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稱新冠病毒為人造的諾獎得主,曾被上海交大聘為全職教授,建研究中心

知識分子 id:The-Intellectual

撰文 | 葉水送


新型冠狀病毒是人為製造的,還是自然形成的?此前在國內外引起了激烈的爭論。儘管不少科學研究已明確顯示,新冠病毒是自然形成的,還是有不少人堅信新冠病毒是實驗室合成,或為實驗室洩露。連諾獎得主也不例外。


4月17日,2008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得主呂克·蒙塔尼(Luc Montagnier)在採訪時聲稱新冠病毒含艾滋病毒的核酸序列,新冠病毒傳播是人為在蝙蝠來源的病毒中加入一段HIV病毒序列所致。他還進一步解釋,科學家之所以要這樣做,其目的是 “試圖製造HIV疫苗”。


聲稱新冠病毒為人造的諾獎得主,曾被上海交大聘為全職教授,建研究中心

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得主稱“不相信新冠病毒源於自然環境”,圖片截自CNEWS


這一驚人之語遭到同行的廣泛批評。蒙塔尼的前同事稱這 “毫無根據”,生物學家饒毅批評其言論極具 “欺騙性”。


世界衛生組織曾警告,有關新冠病毒的錯誤信息會加大醫衛人員的工作難度,並向公眾傳播恐懼、引起混亂。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蒙塔尼在來到中國之前在科學界就已“聲名狼藉”。早年因發表一系列偽科學理論,在法國科學界無立足之地,於是他將目光投向了東方。2010年,上海交大重金聘請蒙塔尼,成為交大講席教授,還打算為他建一個以其名字命名的研究中心——蒙塔尼生物醫學研究所,研究DNA在水中產生電磁波的現象。而在科學界看來,這一理論被認為是偽科學。

聲稱新冠病毒為人造的諾獎得主,曾被上海交大聘為全職教授,建研究中心

蒙塔尼被聘為上海交大的全職教授,圖片來自人民網

1 諾獎得主到底說了哪些“驚人之語”?

4月17日,法新社報道的一則新聞引起科學界激烈討論。蒙塔尼表示,新冠病毒被加入了幾段艾滋病毒基因序列的小片段。因此他認為,“新冠病毒不是自然病毒,而是專業工作的結果,是分子生物學家做出來的,是一個特別精細的工作,像鐘錶匠一樣精細”。


新型冠狀病毒是否是人為產生的,學術界早已進行了深入分析並對這一論斷進行了批駁。“那個插入HIV片斷的理論早已被人批得體無完膚”,國內一著名病毒學家對《知識分子》表示。


今年3月,來自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的學者Kristian Andersen 近日在 Nature Medicine 雜誌撰文稱,“通過比較了現有的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可以確定,SARS-CoV-2 是源自於自然發生的,沒有跡象顯示是人工培育製造出來的”。(見“美英澳學者:新冠病毒不可能產生於實驗室,它的起源有兩種可能”)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院長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也發博客(見“NIH院長柯林斯駁斥陰謀論:新冠病毒確非人為”),援引併力挺了此項研究,指出任何試圖打造冠狀病毒武器的生物工程師都不可能設計出刺突蛋白的構象像SARS-CoV-2這樣(奇特)的病毒。


早前,世界衛生組織應急行動司司長理查德·布倫南在2月也表示,沒有證據表明新型冠狀病毒是實驗室製造的,也沒有證據表明新冠病毒是以生物武器的身份製造出來的,新冠病毒來自動物界。


然而,蒙塔尼仍不相信新型冠狀病毒是來自受到汙染的市場上的野生動物。由於其諾獎得主光環,蒙塔尼的言論自然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

2008年,蒙塔尼因發現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與德國學者哈拉爾德·楚爾·豪森(Harald zur Hausen)和法國學者弗朗索瓦絲·巴爾-西諾西(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分享了當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一名來自法國巴斯德研究所、曾與蒙塔尼共事的學者 Simon Wain Hobson 表示,蒙塔尼的說法毫無根據。令人大跌眼鏡的是,蒙塔尼判斷的依據,是印度一個團隊的研究,他稱“有人強迫他們撤回了文章”。

蒙塔尼所說的研究,指的就是曾發發表在生物預印本網站 bioRxiv 上,曾引起廣泛爭議的一篇預印本論文,該論文不僅未經同行評審,還由於“極不嚴謹且選擇性使用數據的研究”,遭受學術界同行的廣泛批評,最後作者主動撤稿。(見“闢謠:新冠病毒人為製造?引發陰謀論的印度神論文將撤稿”;“北大第三方獨立分析:印度神文的數據分析和結論錯誤”)

預印本平臺 bioRxiv 也因這篇預印本論文,遭到了學術界的廣泛批評,被指責雖有速度優勢,卻忽視了質量,部分研究還不可信。《柳葉刀》主編 Horton 評論說,“預印本上有些論文沒有任何幫助,這些假消息、不實消息以及流言會加劇恐慌和痛苦。”

2 交大曾全職聘請蒙塔尼,還為其建研究中心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寧願相信被撤稿預印本論文、也不相信嚴謹的科學的學者,憑藉其頭上的諾獎得主光環,在中國受到青睞。


聲稱新冠病毒為人造的諾獎得主,曾被上海交大聘為全職教授,建研究中心

蒙塔尼全職加盟上海交大曾被廣泛報道

2010年11月,上海交大全職引進蒙塔尼,根據協議上海交大將成立一個以蒙塔尼教授的名字命名的研究所—— Montagnier 研究所,作為蒙塔尼在上海交大主要的學術工作場所。蒙塔尼將主要研究DNA在水中產生電磁波的現象,並嘗試能否將其從理論轉變為醫學應用。

蒙塔尼為何選擇了上海交大?一篇《科學》雜誌的專訪顯示,其在法國得不到經費,也嘗試了其他渠道,同樣沒什麼用,而上海交大的“思想很開放”。

生物學家饒毅在其個人公眾號 “饒議科學” 上披露了當年對上海交大引進蒙塔尼的的批評意見。2010年,上海交大提議引進蒙塔尼耶,且希望國家支持引進。當時,蒙塔尼生物醫學研究中心建設的經費預算超過3億元。為此國家進行了兩輪評審,第一輪是中國生物醫學的院士組成的委員會,意見是同意。隨後又啟動了第二輪國家層面的評審。

“2011年,國家接受了我們第二批評審的意見,沒有對蒙塔尼耶的引進提供任何支持(從名義到資金)。” 饒毅在文章中寫道。

至於蒙塔尼研究所中心最後有無落地,目前不得而知。在通過國家引進蒙塔尼受挫後,上海交大堅持繼續 “引進” 蒙塔尼,聘其為交大的講席教授。上海交大時任校領導表示,“蒙塔尼教授吸引我們的不是諾獎獲得者的頭銜,而是他對其研究領域和方向的強烈追求。”


聲稱新冠病毒為人造的諾獎得主,曾被上海交大聘為全職教授,建研究中心

在很多學者看來,蒙塔尼在中國從事的研究是“偽科學”

那麼,蒙塔尼在上海交大主要從事什麼研究?根據介紹,蒙塔尼從事的研究是DNA的一種新奇特性:在高度稀釋的水溶液中的某些細菌DNA能夠誘導電磁波信號。在很多學者看來,這其實是 “偽科學”。一名曾參與科技部當年評審引進蒙塔尼的學者對《知識分子》表示,“蒙塔尼到交大多年,一直在做偽科學(水的記憶功能),他在國際上聲名狼藉,沒人會信他的講話。”


儘管如此,蒙塔尼仍在中國有“市場”,被人擁戴。2018年,他與位於廣州佛山的中國發明成果轉化研究院,簽署了共建“呂克·蒙塔尼實驗室”的合作協議。


聲稱新冠病毒為人造的諾獎得主,曾被上海交大聘為全職教授,建研究中心

圖源:中國發明成果轉化研究院

實際上,蒙塔尼的引進只是一個縮影。近些年來,國內很多高校在大力引進諾獎得主,雖然部分諾獎得主幫助了國內基礎科學的發展,但大部分高校對於諾獎得主的引進不加選擇,有些地區甚至準備大力發展諾獎得主“經濟” ——通過大力引進諾獎得主,轉化他們的科研成果,為當地的產業轉型做準備。

創立於2018年由上海交大等單位承辦的上海滴水湖論壇(後更名為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每年邀請數十名諾獎得主、拉斯克獎得主等頂尖人才,原本打算打造一個 “全球頂尖的原創科學思想和科研成果的智慧盛宴”。如今相關部門希望通過產業和科學的 “珠聯璧合”,升級當地的產業。根據介紹,目前有 “多名諾獎級頂尖科學家加盟該基地(上海臨港),項目涉及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量子科學等前沿科研領域”。這些項目真正的轉化價值效果如何,數年後也許我們可以見分曉。

正如饒毅教授評論道,“假的就是假的,還很可能會有副作用,只是時間場合的問題”。此次蒙塔尼的驚人之語也許就是很好的印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