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文史|黄河故道:一方水的胸怀(2)

解读黄河故道的人文精神


历史上,黄河流域曾经长时期作为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摇篮。而频繁的灾害,也使黄河被称为“中国的忧患”。近年来因为风沙问题越来越严重,这条“母亲河”的源头已被荒山大围斩,风沙处处。有专家沉痛地指出,人类违反自然的生活方式——滥砍滥伐,是破坏黄河水源的主要原因,它或许会致使这个具有数千年历史的生态系统面临崩溃,在将来的某一个世纪,某一天,它将很有可能让我们的“母亲河”,成为人类文明破坏下的一处最为惊心动魄、最能发人深省的遗址。当然,这只是预言。但这近似于无稽的预言,却正是大自然长鸣的警钟,它时刻给予我们警醒和反思。

不过换一种思维方式,从“多难兴邦”的角度看,正是黄河频繁泛滥成灾的特点,造就了中华民族“居安思危”的性格,中华文明也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大禹治水导河入海等的艰难奋斗中开始了。可以说,黄河对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和引导中华文明走向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大风起兮沙飞舞,一年四季都喝土。狂飙卷走茅屋顶,沙湮田垄禾苗枯。”这曾经是黄河故道人的哀叹。当年滔滔的黄河转头北徙,虽使故道百姓摆脱了决口泛滥的天灾,但它留下的却是风沙、盐碱、涝灾肆虐的恶劣环境。解放前和解放之初的黄河故道,到处是背河洼地,人称“老碱窝”。碱性大,种啥啥不成。那时家家的生活,一个字:穷!吃不上饭,揭不开锅,是常事。拖家带口,出外逃荒要饭,谁家没有过?改革开放前夕,商丘境内136公里的黄河故道沿线两侧乡村,还几乎是商丘低收入人口最集中的一条“贫困带”。然而近年来,黄河故道人依托政策,抢抓机遇,令这条“贫困带”焕发出勃勃生机。

“东风夜放花千树,俏在丛深一笑中。”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世人编织了一个美丽的梦,商丘宁陵“梨花源”则把这样一个美梦变成了现实。1999年4月份,经全省20多家旅行社经理及有关专家考察论证,宁陵县石桥乡被省旅游规划局定为万亩生态旅游景区。目前,香都宁陵已成为黄淮大地上新的旅游热点,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淳朴的风土人情,让你流连忘返。

日前,位于商丘黄河故道旁的民权县王公庄村,一条振奋心灵的消息不胫而走:中央电视台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金越和策划人员等一行7人考察了民权县王公庄“画虎村”,挖掘虎文化,并有意邀请“民权虎”上春晚舞台。“看到农民画家画的虎,完全超越了我的想象。王公庄的画作题材不但丰富,而且艺术水平很高,他们有着各自的绘画方法和技巧,形式各样,风格独特,并且虎毛的质感看起来非常好,有一种大师级的风范。”金越说。

中国有句老话,叫“虎落平原被犬欺”,而商丘民权王公庄人却让“虎啸平原”的悖论成为真理。谁能想到,曾经的一群农民汉子,他们一度脸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卑微的身影曾经起伏在烈日下的田间地头,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他们粗糙的双手曾经扶过犁把,握过锄头,梦想春华秋实。然而,在这个文化创意时代,他们却拿起了画笔,将“虎”引进平原,引进王公庄,将“虎”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率先实现一座村庄的崛起。

“我家黄河边,学过百灵叫,听过黄河哭,敢哭敢笑敢愤怒……”黄河故道人当初唱着这样的难歌逃荒在异地他乡。如今新一代故道人,他们气质中表现出来的精神,正是千百年来作为“母亲河”的黄河潜移默化给他们的一种黄河精神:百折不回,永不言弃,即便是屡遭困厄,也要从困境中看到曙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