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上海立誓,建國際知識產權保護高地

今年4月26日是第20個世界知識產權日,這一天,上海市知識產權保護大會召開。

與往常重大主題的會議相比,這個大會有不少“生面孔”。在主會場和分會場,除相關部委辦局、上海各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外,還有法院、檢察院、仲裁調解機構、有關外國商會、知識產權協會代表參加。知識產權保護的專業性和複雜性得以一窺。

而針對知識產權保護召開這樣的大會,在上海尚屬首次,在全國各省級行政區也未曾見過,透視出這座城市的決策層對知識產權保護重要性的鮮明判斷。

“努力做到知識產權保護環境全國最好、打擊侵權行為全國最有力,加快把上海建設成為制度完備、體系健全、環境優越的國際知識產權保護高地。”會上,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又給這座城市提出了新要求。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大會上。 陳正寶攝

一個地區營商環境好不好,知識產權保護是關鍵指標

從國家層面看,對於知識產權事業來說,今年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年份。

1980年3月3日,我國向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遞交了參加《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的文件。按照這個組織的規定,遞交上述文件後3個月,即當年6月3日,《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正式對中國生效,標誌著我國正式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1980年至今,四十年來,我國的知識產權事業發展蓬勃。

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今年4月初發表的公報,2019年中國在該組織《專利合作條約》(PCT)框架下提交了58990件專利申請,超過美國提交的57840件,成為提交國際專利申請量最多的國家。而在1999年,同一個框架下,中國向該組織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僅276件,短短20年,數字增長了200多倍。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19年中國國際專利申請量全球第一。 新華社發 朱禹製圖

對於上海來說,這幾年知識產權事業的發展數據同樣驚人。在專利、商標、著作權等方面都有數倍乃至數十倍的跨越。

專利方面,與2010年相比,2019年上海發明專利授權量由0.69萬件提升至2.27萬件;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由2.38萬件提升至12.98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從10.4件提高至53.5件。商標方面,與2010年相比,2019年上海有效註冊商標量由5.01萬件增長至147.26萬件;2019年,上海每萬戶市場主體的有效註冊商標擁有量5450件,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7倍。著作權方面,上海作品登記量更是從2010年的0.26萬件激增至2019年的29.18萬件。

數據反映了市場主題權利意識的不斷增強,反過來,良好的知識產權發展狀況也在推動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去年11月底,中辦、國辦聯合印發《關於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明確提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提高我國經濟競爭力的最大激勵。”在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志堯看來,這個判斷十分準確,“比如上海一直被公認為是國內知識產權保護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這也讓上海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越來越強。”

“一個地區創新能力強不強,知識產權是重要因素;一個地區營商環境好不好,知識產權保護是關鍵指標。”大會上,李強延續了他去年會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幹事弗朗西斯·高銳的明確觀點,知識產權保護是激勵創新的基本手段,是上海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戰略支撐,“上海在新一輪對外開放進程中,將以更大力度對接國際通行規則,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為促進創新創業打造更好發展環境。”

知識產權要“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

在兩辦《關於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中,一個結構十分特別。

五項主要內容中,除了要求加強基礎條件建設,有力支撐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外,另外四項分別是強化制度約束,確立知識產權嚴保護政策導向;加強社會監督共治,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優化協作銜接機制,突破知識產權快保護關鍵環節;健全涉外溝通機制,塑造知識產權同保護優越環境。

簡而言之,對知識產權要“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

上海知識產權法院近日審理一起“3D全息屏”案,圖為法庭上展示的相關產品。

上海知識產權法院供圖

在會上說明的上海《關於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實施方案》中,首先聚焦一個“嚴”字,要求加大侵權假冒行為懲戒力度,研究採取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燬侵權假冒商品等措施,加大行政處罰力度;在知識產權刑事犯罪案件中,提高量刑和財產刑處罰力度,同時,強化民事司法保護,對重複侵權、惡意侵權和其他嚴重侵權行為積極使用懲罰性賠償。

在北京路盛(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奕代理的一起案件中,被告假冒了一款國際知名品牌的童車。品牌方耗時數年研發的一鍵收車功能讓這款童車在市場上大受歡迎,但“山寨”緊隨而來,被告不僅“山寨”品牌方的專利技術,還完全照抄原品牌商標,對企業正常經營造成重大影響。

7個被告從工廠生產到分銷再到網上銷售全鏈條經營,侵權網絡遍佈全國,銷售金額和待銷售產品金額高達數百萬元。“被告人非常狡猾,在案件開庭時還當庭翻供”,趙奕說,只有讓知識產權保護“嚴起來”,才能真正對侵權者構成震懾。

庭審中,公訴方上海市靜安區檢察院當庭指出被告供述中的漏洞,狡辯未能得逞,案件得以成功宣判,其中兩個主要被告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並都處以罰金。

上海保持對知識產權案件的高壓嚴打。據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統計, 2019年,上海法院共受理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刑事案件23,580件、審結23,510件,同比分別增長3.97%和6.28%。其中,一審著作權糾紛案件、商標權糾紛案件同比分別上升5%、20.56%,增速趨緩;一審特許經營合同糾紛、專利權糾紛案件同比分別增長140.81%、91.14%,增幅明顯。

為應對案件的形勢變化,上海法院不斷深化專利審判機制改革,明晰了上海高院和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兩級專利審判體系,探索形成了技術調查、技術諮詢、專家陪審和技術鑑定“四位一體”的技術事實調查認定體系,規範了技術鑑定程序、現場勘驗程序等特有訴訟程序設置,並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涉及專利審判的規範性業務文件,以期有效提升專利審判規範化和專業化水平。

由於知識產權類案件普遍存在週期長、取證難等問題,除“嚴保護”外,上海還著重要求完善行政執法、司法保護、仲裁調解、行業自律等環節協同,優化跨部門、跨區域協作,讓知識產權維權變得更快捷,為國內外、大中小微各類企業提供一視同仁的保護,讓各類創新主體受到依法平等保護。

“把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深度融入到激勵創新的全過程、促進投資和優化營商環境的各環節、擴大對外開放的各方面”,上海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龔正說。

完善知識產權工作,為未來產業佈局

大會披露的2019年度上海知識產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中,有一起德國拜耳醫藥保健有限責任公司向上海知識產權局提出的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處理請求。

上海一家醫藥企業在其官網和展會上宣傳銷售抗癌原料藥“索拉非尼”, 拜耳公司認為,這個行為已經侵犯了其專利權人的專利權,故而向上海知識產權局提請行政處理。

受理請求後,上海市知識產權局走訪多個相關專業部門,瞭解藥品專業術語和研發流程後,根據證據認定涉案企業存在許諾銷售“索拉非尼”原料藥的行為,且該涉案產品落入涉案專利權保護範圍,構成對涉案專利權的侵犯,遂作出行政裁決,責令該企業停止宣傳,並刪除相關網站信息、銷燬侵權產品宣傳資料。據瞭解,該案從調查到結案,前後用時四個月左右。

與其他典型案例相比,這個案子幾無案值,情節也很輕微,為何能夠入選呢?

知產領域相關專家認為,這起案件反映了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一大特色:實行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雙軌制,而行政保護基於其本身特點而具有一定優勢,“行政機關執法公正高效,及時維護了權利人的合法權益,體現出專利行政保護的優越性,對營商環境的優化有積極意義。”

在上海各區,浦東在知識產權領域內功最深,上海知識產權法院、中國(浦東)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上海檢察機關知識產權保護研究中心都在其區域內,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今年一季度,浦東外商投資實際到位金額達到21.55億美元,同比增長36.6%,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達到97.54億元,同比增長26.8%,兩項關鍵經濟指標均實現逆勢上揚。

4月26日,江南造船廠,兩艘大船同時出塢。 新華社記者 丁汀攝

除了對營商環境的優化,對知識產權的良好應用,更是對未來產業的提前佈局。

專利導航是通過對世界範圍的專利信息進行統計分析,判別技術演進方向,結合產業數據分析,明確產業與企業的現狀定位、競爭環境以及發展規律,為產業優化創新資源配置、企業產品研發與專利運營提供路徑指引的一種探索性工作。

上海在全國範圍內第一批探索開展專利導航試點。張江高科技園區作為首批國家專利導航發展試驗區,於2013年開始實施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產業領域的專利導航。

張江高科技園區圍繞抗體藥物、醫療器械兩個產業領域分別實施了“上海市小分子創新藥物專利佈局分析”“張江科學城精準醫療產業專利導航”等4項產業規劃類專利導航項目,為園區相關企業配套實施20項企業運營類專利導航項目,支持14個重大項目開展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幾年之後,張江生物醫藥領域創新成果頻出。

上海從2017年開始在全市推廣專利導航項目,並在張江高科技園區試點的基礎上逐步完善了專利導航工作體系。

近三年來,上海市知識產權局共遴選20項專利導航項目進行財政資金扶持,分佈在新型顯示、衛星應用與位置服務、增材製造裝備、生物醫藥、高端醫療器械、航空產業、海洋工程裝備、核電裝備、高效清潔煤電裝備、新材料、先進環保、傳感控制、下一代網絡等13個產業領域。

未來,這些領域又會誕生怎樣的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