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究竟是“人間失格”還是“人間值得”?

文/愛讀不

#書評#

這個世界,究竟是“人間失格”還是“人間值得”?

太宰治,39歲,他說《人間失格》;

中村恆子,90歲,她說《人間值得》。

如果你正處於焦慮自我懷疑的人生階段,那《人間值得》這本書最適合你,書如其名,讓你忍不住想要一次性看完,也許不經意間你就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90歲仍未退休的心理醫生恆子奶奶,用一輩子書寫一本書,一生的智慧凝練:人生不必太用力,坦率地接受每一天!

人如何度過一生,才不會辜負生命呢?作者娓娓道來的講述,總有一句令你豁然開朗,消解心頭煩憂,感受生命的力量,讓你意識到“這是你自己的人生”,只要活出自己,就會發現“人間值得”。

她對人生看的如此通透,把自己一生中悟到的智慧都寫在了書中,可以為我們排解煩憂,也可以幫助我們找到人生的方向。

這個世界,究竟是“人間失格”還是“人間值得”?

不管你是還在青春期的學生,或者在事業迷茫期的上班族,亦或者此時的你在為油鹽柴米醬醋茶而煩惱,請看看這位老奶奶在細水長流歲月中的人生經驗,也許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我們總是想要找到能為自己分擔痛苦和悲傷的人,可大多數時候我們那些驚天動地的傷痛,在別人眼裡不過是隨手拂過的塵埃,我們終究要學著自己消化掉。

最初看太宰治《人間失格》的時候,自己心情真的也跌到了谷底,可我竟然會產生強烈的共鳴。如此喪的一個人,其實也不過是我們生活中很多人的縮影。

我們嘗試著讓自己對生活充滿美好的嚮往。但總是因為生活的小事而被羈絆,只不過更多的時候我們試著讓自己走出來,而不是慢慢墜入深淵。

但是《人間值得》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了這世界的美好。其實哪有什麼差距,只不過都是平凡人的生活。

這個世界,究竟是“人間失格”還是“人間值得”?

其實這兩本書中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我們在生活中都有屬於自己的煩惱,但是不同的態度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軌跡。並不是說神奇而又絢麗的生活只屬於一類人,而苦悶而又暗淡的時光屬於另一類人。

我們都曾經歷著這個世界的殘酷,但是為什麼有的人幸福,有的人卻走向了毀滅呢?因為選擇。雖然說這個世界上也會有很多的不公平,也會有很多的悲傷和痛苦,但是我寧願相信這才是最美好的存在。

在傷痛中尋找幸福,在黑暗中尋找光明,就是在茫茫人海之中,你找到那個執手一生的人,原來最令人開心的是這個過程。

就像《人間值得》這本書,其實也是生活中一些很瑣碎的事件。但是即便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卻依舊讓自己熱愛生活,也是這本書最出彩的地方。

這個世界,究竟是“人間失格”還是“人間值得”?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就是:痛苦與傷心其實也是與生俱來的東西。人活著肯定會經歷痛苦,人生中精神飽滿的時光十分有限,不要過多地停留在過去的陰影中。

簡單的一句話,其實很多人都沒有做到,從而讓自己在痛苦的邊緣掙扎。之前很好的朋友得過一個短暫的抑鬱。她是因為單親家庭中生長的孩子,即便長大了之後,開始有了自己的生活,開始發現這個世界的美好,但是她總是執著於過去,執著於自己那個悲慘的童年生活。

所以她過的很糾結,一方面對未來充滿著美好的嚮往,一方面卻在受制於過去的折磨。周圍的人也都勸導過他,要試著放下過去,去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明明知道這個世界是值得的,但卻是做不到珍惜。或許我們並不是和這個世界過不去,我們是在和自己過不去。

這個世界,究竟是“人間失格”還是“人間值得”?

很多人說被傷害了就是被傷害了,猶如鑲在木頭裡的釘子,即便是你拔掉了那個洞,它卻還在。但是,正是因為原本的地方留下了洞,我們就不生活了嗎?我們就不往前走了嗎?

有時候試著讓自己忘記,也是對自己的一場救贖。我們執著於過去的痛苦和無法挽回的錯誤,其實並沒有用,我們應該做的就是怎樣吸取經驗,去走好面前的道路。

過於讓自己執著在不該執著的事情裡,只會讓自己生活得更加黯淡無光。生活給了你滿天的星辰,你卻選擇蜷縮在黑暗的角落,任憑自己做無望的掙扎。

這個世界,究竟是“人間失格”還是“人間值得”?

不管怎樣,我們應該始終記得恆子奶奶的一句話:只要活著,人生總會有辦法的。能吃飽,能睡好,能有一份維持最低限度生活的工作,一定沒有問題。

是啊!這個世界究竟是《人間失格》還是《人間值得》呢?如果連你自己都放棄了自己,那人間又何談值得?沒有什麼是讓這個世界拋棄自己的,如果有,那就是你自己。

#心晴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