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輸,沒有,我贏”跟人打賭喝酒,老爸咋一次都沒輸過?

上世紀八十年代,農村實行包產到戶,把責任田包給各農戶自由耕種,我們家孩子還小,加上田多地也多,老爸老媽根本幹不過來,於是僱請村裡一些壯勞力幫幹農活,媽媽就留在家裡做飯,要是週末我只要一有時間就給媽媽做幫手。

在我們老家,僱人幹活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一定要讓幫工們把酒喝足,一來是表示對他們的尊重,二是讓他們在幹完一天的繁重勞動後能以酒解乏,正是深知這兩個規矩,所以老爸每次吃飯時都要勸他們一陣酒,生怕他們因客氣沒有盡興而虧待了他們!

這天又是吃晚飯的時候,六、七個幫工圍坐在一張桌子周圍,大家照例你一杯我一杯不緊不慢地邊吃菜邊喝酒,由於大家都是鄉里鄉親的,對於我爸來說有些是平輩,有些是晚輩,誰的酒量好誰的不好,我爸都非常瞭解,對酒量不好的,我爸一般就不勸他喝了,但對於酒量好的那一定想辦法讓他們盡興喝!(當然這也是要把握好度的,不可能把人家往死裡灌,這有違初衷,是萬萬不可!)

眼看晚飯吃到一半了,為了活躍氣氛,也為了讓他們盡興,我爸突然提議,用猜籽的方式喝酒,規則很簡單:由我爸做東,每次只出右手猜他手裡有沒有粒,對方只需回答“有”或者“沒有”,猜對了,我爸喝酒,誰猜錯了誰就喝一杯酒,同意嗎?同意!好吧,於是我爸讓我媽很快抓來幾顆玉米粒。

猜粒開始,只見我爸雙手合在一起,煞有介事地把玉米粒來回不停搖晃,停!然後把右手握成拳頭,慢慢伸到猜者面前,樂呵呵地問道:“請問我手裡有粒還是沒有?”對方把我爸的拳頭上下左右仔細打量了一下,然後胸有成竹地說:“有”,我爸攤開手掌,確實有,“有,你輸,你喝酒!”,好,再來,“有沒有?”“沒有”,嗯,確實沒有,“沒有,我贏,你喝酒!”,也不知有多少個來回了,我突然發現我爸竟一杯酒也沒喝,也就是說他全贏了!

好多天過去了,我一次次纏住老爸問他,究竟有什麼秘訣,能讓他包贏不輸?,老爸每次都笑而不答,然後輕拍一下我的頭,故作神秘地說道:“小傻瓜!你開動腦筋仔細想想吧!”

就這樣,每次家裡僱人幹活,老爸都如法炮製,結果當然還是以老爸全勝結束遊戲!對方也總是百思不得其解,這到底是咋回事兒呢?

等到終於有一天,那些大叔大伯,大哥哥們明白過來,老爸跟他們玩的文字遊戲是咋回事兒,不由得哈哈大笑,但他們沒有一個人怪罪我爸,因為這不過都是善意的玩笑罷了,絕無惡意。

現在農村的農活,大都機械耕種了,基本不會僱人幫工了,但當年的這個遊戲規則還有人不時提起,但早已成為笑談!

“有,你輸,沒有,我贏”跟人打賭喝酒,老爸咋一次都沒輸過?

農活很繁重

“有,你輸,沒有,我贏”跟人打賭喝酒,老爸咋一次都沒輸過?

但總要吃飯

“有,你輸,沒有,我贏”跟人打賭喝酒,老爸咋一次都沒輸過?

總不會讓田地荒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