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岁月号沉船,泰坦尼克号的人们会做何感想

4月份的海上似乎是个多事之秋。4月14日是举世闻名的泰坦尼克号海难纪念日,而4月16日则是别一起令人触目惊心的沉船事件——韩国岁月号海难纪念日。

面对岁月号沉船,泰坦尼克号的人们会做何感想

2014年4月16日上午8时58分许,一艘载有470余人的韩国客轮在韩国西南海域发生浸水事故而下沉。船上绝大部分是中学生,伤亡惨重。

这两起海难都是一度引起全世界高度关注的沉船事件,而带给世人比海难本身更强烈冲击的是这两起相隔1个世纪之久的沉船事件所呈现出的巨大的人性反差。

救援条件的对比

面对岁月号沉船,泰坦尼克号的人们会做何感想

泰坦尼克号沉船发生在1个世纪前。事发时正值西半球的深夜,天气寒冷刺骨。船员把即将沉船的消息通知到了全体乘客。

船上的救生艇最大容纳量只能装下邮轮中大约1/3的乘客。乘务员把所有的救生衣都拿给大家,尽最大努力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当时邮轮正航行到大西洋中,距离海岸还是遥遥无期。

面对岁月号沉船,泰坦尼克号的人们会做何感想

岁月号沉船发生在1个世纪后。事发时是风和日丽的白天,船上的绝大多数乘客也都是清醒状态。乘客们被反复告知要留在船舱中不要动,等待通知,而当巨浪即将冲进船舱,孩子们想逃生却已经打不开被挤压变形的舱门了。

恪尽职守的对比

面对岁月号沉船,泰坦尼克号的人们会做何感想

泰坦尼克号的船长拒绝换上救生衣,他一直平静地把着舵盘,把自己的生命随同泰坦尼克号一起献给了他毕生钟爱的大海;凌晨两点,一号电报员约翰·菲利普接到船长弃船逃生的命令,但他仍坐在发报机房,保持着不停拍发“sos”的姿势,直至最后一刻;泰坦尼克号上的50多名高级职员,除指挥救生的二副莱特勒幸存外,其他人全部战死在自己的岗位上。

面对岁月号沉船,泰坦尼克号的人们会做何感想

岁月号沉船时,浦海警123号警备艇最先抵达事故现场。在“岁月”号3楼甲板上的7名机舱部船员和在驾驶舱的船长李俊锡等急忙逃离客轮。他们当时都没有穿制服,李俊锡只顾逃命,甚至未来得及穿上外裤。

在他们登上救生艇之前,在他们身旁有46个救生筏,但没有一个人去打开那些救生筏。这些船员搭乘警备艇离开了事故现场,而且到达安全地点后,船长和船员们还混在被救的乘客中一起接受救援人员安排的体检,生怕险情给自己造成什么后遗症。

幸存者比例对比

泰坦尼克号是当时的豪华邮轮。当时的世界第一富豪和第二富豪,以及各界声名显赫的人物都云集在该船上;但他们都主动把自己在救生艇上的座位让给了妇女和儿童。

面对岁月号沉船,泰坦尼克号的人们会做何感想

那次海难中,有70%的妇女幸存,有逾50%的儿童获救,但却只有20%的男性生还。

在1912年泰坦尼克号纪念集会上,白星轮船公司对媒体表示:

没有所谓的海上规则要求男人们做出那么大的牺牲,他们那么做只能说是一种强者对弱者的关照,这是他们的个人选择。

岁月号一共承载了470余人,但由于船长的错误指挥和弃船而逃,最终获救者只有100余人。许多中学生始终不知道即将沉船的现实。而就在船长和船员仓皇逃生之际,孩子们正在因救生衣不够数而相互谦让。

抚今追昔 情何以堪

面对这一系列令人痛心的对比,作为当代人,我们情何以堪?在两起海难相隔的1个世纪中,人类社会的科技水平有了飞速发展,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互联网、智能手机等高科技的产物似乎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近了,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遥远。

如果说泰坦尼克号上涌现出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的原因正如《永不沉没》的作者所说:“他们从小就被教育,责任比其他更重要”;那么岁月号因自私冷漠而导致众多幼小无辜的孩子丧生,试问肇事者、玩忽职守者和冷若冰霜者,他们又是从小被怎样教育?怎样的生活土壤滋养了他们如此的秉性?

虽然岁月号是韩国的船只,此次海难显现的是国际社会自私冷酷的一个缩影;但在我国国内,社会冷暖也同样不容乐观。

面对岁月号沉船,泰坦尼克号的人们会做何感想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如果路边有老人摔倒,无论谁从此路过,都会毫不犹豫地上前搀扶;可当今,老人倒在路边几十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来来回回的行人却视若无睹。

五六十年代,我国涌现出刘英俊、欧阳海等一大批英雄;而当今,如果有人在公交车上发现小偷,却连被偷者都不敢站出来证实真相。

面对岁月号沉船,泰坦尼克号的人们会做何感想

在遇到危险时,师长有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和义务。这是所有为人师者都熟知的职业操守;但如今却有“范跑跑”之流,不仅在大地震之际丢下学生而自顾逃生,而且还大颜不惭地当众表示,即使是自己的母亲遇到危险,自己也会同样对待……

如果一批批新生代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那么百年之后,人类的道德沦丧、良知泯灭又何足为奇呢?

面对岁月号沉船,泰坦尼克号的人们会做何感想

要彻底改变冷漠的社会现状,需要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家长和每一个社会成员共同携手,在幼小的心灵中播撒善良、友爱、热心助人的种子,让孩子在爱的土壤中健康成长。那么,无论多少个世纪过去,无论海上有多么大的风浪,人性的光辉都会永远在爱的海洋中砥砺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