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面對“新”專業,你該怎麼選?

提起“新”專業,有些考生和家長會認為是從來沒有出現在本科專業目錄中的專業,實際上對“新”的理解需要從專業目錄和高校兩個參考系來理解。

2020年,面對“新”專業,你該怎麼選?

具體說來,“新”專業包括了新興專業與新申專業。

新興專業

新興專業是國家本科專業目錄中新增設或未及增設但允許少數高校試點招生的專業,之前尚未有高校開設和招生,如國際組織與全球治理、新能源汽車工程、人工智能等都是教育部2019年與大家見面的新專業。

教育部每年都會向社會公佈年度新增審批專業名單,在這些名單中陸陸續續都會有一些從未開設的專業,近些年有兩次新專業的集中增加期。

2010年教育部向社會公佈了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本科專業,主要集中在節能環保、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納米技術、材料科學、能源技術、新媒體等領域,涉及物聯網工程、傳感網技術、功能材料、光電子材料與器件、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核安全工程、智能電網信息工程等25個新專業,2011年首批在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長安大學等84所高校試點招生,由於早於2012版專業目錄,為了體現試點試辦的特點,這些專業發佈時,專業代碼都曾加註S。

2015年以來,國務院發佈“互聯網+”行動計劃,教育部批准網絡空間安全學科為一級學科。國家提出舉全國之力,在2030年要搶佔人工智能全球制高點,持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交通強國戰略。以及“新時代高教40條”“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等一系列重要文件陸續出臺,提出要主動佈局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網絡空間安全、養老護理、兒科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民生急需相關學科專業。2018年東南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首批成功申報,並進行招生。長安大學與陝西省土地集團實質性共建土地學院,並率先創辦了土地整治工程專業,並隨後申報了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機器人工程、新能源材料等新專業,並擬在2020年進行全國招生。

這些新開設的專業都是立足國家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代表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方向,是我國經濟新的重要增長點,未來就業也較有保障。同時相對早期開設的高校也具備更強的人才培養能力和行業發展的優勢,是值得考生和家長優先考慮的專業。

新申專業

“新”專業也可以是高校根據自身的學科佈局和專業建設需要,在專業目錄中新申請獲批而開始招生的專業,一般已有其他高校開設並進行招生,我們可以稱之為新申專業,比如長安大學擁有風景園林碩士點,為了加強建築學科建設,憑藉40餘年建築類的辦學積澱,在長期建築學、城鄉規劃專業對風景園林的融合教學實踐基礎上,新申了建築類的風景園林專業。相關數據顯示近兩年西安交通大學新設了臨床藥學專業,西北大學新設了地質工程、臨床醫學等專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設了茶學、動物藥學等專業,陝西師範大學新設了世界史、政治學與行政學等新專業。而西安交通大學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還分別新申了儲能專業、食品營養與健康專業,或將在2020年啟動招生。

高校近兩年新申專業都是以“雙一流”和“雙萬計劃”為引領,立足本校學科優勢和辦學特色,兼顧國家需求、行業產業方向、就業市場反饋、專業升級改造的需要,結合學校發展規劃和專業佈局建設,充分論證後申辦的。以長安大學為代表的很多高校還啟動了“申一退一”的專業建設機制,確保新專業具有可靠的師資配套、完善的教學培養體系、充足的資源保障、良好的發展前景。體現了專業建設新陳代謝、與時俱進、面向社會的特點。

“新”專業之困惑與選擇

新專業畢竟剛剛納入高校的招生目錄開放招生,有一些還沒有形成專業口碑和就業反饋信息,也沒有往年錄取參考數據,尤其是新興專業,各方面都沒有形成較為普遍的認知,容易讓考生和家長感到迷惑和不踏實。

“新”專業的困惑

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願時最想吃的是“定心丸”。考生報這個專業到底怎麼樣?是不是學校的優勢專業?是否適合自己學習和發展?未來將面對哪些行業?從事哪些職業?會不會成為學校或者新專業的“小白鼠”?這些疑問都想得到確定的答案,甚至要關心到畢業後的收入情況以及目前行業產業的發展趨勢。但這恰恰新專業還很難完整而準確回答的,這也是帶給考生困惑的客觀因素。

面對這些困惑,考生和家長應當變換思路,從“新”字入手。如果考生成績和目標大學歷年錄取分數段基本匹配,先看招生目錄裡的“新”專業,是新興專業還是新申專業,再結合目標大學的學科特色、辦學實力,以及“新”專業所屬的學科和專業類,以此作為主要判斷的依據。從整體看,近年每所大學新興專業在其近年招生分數基本都在逐年攀升,甚至起到重要的引領作用。而新申專業中師範類、醫學類、智能與信息類專業也備受青睞,報考熱度較高,與學校優勢學科和辦學特色密切相關的專業,如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茶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網絡安全、陝西師範大學的書法學、長安大學的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等專業也備受考生歡迎。

“新”專業的選擇

1.唯新而違心不可取

一旦錄取,之後四五年的本科學習,未來的就業和發展就會與此專業密不可分,這就需要考生和家長在選擇志願時首先考慮學生的生涯規劃,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遵從自己的內心願望來填報專業。如果只是唯“新”而違心來選報新專業,是不可取的。

真心熱愛新專業的同學,錄取後一定是興趣濃厚,充滿力量,主動學習,積極規劃個人發展,關注專業動態,熱心參加科創和實踐,努力提升自己,有非常好的發展。這樣就充分利用了“新”專業新的優勢,很好地成就自己。

但如果只是圖個“新”氣,不明就裡,甚至明明不喜歡,卻隨性選報新專業,可能到校後產生不適應的情況,甚至因為得非所願積累很多不良情緒,嚴重影響在校的學習生活,更談不上好好學習良好發展了。

2.勿怕分數趨高不敢報

談了很多新專業的優勢,那麼很多考生和家長也會擔心自己的分數是否能夠達到新專業的投檔要求,甚至因為這樣的擔心而不敢報考。

總體上講大多數新興專業的錄取分數會呈現起點高,連續攀升的趨勢,尤其是與信息智能相關的專業,這樣的特點更為明顯。而地質類、礦產類、海洋類、材料類、化學類,則攀升不明顯。新申專業大多數首年招生錄取分數提升不明顯,而醫學、信息、師範類則容易呈現熱報。

考生在參考新專業錄取分數時,可以對應新專業所屬的專業類別,儘可能先參考同類專業往年錄取分數,實施大類招生的學校要關注新專業歸屬的招生專業類往年錄取分數,作為判斷的依據。

因為全國推行平行志願投檔錄取模式,且大部分高校釆用分數優先原則分配專業,所以考生在報考時,不必過於擔心新專業錄分趨高問題,對喜歡的新專業應當敢於嘗試。當然對釆用專業級差規則的學校需區別對待。

3.綜合判斷做取捨

成績是決定志願達成率的第一要素。在錄取分數接近的學校之間比較相同新專業時,要緊緊抓住不同學校的傳統優勢、強勢學科對新專業的支撐能力這兩個關鍵因素。很多新增專業都是從原有優勢學科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有一定的歷史積澱和發展條件。不具備這樣的條件,跟風開設的新專業,則沒有具備傳統優勢的學校發展的好。

當然也要注意同一專業在不同學校會形成不同的特色,比如長安大學新申的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機器人工程等專業都緊密圍繞交通行業辦學,有鮮明的行業特色,與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同名專業方向完全不同。這些都需要考生和家長深入瞭解,綜合判斷進行取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