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會向誰要地?“擴容”引發的思考,惠州和東莞誰最適合?

最近又有三件事,不由得讓人將其與當下熱議的深圳“擴容”聯想起來。

第一件是關於一張圖片,清晰的標註著深圳市界和研究範圍,這張圖最近廣泛流傳,容易讓人浮想聯翩。後經確認,這是UPDIS共同城市日前發佈的“跨深圳與東莞、惠州邊界地區空間範圍圖”,是針對深莞惠都市圈內部邊緣地帶的經濟社會空間特徵的解析。

第二件是關於一份文件,4月3日,國家發改委發佈《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其中第十條重點提到:要“完善部分中心城市市轄區規模結構和管轄範圍,解決發展空間嚴重不足問題”。文件中雖未提及深圳字眼,但不少人表示深圳的的發展空間不足已經引起中央關注,必要的時候,不排除予以擴容。

而今深圳“擴容”,中國城市經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宋丁認為,實則是為了最大限度發揮深圳作為大灣區核心城市的作用,為了使區域資源更加合理融合利用,為了讓大灣區區域經濟得到更加高效的發展。

從這個意義上說,深圳的行政區劃性擴容是必要的,是符合都市圈和大灣區長遠發展趨勢要求的,因而是可能的

今年深圳會不會真有行政區劃性擴容的事發生?雖然短期不太好判斷,但長期看,擴容概率很高。

之前我們看深圳的發展是一路向西的,後來出現了深圳東進戰略,以及成立了深汕合作區,這就是一大信號,深圳正在往周邊片區發展。

那麼,深圳“擴容”,該向誰要地?

來看下深圳擴容的方向,往東,是惠州;往南,是香港;往西,是海域;往北,是東莞。

深圳會向誰要地?“擴容”引發的思考,惠州和東莞誰最適合?


往香港擴容,就不用考慮了,香港人民不同意。

往香港、向西填海可行性不大,只剩下往東和往北了,即東莞和惠州,也是這段時間大家重點討論的兩個區域。

深圳會向誰要地?“擴容”引發的思考,惠州和東莞誰最適合?


往東惠州、往北東莞

不妨從多方面做個考量

東莞和惠州,哪裡最有可能被劃入呢?

我們不妨從距離、空間、交通、戰略意義、城市發展等多個角度考量。

1、看距離,惠州=東莞。

東莞和惠州都是臨深城市,距離深圳都很近。

東莞的鳳崗被視為“深圳裡”,像一個三角形的楔子一樣插入到深圳版圖裡來,甚至比深圳有些地方到福田還要近,所以鳳崗也被視為最有可能加入深圳擴容的種子選手。

再看惠州,分別與深圳的龍崗區、坪山區、大鵬新區三個區直接接壤,其中的惠陽和大亞灣,更是與深圳“僅一路之隔”

從距離上看,東莞、惠州優勢一樣,鳳崗、惠陽、大亞灣這三個片區,劃入深圳“擴容”的呼聲最高。

深圳會向誰要地?“擴容”引發的思考,惠州和東莞誰最適合?


深圳會向誰要地?“擴容”引發的思考,惠州和東莞誰最適合?


2、看空間,惠州>東莞。

當前的土地匱乏,已經成為深圳建設示範區的最大制約,深圳需要尋找空間來承接相應的產業轉移和升級,東莞和惠州誰還有發展空間?

東莞比深圳大不了多少地方,區域面積是2460平方公里。而且東莞和深圳有點類似,開發強度比較大,40年下來也是高密度發展,加上早些年作為世界的工廠,東莞已經是發展得比較快了,土地開發強度逼近50%

相比之下,惠州土地開發強度僅約為9%,區域面積11347平方公里,在大灣區城市中土地面積排第2位,約佔整個粵港澳大灣區面積的1/5,

幾乎是廣州、深圳、東莞面積之和,也是臨深當中有最多可供開發土地的城市。

深圳會向誰要地?“擴容”引發的思考,惠州和東莞誰最適合?


從這個角度考慮,東莞不太符合有土地發展空間這樣的條件,如果擴容到惠州,它對深圳的意義更大一些,因為它有土地、有發展空間。

3、看交通,惠州>東莞。

從現實的交通考慮,如果要擴容,最好是交通條件比較完善的區域,要有一些現成的交通配套,尤其要有高鐵站,方便兩地往來。

東莞和深圳的交通聯繫,有已通車的穗莞深城際,東莞西到深圳機場最快約30分鐘,現在又確定該線路延長到前海、皇崗口岸,加上線路站點密度接近地鐵,關注度自然就高。

另外有建設中的贛深高鐵,和規劃中的廣深第二高鐵、深圳地鐵10號線東延段

,但是廣深第二高鐵爭取是2030年通車,換言之還要等10年才可能有機會兌現。

深圳會向誰要地?“擴容”引發的思考,惠州和東莞誰最適合?


深圳會向誰要地?“擴容”引發的思考,惠州和東莞誰最適合?


深圳會向誰要地?“擴容”引發的思考,惠州和東莞誰最適合?


深圳會向誰要地?“擴容”引發的思考,惠州和東莞誰最適合?


深圳會向誰要地?“擴容”引發的思考,惠州和東莞誰最適合?


不難看出,惠州是目前臨深中交通條件比較完善的片區,也是“已有交通+規劃交通”最多的地方。在交通方面,惠州勝出。

4、從戰略意義上看,惠州勝。

現在深汕合作區納入深圳版圖,是深圳第11區,兩者之間剛好隔了惠陽、大亞灣和惠東這幾個區,若要專門跨過惠灣區域到達深汕合作區,實則有些多此一舉。

相反,假如深圳未來向東擴容,把這幾個區覆蓋進來,惠州作為聯通深汕合作區、深河合作區的飛地,更利於各個區域的聯合發展,所以現在很多人習慣將惠州看成“深圳的第10.5區”。

深圳會向誰要地?“擴容”引發的思考,惠州和東莞誰最適合?


5、從城市發展角度考慮,惠州勝。

深圳作為先行示範區,就是要先進帶動後進。現在成立深汕合作區、謀劃深圳和河源的合作區,主要是為了輻射粵東北,帶動原來這些落後地區的發展。

所以從這個角度考慮,深圳向東擴容更合適一點,可帶動包括河源、惠州、汕尾等地的發展。

深圳會向誰要地?“擴容”引發的思考,惠州和東莞誰最適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