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釣黃鱔最有效

小時候除了釣魚,還有就是釣黃鱔了。

釣黃鱔的鉤子是自己做的,到修自行車的那裡,找一根車輪上換下來的車條,把一頭磨尖,彎成鉤,另一頭綁上一根竹條或木條,增加長度,拿捏起來也牢靠。

釣黃鱔的餌是又粗又長的黑蚯蚓,在潮溼的地方比較容易找到,另外,在做秧田的時候,田地裡灌滿了水,蚯蚓受不了,都會浮到水面上來,數量極多,害怕蚯蚓或者有密集恐懼症的人當遠遠避開。

種稻,先要培育秧苗,把稻種撒進田裡,再把做成秧田,秧田平平整整,秧田裡一直都保持有水,過不了多久,秧田裡會出現一個個小洞,多數都是黃鱔的洞,這些黃鱔都很細小,比鉛筆粗不了多少,我們稱為“筆桿子”,這種小黃鱔很容易上鉤。

怎樣釣黃鱔最有效

釣黃鱔

星期天的中午,帶上鉤子、蚯蚓、竹簍,一片一片秧田去找。黃鱔的洞是在水下的,找到一個洞,觀察洞口是否光滑,洞口光滑是黃鱔出入的留下的痕跡,把串好蚯蚓的鉤子輕輕伸進去,放開手,用手指在洞口附近的水裡“噗噗”彈幾下,引誘黃鱔吃餌,如果鉤子晃動,就說明黃鱔吃餌了,如果沒有動靜,就捏著鉤子後面的杆,在洞裡晃動幾下,一旦有黃鱔咬鉤,用力把鉤子向裡一推,如果身後是空地,就用力把黃鱔拉出來,甩在空地上,再掐住裝進竹簍裡。如果身後也是有水的秧田或者水溝,左手食指、中指、無名指成鷹爪狀,等黃鱔拉出小半截身子,一把用力掐住,黃鱔身體上有粘液,不用力很容易溜走。

秧插好以後,等稻秧長到齊膝高的時候,稻田裡還有比較多的水,黃鱔也已經長大,這時也是釣黃鱔的好時節,往往早晨就出發了,直到中午回家。

稻田邊的水溝裡常年有水,生活在這裡的黃鱔比較大,也比較難釣,常常看到那些專業釣黃鱔的人,用小鐵鍬順著黃鱔的洞挖,挖得差不多了,伸手進去抓,有時整條手臂都伸進去。這種黃鱔很狡猾,往往會有兩個出口,挖開一個出口會從另一個出口溜掉。有經驗的掉鱔人,會通過水流找到另一個出口,堵上,這樣就不怕它溜了。

水塘邊也有黃鱔的洞,水塘裡水深,洞遠,不容易釣,就有專門放捕鱔簍的。捕黃鱔的竹簍呈直角狀,兩頭都有空隙,裝有竹片做的倒刺,黃鱔晚上出來覓食,鑽到竹簍裡就無法出來了,倒刺是可以拿下來的,拿掉倒刺,黃鱔就倒出來了。經常看到放竹簍的人用自行車馱著幾十個竹簍,一直沒有問過裡面要不要放誘餌,至今也不清楚。

還有一直釣黃鱔的方法,用魚鉤掛上雞內臟或豬肝,魚線只要一米多長就可以了,傍晚把魚鉤放到水溝或水塘裡,另一頭固定好,早晨去把鉤子收回來,這種方法釣到的黃鱔,如果在魚鉤上掛得久了,多數已經死,上鉤時間短的,還在水裡翻滾,拼命的掙扎,這個方法也有人用來釣甲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