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地球是橢圓的?水又從哪來的?

為什麼地球是橢圓的?水又從哪來的?

地球

引力的變化對於地球的生態變化也起著重要的影響.為什麼地球是橢圓的?水又從哪來的?

首先,天體在形成的過程中都會是經過螺旋式的方式將微小的顆粒聚集起來的,小的繞著大的運動,而後被大的所吞併,這種運動方式導致天體多為圓形 ,當星球質量過大的時候,如果是稜角狀那必然不穩定,這時候突出的部分受引力作用坍塌,最後達到球形的流體力學平衡狀態,旋轉的時候就成橢圓了.

為什麼地球是橢圓的?水又從哪來的?

地球內部含有大量的水,這些水是當宇宙中的塵埃凝聚成地球時,同時被封存在地球的原始球粒隕石中.由於當時地球溫度很高,原始物質處於熔融狀態;地球自轉速度也很快(35億年前,地球自轉的速度約為現在的6倍,那時地球上的一天一夜只有4h).由於地球自轉產生的重力離心分異,使重物質下沉,輕物質上升.活動性最強而又是最輕的物質之一的水,便轉移到地球外殼.包含在岩漿中的水,也隨著岩漿的逐漸凝固被排擠出來.這些被擠壓出來的水呈水汽狀態,在高空凝結為雲,飄浮在地球上空.此後,地面溫度逐漸降低,濃厚的水汽逐漸冷凝成水降到地面,形成原始水圈.據估計,大約6億年前,地表溫度降低到30度左右時,岩漿中擠出的水大約有99%都降落到地面,形成為地球表面的水.此後,由於溫度繼續下降,地表形態的變化,氣溫在各地的差異等,在某些高緯、高海拔地區,尤其是在寒冷的冰期來臨時,水又由氣態、液態轉化成固態.逐步形成了氣態水、液態水和固態水共存,三態相互轉換的水圈 現代水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