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統治漢人的朝代(十)各種各樣的攻城手段

在那個冷兵器時代,蒙古人馬快弓強,甲硬手狠,極善使詐、詭計多端。

機動力量十分強悍,妥妥的裝甲摩化部隊,打遍天下,難遇對手。

他們在野戰方面天下無敵,源於其強悍的戰鬥素養,這種技能早在少年時代就開始磨鍊、養成。是天然的生存技能,絕不是刻意修煉的。

他們是草原遊牧民族,靠的就是這樣特有的生活習性外加團結一致的忠勇精神,催生了這樣一支無敵大軍。

但在攻城拔寨方面,這跑馬圈地的武功則用處不大,還得老老實實的啃牆頭。

蒙古帝國的領導者們非常善於吸收和學習先進技術,研究攻城的各種手段。

早在與金國的對抗中,其攻城手段和武器裝備等就已經非常完備了。

拋石機、火炮、弩炮等當時先進的設備就已經裝備部隊了。同時培養出數量不菲、訓練有素的操作手。

在突破城牆方面還有不少高招,比如在進攻西域各國城堡是就曾使用過土堆攻城的辦法,在城外冒著槍林彈雨堆起一個大斜坡,能讓士兵和騎兵直接攻到城牆之上。

另外什麼水攻、火攻、挖地道、攻城雲梯、攻城錘等無所不用。

蒙古人並不是一味的硬打硬拼,他們也鬼得很呢!

在進攻之前先對外圍的村莊大肆劫掠一番,再將這些倖存者往主城裡趕,目的是將危險的氣氛帶進城裡,給守城的軍民帶來心理壓力。

大量人員入城給管理帶來很大壓力,這些非戰鬥人員會快速消耗糧食,達到初期圍困的目的。

在攻城之前必先發出開城投降的命令,如果敢違抗到底,將實施屠城。而那些敢於抵抗的城池在突破之後男女老幼一定會被屠殺殆盡,藉此將恐怖的信息傳播到其他城市,迫使他們投降獻城。

在攻城開始的時候,將四處抓捕來的俘虜集中起來去做攻城的先頭部隊,做擋箭牌用的人盾,這些倒黴的俘虜們不但要頂著槍林彈雨前進,還要負責背草袋子、石頭填平護城河,壕溝。還要拆護欄、挖城牆等危險的工作,不是死在己方的弓箭、石塊、炮彈之下、就是死在蒙古督軍的屠刀之下。

第一個統治漢人的朝代(十)各種各樣的攻城手段

遇到城堅牆厚,不利進攻的城市則採用攻城武器攻堅,在攻打阿富汗一個叫費爾多斯城的時候,動用了數十臺重型投石機和全部弩炮,連續轟擊七天,將垓城城牆打破。

進攻另外一個叫哈不珊的城市時,利用山峰的高度,將投石機分解吊上山峰組裝,就地取用大石猛攻對面的城牆。

敵方發射弓箭給與還擊,一陣巨大的轟鳴聲伴隨著一批遠程弓箭砸到投石機陣地,死傷不少投石機手。

蒙古人怕損壞機器,立即派遣弩炮還擊。這種弩炮由能工巧匠設計製作,射程很遠,很輕易的打穿防護木板,照成對方大量傷亡,掩護投石機進攻。

不久之後,城牆破裂坍塌,國王開成投降。

像這樣的攻城案例舉不勝舉。

遇到抵抗頑強、久攻不下的城市時,還將染病的屍體用投石機拋進城裡來傳播黑死病,比如進攻法卡城(今烏克蘭費奧多西亞城)。

有關於蒙古人投死屍進城傳播疾病的說法不一定可靠,相傳是意大利人穆西的回憶錄裡首次提到過這類事件。也不是他本人親眼所見,是根據當時的傳染病在結合各種路邊社的消息推測出來的。

這裡有對蒙古人兇狠的作戰作風,野蠻的行徑作出的主觀判斷,在他的回憶錄裡多次出現“可能”“或許”“聽說”等字眼兒,這和現在某些別有用心的政客言論是多麼相似啊!

據《瓦薩夫書》記載,“1296年,當德里城的守軍拒絕給阿老丁·基爾西打開大門時,他曾向城堡裡投擲過金幣示好,並順利進入”

除了硬黃金,還有軟黃金,在公元1422 年卡羅爾斯坦圍城戰中,敵方向城裡的守軍投擲過200 車糞便。

電視劇《權力的遊戲》中還往城市裡投擲過項圈來警告。所以這玩意不一定用來幹什麼。

歷史上屠城的行為一直就沒斷過,也不是從成吉思汗開始的。

不過蒙古人有個“毛病”,對仇恨的部落下手特別狠,超過車輪子高的男子全部要死,這麼做是為了徹底消滅敵有生力量,防止反撲威脅到自己。

這種殘酷的刑罰在早期人類活動中經常發生。

漢武帝驅逐匈奴也連帶老幼屠盡,白起活埋四十萬趙軍,冉閔的殺胡令,東漢耿弇300城屠….

如果說漢武帝和白起是為了徹底癱瘓敵人的根基,那麼兩晉期間的五胡亂華就是徹頭徹尾的種族滅絕,冉閔的做法也就亦神亦鬼了,他既屠殺了十幾萬俘虜,也懸賞羯族人頭不分老幼。

歐洲十字軍屠耶路撒冷,奧斯曼人屠君士坦丁堡、古羅馬屠迦太基……

而蒙古人屠城的原因有威懾敵人、復仇與防止復仇、節省囚禁開支、對誓死抵抗的憤怒等等。

說到底最終的目的是徹底的佔有,為此不惜血流成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