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點型高中鋒為何逐步淡出足壇?除去大環境因素外此原因更為重要

高大、強壯、威猛,這是曾經我們對於足球中鋒的刻板印象。曾經的伊布、阿德里亞諾、維埃裡和當下的吉魯、盧卡庫都是這種支點型鋒線的代表人物。然而足球發展到近代,這種高大的支點型中鋒正在逐漸淡出我們的視野。即使強如盧卡庫,也要在隊內為相對矮小的勞塔羅讓出中央的位置。其他隊亦是如此,姆巴佩、維爾納、阿圭羅和熱蘇斯等身材偏矮、技術特點偏快和靈活的鋒線正逐漸成為時下大熱門,這讓不少喜歡高支點中鋒的同學頭上冒出了許多問號。

支點型高中鋒為何逐步淡出足壇?除去大環境因素外此原因更為重要


其實,這與足球的版本環境不無關係。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的節奏也進入了一個快速的新紀元。而這種浮躁,也慢慢被灌輸進入了世界第一大運動足球上面。長傳調度配合快速的前插一度成為了撕碎敵人防線的主流戰術。而這顯然不是高中鋒所擅長的,一般他們在前場的作用無非兩點,一是利用高的特點作支點,為隊友輸送球權:二是利用身體在禁區前沿殺出血路,創造射門空間。而上帝是公平的,既然你的天賦已經在力量和身高上有所體現,那麼你的速度自然拉跨。所以在當下的大環境裡,高大型的鋒線正在逐漸被替換甚至淘汰,從絕對主力逐漸淪為二把手或板凳球員。不過,這就是高中鋒被淘汰的全部原因了嗎?

支點型高中鋒為何逐步淡出足壇?除去大環境因素外此原因更為重要


答案無疑是否定的。而另外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目前各隊的後衛上體現的淋漓盡致。細心的朋友可能發現了,現在包括利物浦和那不勒斯這種平均身高偏矮的隊伍,中後衛也會選擇像庫利巴利和範迪克這種高大威猛型的。所以,在這種大環境下,你仍然固執的選擇用高支點中鋒去和他們硬碰硬,明顯是十分不理智的行為。好在這些大塊頭基本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靈活不足(畢竟不是每個大塊頭都是範迪克)。利用他們轉身慢、回追慢、盤帶過於呆板等特點,選擇更快更靈巧的中鋒去打他們的身後和進行前場偷獵無疑是最簡潔有效的選擇。揚長避短,利用在足球上同樣合理。

支點型高中鋒為何逐步淡出足壇?除去大環境因素外此原因更為重要


當然,高中鋒也不是全無存在的價值。雖然現在已經不是普遍現象,但是擺大巴的隊伍還是存在。而面對那水洩不通的鋼鐵後防,制空權便顯得尤為重要。此時,如果你擁有吉魯、盧卡庫、伊布這種大型支點中鋒的話,便可以肆無忌憚的利用制空權,對敵方的大門進行覆蓋式全方位打擊。所以,只要大巴一息尚存,支點型高中鋒便不用擔心毫無用武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