性,本书荣获1998年美国普利策奖和英国科普书奖,并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作品。


本书是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方面的一个重大进展,它记录了现代世界及其诸多不平等所以形成的原因,也是一部真正关于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是对人类生活的完整一贯的叙述,娓娓道来,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荐书 | 上海译文:过文化的生活 ,这个书单值得读

日本还是第一吗(傅高义作品系列)

傅高义


推荐语:

★ 哈佛大学日本和东亚研究领域著名学者傅高义教授二十年磨一剑;

★ 社会学惊世之作《日本第一》续作;

★ 重新审视“日本第一”的合理内核,对日本经济和社会进行深入思考;

★ 精准地概括日本模式的优长与有待更新之处,提出日本需要第三次改革浪潮,美日中三国也必须学会共事。


哈佛大学著名日本和东亚研究领域权威傅高义教授,继社会学研究代表作《日本第一》1979年风靡日本并在美国、新加坡等地引起关注后,用了近二十年的持续观察、研究及更广范围的交流,重新审视“日本第一”的合理内核,回应日本经济和社会“哪里出了问题”,并结合美日中关系提出解决的思路。


在这本八九万字的书里,傅高义以回应其名作《日本第一》在学界和社会层面的影响为线索,书写了两部分内容:一个是回顾其日本社会研究的学术生涯,尤其着力早期到日本学习并做田野调查的经历、与各阶层交往的观察和收获,一个是回应《日本第一》1979年出版成名后,来自美国、日本及东亚社会和学界的反响,包括致敬和质疑,在日本经历从经济腾飞到“失去的二十年”明显变化的背景下,再度审视他的研究结果,重申他提出“日本第一”的合理内核,结合世界形势的变化,提出日本需要第三次改革浪潮及美日中三国必须学会共事的重要性。可以说,经由此书,作者比二十年前著述时,更精准地概括出日本模式的优长与有待更新之处,他个人从青年学子到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主任的学术经历及经验教训,也在行将退休之际,传递给学界的同行。这些构成了本书的必读价值。


此书另一内容上的突出特点是,傅高义对其学术生涯做了回顾和经验总结,在社会学者的学术经验之外,平添了不少生动性,文风亲切可读。


荐书 | 上海译文:过文化的生活 ,这个书单值得读

世纪的哭泣(译文纪实)

兰迪·希尔茨


推荐语:

★艾滋病,为什么会在美国流行?

★为什么在这场灾难中,时间就是生命?

★1993年被HBO拍成电影,共获20项提名、9个奖项,包括1994年的艾美奖

★纽约公共图书馆“世纪之书”,《时代周刊》“百大非虚构经典”


这是一部广泛而全面的新闻调查,以时间为脉络,详细地讲述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获得性免疫综合征(AIDS)在美国从发现到扩散的故事,并展现了影响艾滋病的事件及人物,尤其是政府部门、医疗及研究机构、同性恋组织、媒体中的个体。在以大量事实刻画人类的懦弱、绝望、自私、贪婪的同时,也以精彩的细节呈现了人类在死亡危机时的勇气、进取、无私、悲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