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頂尖大腦思考硬核話題:莫讓人類未來打折扣

2020-11-02 11:36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11月1日,為期3天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接近尾聲,全球300餘位頂尖科學家,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主要通過線上方式參與大會。

平均每天8場直播,很多論壇不得不重疊進行。大江東工作室梳理發現,從縱向角度來看,論壇參與人員年齡橫跨三代科學家,橫向角度,論壇討論主題涉及多學科、跨領域。並且各類要素採取混搭模式,常常看到頂尖科學家和青年科學家共同探討技術難點,80多歲的院士和十幾歲的“小科學家”親密互動。

病毒、氣候、糧食、就業、人口……會場上,頂尖大腦思考硬核話題,金句頻出,觀點自然不容錯過。年輕人應該如何進行價值判斷,職業選擇,科學家們也有話要說……

論壇現場  季覺蘇攝

關於生命和安全,科學家們有“冷知識”告訴你

“丙肝已是可以治癒的疾病,但我們卻沒能研製出丙肝疫苗。在這一殘酷前提下,該如何根除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丙肝病毒專家哈維·阿爾特認為,丙肝病毒的情況就和目前肆虐的新冠肺炎一樣,有很多病例無法確診,因為沒有症狀。“預估現在有50%左右的丙肝病毒感染病例沒被發現,在發展中國家比例可能更高。”他說。

要想在沒有疫苗的條件下清除丙肝,應該加強全球範圍內的丙肝篩查。阿爾特預測,可能要檢測全球人口的90%才能實現。

“藥價太高,是目前為止最大的障礙,妨礙了上百萬有望治癒的患者的治療。”他表示,根除丙肝,不單是科技問題,還受到很多限制,例如經費、企業道德和政治傾向。但阿爾特仍認為根除丙肝有望實現。

農業與糧食,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根本命題。如果你覺得吃魚只是對健康有益,那麼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丹·謝赫特曼會告訴你,

吃魚還對環境有好處——根據全球變暖潛能比算出的食物對環境影響指數,牛肉、麵包、白米飯等食物對環境的不良影響更大,而鮭魚、金槍魚等對環境影響更小。他還指出,中國在海產養殖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2008年沃爾夫農業獎得主約翰·皮克特關注食品與農業中的可持續集約化科學。集約化生產中的肥料和殺蟲劑,雖能保護農作物免受病蟲草害,但使用過程產生大量溫室氣體,導致“可持續”方面的問題。他認為,藉助可持續的非季節性干預,代替化肥、殺蟲劑等季節性投入,通過破解植物信息素秘密,以植物自身釋放的化學物質抵禦害蟲的破壞;通過基因工程來改變或創造新的植物,能為人類社會保留更多的可持續發展技術。

經濟和發展如何平衡:頂尖大腦給出“解題思路”

無論是政府、企業或是個體,都逃不過經濟不確定性的拷問,這對新冠疫情來說,同樣是“焦慮源泉”:什麼時候才能有疫苗?經濟還將對疫情發展做出什麼反應?長期以來,經濟學家們嘗試通過建立模型來消除不確定性。

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聚焦新冠造成的就業與失業問題:疫情侵襲之前,已出現自動化、智能化趨勢,迫使許多工人轉行,許多行業在這一趨勢影響下改變了經濟結構,但總體而言,就業形勢穩定。

疫情放大了生產過程的數字化特徵,加速了數字化趨勢。當人們愈發習慣於遠程工作,那麼餐廳、交通等基礎服務業都會受影響,教育和生活方式也會進一步發生改變。

在皮薩里德斯看來,經濟對於每個群體的衝擊力不同,在疫情中能夠遠程、在線完成的工作,往往屬於高收入群體;諸如快遞員、售貨員等人群,無法在家中繼續獲得工作保障,這是所謂數字化帶來的一條更加難以逾越的鴻溝。

“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發展影響幾何?200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芬恩·基德蘭德藉助計算模型指出,在老齡化社會背景下,若人口結構沒有發生轉變,到2060年,社會的經濟生產將下降17%;2100年,這一下降比率將高達39%。

基德蘭德建議:提升女性勞動力的參與比例,或許能夠彌補大量退休人員帶來的勞動力缺口。

近年來,加拿大、英國等國家的女性勞動力參與率正不斷上升。

疫情會不會改變全球化發展趨勢?華夏幸福研究院院長顧強對此說“不”。國家間的經濟外循環能夠帶動世界經濟發展,各個國家都能從中獲益,有效擴大內外循環將是各個國家的共同選擇。

疫情之下,很多大咖提出一個“取捨”問題:是對抗疾病還是維持經濟?二者之間存在對立衝突嗎?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拉爾斯·彼得·漢森回答:的確如此。當政府選擇以封城之類措施對抗疫病,經濟發展必然受到衝擊。事實上,把人們關在家裡同樣會產生更多疾病,心理狀態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

“全球變暖不像是某天的毒太陽。”2017年京都獎基礎科學獎得主格雷厄姆·法夸爾藉助這個妙喻提醒大家,全球變暖是發生在長時間維度中的,對人類生活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未來,有許多地區面臨降雨趨勢的不確定性,無論是從農業生產者或是市場經營者的角度而言,快速的適應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他談及參與政府氣候變化活動的經歷,當環保人士的呼籲與部分公眾利益有所衝突,如果二者之間能夠基於對科學的認識進行對話,衝突或能解決。如果科學家能夠不止於彙報科學事實,而是將科學更好融入社會議題,真正提升科學權威性,將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

“對於氣候變化及其對環境的影響,科學界早已堅定地達成了一致。但我們並沒有採取必要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不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該如何科學行動,而是民眾以及政府無法團結一致為了共同福祉做出貢獻。這才是我們所面臨的重大挑戰。”2005年京都獎基礎科學獎得主西蒙·萊文提醒,如果礙於利益而為氣候變化的努力打折扣,那麼人類的未來也將打上折扣;儘管個體或是國家間的差異性顯著,但只有意識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事實,才能夠更好地合作,擁有未來。

科學家重新定義財富自由:“不開心可能入錯行了”

當下,無數年輕人都在思考:未來要做什麼?擔心自己能掙多少錢?賺的錢夠多嗎?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副主席、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前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給出“財富自由”新定義:有衣可穿,有屋可住,有車可行,不必奢侈,那你就會脫離財富束縛而感到自由。

朱棣文與媒體視頻連線。 季覺蘇攝 

“我現在開的這輛車用了19年,我希望還能開10年,不過大部分時間我選擇騎自行車,這同樣讓我愜意無比。”朱棣文說,“事實上,生活、工作的點點滴滴最能帶來滿足感。你們的目標不應當是為了讓人們高看你們,而應當是享受你們正在做的事;如果不喜歡現在做的事,你們可能處在錯誤的崗位,或在從事錯誤的工作。”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斯坦福大學溫澤醫學教授羅傑說,科學成果總是由那些自由探索和追隨科學之路的人來完成,發現是進步的動力,是通向未來的橋樑。“發現的本質就是未知,不能被計劃和安排所抹殺,它們不應該經由評估後被排到末位。這類現象在全球並不罕見,政府的作用尤為重要,解決這一困境,需要的是為人類福祉有著長遠考慮的政府。”羅傑強調說,各國都應該建立起合理的知識框架和投資框架,吸引國內外重要人才,形成一個僱傭年輕科學家的市場。選擇科學事業,代表了巨大的犧牲和對科學的熱愛,更應該得到重視。

“探索欲和求知慾本就是人類本性的一部分。它是物種進化的重要因素,激勵著我們去探索更遙遠的月球和宇宙空間,而對人類內部空間的探索同樣宏大而艱鉅,這就是人類精神的最好表徵。”羅傑說。

閱讀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