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作為盛家的幕後軍師,老太太為盛家做了哪些重要的事

我是用文字溫暖你的夕言,點擊上方藍色按鍵關注我哦。

《知否》:作為盛家的幕後軍師,老太太為盛家做了哪些重要的事

我一直覺得,正午陽光出品的影視作品有個特點,就是其中的每個角色都很重要,甚至有很多配角的光彩會讓人覺得可以和主角媲美。

《知否》就是這樣一部電視劇。雖然這部電視劇是盛明蘭是主角,但是盛家老太太、王大娘子、盛老爺、林小娘等人,都成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尤其是盛家老太太,她是盛家的幕後軍師,整個家族的興盛衰滅、每個人的悲歡離合,她都會在背後默默參與,在關鍵時刻給大家指點迷津,避免大家誤入歧途,為盛家的興旺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那麼盛家老太太到底為這個家做了什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品品。

《知否》:作為盛家的幕後軍師,老太太為盛家做了哪些重要的事

《知否》:作為盛家的幕後軍師,老太太為盛家做了哪些重要的事

對盛紘:悉心教導,適時提醒,仁至義盡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就講過,盛老太太出生名門望族,是金陵勇毅侯家的嫡長女,身份最是高貴。當年,她帶著十里紅妝下嫁盛家老太爺,卻被辜負,不但自己的孩子被通房姨娘給害死,盛老老太爺也不到三十歲就死於一場風寒。

按理來說,這時候的盛家老太太完全可以離開盛府回到有錢有勢的孃家逍遙自在,然後趁年輕,再嫁個權貴去過自己的小日子。

可是,她沒有。她力排眾議,擺平了盛家的爛攤子,然後又將庶子盛紘接回府中,悉心照顧,並且請了老師教導,這才讓他有了學問,攀上了王家,然後在官場上一路高歌前行。

而在盛紘成家立業後,老太太就立刻退居幕後,把家中所有的大權都交給盛紘,不到關鍵時刻絕不開口,更不會去為難兒媳讓兒子難做。

盛紘是個明事理、懂感恩的人,他知道老太太為這個家做的一切,所以也對老太太非常尊重,從來不敢忤逆,就算是身居官位,遇到大大小小的事也要先和老太太請示商量。

在劇中,老太太對盛紘有過這樣兩次提醒。

第一次,是衛小娘被害死後,盛紘遷怒府中的奴才,要處置了他們,然後,就被盛家老太太叫去。

盛家老太太提到了自己唯一的兒子被妾室害死,還拿盛紘的前途問題來提醒他寵妾滅妻這件事,終將害了他自己,並且暗示他一定要約束一下林小娘。

“且不說天理人情,你也不想想,你現如今剛而立之年,仕途不說一帆風順,卻也無甚波折,當初與你一道中進士的幾位裡有幾個與你一般平順的,有多少人還在乾巴巴的苦熬,眼紅你的,等著挑你的錯處的,那可不是沒有。且衛姨娘又不是我家買來的丫鬢,她也是正經的好人家出身,原本在江南也是耕讀傳家的,她原是要做人家正房太太的,若不是家中遭了難,就是再窮也不肯為妾的,現如今她進門]還不過五年就慘死,要是有心人拿此事作伐,攛掇著她孃家鬧事,參你個治家不力枉顧人命,你還能順順當當的升遷麼?”

這樣一番話,不重,但是正好戳中了盛紘的心,因為他是個把前途和麵子看得比什麼都重要的人。就這樣,盛紘把當家的權力教給了王大娘子,盛家老太太不費一兵一卒,就這樣化解了這場矛盾,幫助盛紘解決了問題。

第二件事,是在盛長柏高中後,王大娘子非常驕傲,命人準備炮竹、施粥、謝師宴,要為兒子大肆慶祝。

盛老太太得知這件事之後,用一番話阻止了他們。

“是要鬧得叫京城都知道盛家的兒子中了,是嗎?都在我家書塾唸書,齊小公爺沒中,顧家二郎也沒中,咱們家這樣大張旗鼓地慶祝,是想打齊國公夫婦和顧侯爺的臉嗎?”

聽到這話,盛紘醍醐灌頂,立刻取消了所有的慶祝。我覺得盛家老太太活了一輩子,太通透,太聰明,太明白什麼是人情世故。

從古至今,父母喜歡攀比孩子的成績,這是特別常見的事,可很多時候,你在炫耀的同時,就傷到了別人的自尊,也會和有些人結下不該結的仇。

那時候的盛紘,不算什麼大官,對於齊國公府還有顧候爺家還是惹不起的,他和大娘子被一時的喜悅衝昏了頭腦,可盛家老太太的提醒,幫他們成功避過了這個雷。

人這一輩子,能夠有個時時提點你的貴人特別不容易,尤其是她每次只用隻言片語就能說到點子,這更是不易。

盛家老太太對盛紘,可以說是仁至義盡,所以我想,這也是為什麼盛紘不管走到多高多遠,都非常尊重這位母親的最大原因。

《知否》:作為盛家的幕後軍師,老太太為盛家做了哪些重要的事

《知否》:作為盛家的幕後軍師,老太太為盛家做了哪些重要的事

對孩子們的婚姻:上心出力,用心良苦

《知否》中,盛家有四個女兒兩個兒子,每一個的婚姻盛家老太太都沒有少操心。

記得華蘭在婆家受了氣,回到孃家,老太太教了她治家之道,還告訴她:“不要把書讀迂腐了,自己暢快才是真”。

也記得老太太告誡如蘭要懂得心疼婆母寡居多年養大兒子的不易,但也告訴她,本就是低嫁,若是規矩做足了還要被婆家苛待,那盛家女兒也不是好欺負的。

哪怕是她最不喜歡,犯了大錯,丟盡了盛家臉的墨蘭,她到底也是豁出自己的臉皮去求,讓她如願做了伯爵府的大娘子。

對於盛家的這三個女兒,老太太是操碎了心,而對於她悉心養大的明蘭,她更是如那句話所說:父母之愛子女,必為之計深遠。

面對齊小公爺的喜歡,她婉言勸明蘭說:“如果明知道彼此不合適自己以後會受傷,還不如從不要開始的好。”

可是情竇初開的明蘭不聽勸,還是動了心。可齊衡空有一顆愛明蘭的心,卻沒有能夠主宰自己命運的能力,將明蘭推入了被眾人嘲笑的尷尬境地。這個時候,盛家老太太趕緊借回家探親的理由,把她帶回了老家,讓她遠離了是非之地,還為她選擇了世代習醫的醫官賀家為理想的歸宿。

可能很多人看到這,會覺得這個賀弘文配不上明蘭,畢竟齊衡和顧廷燁都是那般優秀,可我卻能理解盛家老太太的用心良苦。

齊衡是個沒什麼擔當的男人,而顧廷燁這樣的浪子,就算是回頭了,老太太也不可能真的放心把自己最愛的明蘭託付給她。

而賀弘文呢,兩家是世交,彼此的脾氣秉性都瞭解,家世背景也合適,不會出現華蘭那樣嫁入爵門後受欺負的情況。

可是啊,就算老太太為明蘭想得再周全,也不能夠忍受賀弘文還惦記著那個青梅竹馬的表妹,所以就以一句“我們盛家的女兒不愁嫁”徹底斷了賀家求娶明蘭的念想。

當她知道顧廷燁為了求娶明蘭花了那麼多心思以後,就對這個男人多了一些好感,在她心裡,找一個真心愛明蘭,往後餘生可以替自己護著她的男人,最重要。

在明蘭出嫁前,她拿出了自己的全部財產給明蘭,她告訴明蘭:“想顧家的那些妯娌親長定不會有什麼好果子給你吃,橫豎別放在心上,把自己氣著了。他雖護著你,但你不要過分依賴他,咱們做女人的,終究要自己撐得住。手裡要有錢,身邊要有心腹,日子才能過得舒坦。”

這一句句,都是老太太一生的經驗,也是她的這些諄諄教誨,讓孩子們明白了更多經營婚姻的道理,也有了經營好婚姻的底氣。

《知否》:作為盛家的幕後軍師,老太太為盛家做了哪些重要的事

很喜歡老太太中毒後長柏說的一句話,他說:“這世上親或不親,難說的很吶,這麼多年,老太太為了這個沒有半點血緣關係的家窮盡心血,一片慈愛純然肺腑。”

這樣一句話,是對老太太后半生最好的肯定,她用自己的所有心血為這個家保駕護航,而這一家人也給予了她尊重、愛戴和陪伴。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說的就是老太太這樣的老人,願天下所有人都能夠有這樣一個好祖母,願天下的好祖母都能夠身體健康,長命百歲,也願所有的家庭都能夠其樂融融,平安幸福。

我是夕言,專欄作者,人不老心也不老的大齡少女,喜歡寫溫暖的文字,做感性的節目,已出版《你的餘生,與我有關》,如果你有故事,記得來找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