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真正的歷史,卻比歷史更加真實——《戰爭與和平》

每個人都會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過的蘋果。

有的人缺陷比較大,正是因為上帝特別喜歡他的芬芳。

——列夫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

這不是真正的歷史,卻比歷史更加真實——《戰爭與和平》

《戰爭與和平》是著名俄羅斯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的作品。它以俄法戰爭戰爭為核心,以四個不同的貴族家庭成員們作為線索,通過戰爭和和平的交替描寫,反映了十九世紀初俄羅斯的重大歷史事件,同時也深刻地描繪出當時上流社會的樣貌。

故事梗概

1805年,俄法戰爭爆發了。但是,就像在很多其他的故事裡描述的一樣,前線的戰事並未給上層社會帶來什麼影響。他們依然舉辦著各種各樣的社交舞會。

這時候,就要給大家介紹一下《戰爭與和平》裡面的四個貴族家族了。他們分別是貪婪無恥的庫拉金家族(宮廷貴族),正直孤傲,,精忠報國的保爾康斯基家族(軍人),並不富裕但是格外溫馨的羅斯托夫家族(宗法制莊園貴族),還有莫斯科最富裕的別祖霍夫家族。

貴族

安德烈·保爾康斯基參與了這場戰爭,他是庫圖佐夫將軍的副官,他把妻子交給在自家領地禿山的父親和妹妹之後,他就向前線出發了。可是,這場戰爭最終是戰敗了,安德烈回到禿山,卻正好遇見他的妻子難產而死。絕望的安德烈決定在家族的領地孤獨終老。

安德烈的好朋友皮埃爾·別祖霍夫是莫斯科著名的資本家,他也是別祖霍夫公爵的私生子。狡詐的庫拉金公爵用計策把自己品行不端的女兒海倫嫁給了皮埃爾。婚後不久,他就發現自己的妻子和一個朋友發生了曖昧。皮埃爾與朋友決鬥並且擊倒了他。在這之後,他就與妻子分居了。皮埃爾也因為這個經歷先入了迷茫之中。後來他加入了共濟會,並且懷著饒恕之心,選擇了原諒妻子。

用人間的愛去愛,我們可以由愛轉為恨;但神聖的愛不能改變。

無論是死還是什麼東西都不能夠破壞它。它是心靈的本質。

——列夫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

兩年後,拿破崙與沙皇簽署了和平協定。於是,戰爭轉為了和平。這一年,安德烈向羅斯托夫公爵的女兒娜塔莎求婚了,因為娜塔莎年齡太小,他們約定一年後結婚,不久之後,安德烈出國了。娜塔莎在等他回來的時候認識了海倫的兄弟阿納托爾。在海倫的撮合下,兩個人相愛了,他們隨即私奔。這件事對安德烈又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不過,他後來由於軍務纏身,也無暇顧及了。

這不是真正的歷史,卻比歷史更加真實——《戰爭與和平》

1812年,俄法兩國又一次開戰了。安德烈在一場戰爭中身負重傷。因為戰爭太過殘酷,羅斯托夫家族派了原本用來搬家產的馬車去運送傷兵。也是這個時候,娜塔莎在傷員裡發現了安德烈。她向他謝罪,並且精心照顧他。原本他們會重新相愛的,但是安德烈卻在不久之後不治身亡。

安德烈的好朋友皮埃爾則留在了莫斯科,他決心做一位民族英雄,並且想要刺殺拿破崙。可是,在他解救一個俄國婦女的時候,他被捕了。他那個品行不端的妻子海倫在這個時候依然無法改變她的放蕩,最後,她因為誤食墮胎藥而死去。

這不是真正的歷史,卻比歷史更加真實——《戰爭與和平》

意外的是,拿破崙的軍隊並沒有在莫斯科待太久,也許是因為莫斯科太過寒冷了吧。班師回法國的路上,法軍意外的瓦解了,戰俘們也都趁亂被解救,皮埃爾逃了出來。這場戰爭最後以俄國勝利畫上了句號。

皮埃爾回到了莫斯科,又恢復了和羅斯托夫家族保爾康斯基家族的關係。一切都好像從未打過仗一樣。而這個時候,皮埃爾愛上了娜塔莎。這些複雜的經歷讓娜塔莎變成了一個合格的妻子,她和皮埃爾養育了四個孩子,她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丈夫和孩子。

娜塔莎的哥哥尼古拉娶了安德烈的妹妹瑪麗雅。雖然他無法肯定自己是否真的深愛瑪麗雅,但是他們的生活也是非常幸福的,後來還收養了

安德烈的兒子尼古路什卡。

任何看似愚蠢的東西,它一定也有值得喝彩的地方。

——列夫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

人物關係

每次讀俄國的著作,總是被人物的名字搞得頭疼。所以這次我也總結了每個主要人物的關係和家族。

保爾康斯基家族:

安德烈(第一任妻子難產去世,和娜塔莎訂婚,戰死)

瑪麗雅(嫁給尼古拉)

羅斯托夫家族:

尼古拉(娶了瑪麗婭)

娜塔莎(和安德烈訂婚,和阿納托爾私奔,最後嫁給了皮埃爾)

庫拉金家族:

阿納托爾(慫恿娜塔莎私奔)

海倫(皮埃爾的妻子,生性放蕩)

別祖霍夫家族:

皮埃爾(第一任妻子愛倫,第二任娜塔莎)

歷史事件的原因是一切原因的總和,這是唯一的原因。

只有在我們完全放棄了在個人意志中探求原因的時候,才可以發現這些我們不知道的規律,

正如同只有在人們放棄了地球不動的概念的時候,才可以發現行星運動的規律。

——列夫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

這不是真正的歷史,卻比歷史更加真實——《戰爭與和平》

現實主義作品

《戰爭與和平》無疑是一部現實主義作品。它不像是史詩那般壯闊,也不像一些言情小說一樣充滿了不切實際的情情愛愛。

它所描述的是現實主義的戰爭,是真實的戰爭。

這個戰爭裡沒有傳奇的英雄,沒有那樣的人一騎當千,大破敵軍,反敗為勝。

也沒有那樣傳奇的女性,或者譜寫出悲情的故事,或者如此大義凜然,傳為佳話。

《戰爭與和平》有的只是千千萬萬性格各異的人們,有的只是千千萬萬不同命運的人們。

雖然歷史上也有許許多多的傳奇人物,但是那樣傳奇的故事寫的人多了,也就漸漸落入了俗套。畢竟比起平凡的故事,人們更容易記住傳奇。那樣耀眼的人們的光芒太過明亮,讓人再也看不到同時代的其他人。

而《戰爭與和平》則不同,這本書裡沒有任何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人,但是幾乎每個人都是好人,或者在某一點上,是好人。

書裡的這些貴族們,他們驕奢淫逸,卻又對自己的國家有著強烈的責任感。一個成功的角色無疑是立體的,他們有為人的光輝也有卑劣。而這本書幾乎每個角色都是如此的立體,他們好像不再是書裡的角色,而是活生生的人。

立體而矛盾的角色很容易被人記住。而這樣的人組成的一本書無疑擔得起“文學鉅著”的稱號。而《戰爭與和平》最可貴的是不僅僅是主角們,連那些歷史上的人物都描寫得格外真實。

無論是托爾斯泰筆下的拿破崙——他不再是史詩裡的拿破崙了。他認為自己是英雄,但是他也真的是英雄。他模仿凱撒,模仿那些英雄的舉止,可是他本來就是英雄了。這不同於歷史書上的拿破崙,而更像一個親切的真實的拿破崙。

拿破崙在前線指揮戰爭,也只是在那裡喝喝茶,聽聽報告而已。也許這並不是我們心裡那種帶領千軍萬馬衝向敵陣的將軍,但是也許更貼近真實的將軍們。

還是托爾斯泰筆下那個虛弱衰老的庫圖佐夫。他具有一般人沒有的洞察力,才能打敗拿破崙。他並非是傳統意義上的英雄,或者那種足以寫入史詩的英雄,很多人說他懦弱。可正是因為他的深思熟慮,這場戰爭最終才贏得了勝利。

讀過《戰爭與和平》就好像真的置身於那段歷史裡。不是俯瞰,而是身臨其境。我們可能是戰爭裡的一個小兵,舞會里的一個侍從,街上的一個路人,近距離的看著那些悲歡離合。

我不知道真實的拿破崙是什麼樣子,真實的庫圖佐夫是什麼樣子。但是讀完這本書,我更願意相信他們是梳理的模樣,而不是冷冰冰的史書裡記載的樣子。生而為人,就註定了是立體的,立體的就會有光和影。在《戰爭與和平》裡面,我看到了那些偉人們的微不足道的細節,也正是這些細節,打造了一個不是真實勝似真實的世界。

這個世界雖然講述的並不是真是的歷史,但是它遠比歷史更加真實。

一個人為他自己有意識地生活著,但他是全人類達到的歷史目的的一種無意識的工具。

人所作出的行為是無法挽回的,一個人的行為和別人的無數行為同時產生,便有了歷史的意義。

一個人在社會的階梯上站得愈高,和他有關係的人愈多,他對於別人的權力愈大,他在每個行為的命定性和必然性就愈明顯。

——列夫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

——————————————————————————————————————————————

這裡是孤舟絃歌,歡迎關注。不知道對於《戰爭與和平》大家還有什麼看法嗎?

影視劇方向的話,順便悄悄安利一下1966年蘇聯版的《戰爭與和平》,娜塔莎真的是我心裡的娜塔莎了~

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列夫托爾斯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