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貧窮國家窮人不被新冠病毒殺死卻可能餓死 疫情加劇全球糧食危機

中國小康網4月24日訊 老馬 “我們沒有錢,現在我們需要生存,”失去了在內羅畢一家珠寶店的工作的寶琳·卡魯西(Pauline Karushi)與孩子和另外四個親戚住在一起。“這意味著吃不到什麼東西。”

美媒:貧窮國家窮人不被新冠病毒殺死卻可能餓死 疫情加劇全球糧食危機

在肯尼亞內羅畢最大的貧民窟基貝拉,居民已經生活在極端貧困之中

紐約時報報道,冠狀病毒大流行已經使世界各地數百萬人受困於飢餓。全國封鎖和保持社交距離的措施正在導致工作和收入中斷,並可能破壞農業生產和供應路線,使數百萬人擔心他們將如何獲得足夠的食物。

有人稱新冠病毒是個“等化器”,因為富人和窮人都會患病,但是當涉及食物時,這種一視同仁就不再存在了。窮人——包括貧窮國家的大部分人——正在捱餓,並且面臨著餓死的可能。

“新冠病毒根本不是什麼偉大的等化器,”在致命的踩踏事件發生後向內羅畢的基貝拉貧民窟家庭運送食物的志願者阿莎·賈法爾(Asha Jaffar)說。“它是一個重大的啟示,重新豎起了階級之間的屏障,揭露了這個國家有多麼不平等。”

聯合國機構世界糧食計劃署(World Food Program)首席經濟學家阿里夫·侯賽因(Arif Husain)說,世界本來已有1.35億人面臨嚴重的食物短缺,但現在隨著疫情暴發,在2020年捱餓的人可能會多出1.3億。到年底,估計總共將有2.65億人被迫捱餓。

“我們從未見過這樣的事情,”侯賽因說。“情況本來就不太好,然而病毒疫情使問題進入了一個史無前例的未知領域。”

世界此前也曾經歷過嚴重的飢餓危機,但都是地區性的,由某一種因素造成,例如極端天氣、經濟衰退、戰爭或政治動盪。

然而,專家們說,這次的飢餓危機是全球性的,是由與新冠病毒疫情和隨之而來的經濟秩序中斷有關的多種因素造成的:無數已經艱難度日的人突然失去了收入;油價暴跌;旅遊業中斷導致硬通貨的普遍短缺;沒有收入可寄回家的海外工人;以及諸如氣候變化、暴力、人口流散和人道主義災難之類的持續問題。

從洪都拉斯到南非再到印度,人們在封鎖和擔心捱餓中憤懣不已,爆發了抗議活動和劫掠。隨著學校的關閉,超過3.68億兒童失去了他們通常在學校獲得的營養餐和點心。

目前,全球還沒有出現糧食短缺,也沒有因疫情而造成大規模饑荒——暫時沒有。但是,華盛頓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所長約翰·斯威寧(Johan Swinnen)說,種植、收割和運輸糧食方面的問題將使貧窮國家在未來幾個月內面臨困境,尤其是那些依賴進口的國家。

他說,富裕國家的食品分配和零售系統是結構化和自動化的,但發展中國家的系統是“勞動密集型”的,因此“這些供應鏈更容易受到COVID-19和保持社交距離規定的影響”。

然而,即使糧食價格沒有大幅度上漲,世界各地窮人的糧食安全狀況也可能大大惡化。尤其是像蘇丹和津巴布韋那樣在疫情暴發前就在掙扎的經濟體,或者像伊朗這樣越來越多地利用石油收入來為食品和藥品等關鍵商品提供資金的經濟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