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情“討價還價”講條件?原因有三個,兩個在父母身上

作為父母,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體驗?

  • “孩子快去寫作業,不然沒時間了。”“好吧,我寫完後要吃個冰淇凌!”
  • “我就要這個玩具,不給我買我就不回家!”“哦,好吧,好吧,就這一次啊!”
  • “快去洗澡,我們要睡覺了!”“半個小時動畫片,我再去洗!”

對父母的各種要求,孩子總是討價還價,講條件,而最後妥協的往往是父母。

孩子做事情“討價還價”講條件?原因有三個,兩個在父母身上

孩子喜歡做事情跟大人談條件的原因

孩子總喜歡“講條件”,很大的一部分的原因是由父母不當的教育、引導方法造成的,雖然很多父母會感到很“扎心”,但這就是“真相”。

1.孩子思維開始變得成熟一些了

三歲以後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萌發,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立場,會想辦法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做事情之前跟家長講條件,一般三歲以後孩子會有這種表現。

七八歲的孩子自我意識和思維能力更進一步發展,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達到目標,孩子開始跟父母“鬥志鬥勇”,這說明孩子的思維開始變得更加成熟一些了。

孩子做事情“討價還價”講條件?原因有三個,兩個在父母身上

2.父母的引導方法不當

孩子有這種行為通常與父母所用的引導方式有關,如:當孩子糾纏父母陪玩的時候,如果父母正忙著或者想“偷懶”,就對孩子說:“乖,你自己去玩兒會兒,明天媽媽給你買巧克力。”

當孩子不想刷牙的時候,媽媽說:“乖,媽媽先給你拿一塊西瓜,吃完了後去刷牙。”

父母這些“引誘”的行為讓孩子懂得了在父母要求自己做事的時候,藉機提一些要求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得到一些好處。

3.父母沒有底線的妥協

在節目《媽媽是超人》中馬雅舒的女兒米婭感冒未愈,卻要吃冰淇淋,媽媽不同意,米婭就躺在地上又哭又鬧,馬雅舒沒辦法,只好去超市買。不久後,剛吃過蛋糕的孩子們又要吃麵包,馬雅舒又拒絕了,孩子們哭喊後,看見沒用,又換了另一招——撒嬌,馬雅舒又妥協了。

孩子撒潑打滾,父母為了擺脫難堪的局面,答應孩子的要求;孩子撒嬌賣萌,父母不忍拒絕,又答應了孩子的要求。

父母的妥協會讓孩子覺得你說得都不是真的,只要我夠堅持、方法用得對就能得到我想要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小聰明,父母一次次沒有底線的妥協會給了孩子得寸進尺的機會。

孩子做事情“討價還價”講條件?原因有三個,兩個在父母身上

跟孩子先談條件再做事可能會導致這些後果

1.孩子不懂得承擔責任

“談條件”會讓孩子把做事跟所得到的利益聯繫起來,忽略掉事情本身的意義。如:“先給我吃一塊西瓜再刷牙。”“如果這次考試進入班級前五名,你就帶我去旅遊。”

這些條件會讓孩子覺得刷牙的目的是吃西瓜、努力學習的目的是去旅遊,忽略掉“讓自己的牙齒更健康”、“讓自己有更多的知識,變得更優秀”這些更重要的意義,這樣孩子會使更多地關注眼前的利益,變得不懂承擔責任。

孩子做事情“討價還價”講條件?原因有三個,兩個在父母身上

2.孩子會因為“條件”忽略父母的關愛

父母愛孩子,希望孩子能夠養成好的生活習慣、變得更優秀,才會要求孩子按時睡覺、好好學習、講衛生等。如果在做這些事之前都要講一些條件,孩子就會把這些事情跟所得到的利益理解為等價交換,體會不到父母的用心。

3.不利於孩子自覺性的培養

如果孩子不是因為想要好好學習、講衛生,而是為了得到一定的利益才做作業、洗澡……,那麼當沒有了這些“條件”激勵,孩子也就沒有了做事的動力。這樣做,不利於孩子自覺性的培養。

孩子做事情“討價還價”講條件?原因有三個,兩個在父母身上

父母怎樣應對喜歡“講條件”的孩子

幼小的孩子是不懂得“講條件”的,只有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跟孩子講過條件,並且還從中嚐到過“甜頭”,孩子才會學會“講條件”,避免孩子講條件,要從父母做起。

1.戒除講條件,正面引導

首先,父母要戒除用講條件的方法讓孩子聽話,要求孩子怎麼做要明白地向孩子說明這樣做的原因,和不這樣做的後果。

其次,父母想要滿足孩子的需求,如,要帶著孩子去玩兒、去旅遊、品嚐美食,就要單純地帶著孩子去做,不要在前面加上任何條件。

只有把滿足孩子的正當需求和對孩子的正面引導分離開,才能杜絕“講條件”的“生根發芽”。

孩子做事情“討價還價”講條件?原因有三個,兩個在父母身上

2.家長要以身作則

有了孩子後,父母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父母對待工作和家務的態度也會影響到孩子。

如果父母對待工作和家務總是滿腹牢騷、不情不願,孩子也會覺得做事是苦的,只有給一定的回報才應該做;如果父母總是是樂觀、積極、開心、充實的,孩子也會看在眼裡,懂得要為了夢想而奮鬥,懂得追求更高的價值。

3.克服焦慮、“靜待花開”

面對不聽話、不配合的孩子,“打、罵、吼”的方法既傷孩子、又傷父母,“講條件”似乎成為了一種既溫和又能快速見效的方法。

這樣做的背後都能夠看到父母想要“立竿見影”快速解決問題的焦慮。實際上要把一種行為內化為一種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到的;孩子能夠懂得一個道理也是需要認識—體驗—理解—行動的較長的過程。

這時,父母需要克服焦慮,正面引導並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才能培養出孩子的自覺,“靜待花開”。

孩子做事情“討價還價”講條件?原因有三個,兩個在父母身上

“愛講道理”是親子教育中很常見的情況,但如果不及時糾正,孩子可能就會變得斤斤計較、庸俗淺薄,影響孩子的成長已經以及將來的發展。

關注「蝸牛默默說育兒」,與您分享育兒過程中的喜樂、感悟,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記得給蝸牛默默點贊並分享給身邊的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