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熱了,小龍蝦該“復工”了吧

關注『三聯美食』

吃貨的慰藉。

天熱了,小龍蝦該“復工”了吧

『在小龍蝦麵前,唯有認真地吃才是對其尊重。』

文/劉旭

老早之前看《圓桌派》,陳曉卿吞著口水談道:“小龍蝦是最好的社交食物,因為大家騰不出手來玩手機。”聽完了細品,覺著他說得好像的確有那麼幾分道理。甭管是夏日的宵夜攤位,還是球賽後的深夜酒桌,都少不了一抔濃豔的紅,那註定是小龍蝦,它在社交場上的咖位可見一斑。

夜幕低垂,男男女女,簡衣素裝,遍身輕鬆,全員出動,拋卻了往日煩惱,圍小龍蝦而坐,在桌上只為吃個自在如風。這種場合,無需顧忌吃相好看與否,小龍蝦局,核心主題就倆字:盡興。整場飯局,那一雙雙水汪汪的大眼睛不在他處,都全然緊張地盯著盤中餘下的小龍蝦,生怕被奪所愛。雙手和唇齒也都油汪汪的,卻絲毫不影響他們時刻準備著,準備著拆解下一隻誘人的蝦。能成為餐桌上的社交利器,小龍蝦除了吃法上的先天優勢外,口味自然是夠勁的。畢竟,想要征服挑剔的國人的味蕾,沒點兒看家本領,是上不得檯面的。

小龍蝦,又名克氏原螯蝦,和眾多食物一樣,均屬舶來品,最初是作為餌料,傳入我國的。關於其溯源,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它生於歐羅巴,據說十六世紀的瑞典就有人拿著小龍蝦烹調飯食了。另外一種,說它產自美利堅,路易斯安那州是吃蝦的主戰場,甚至還定期舉辦頗具娛樂性的小龍蝦節。作為本土吃貨,對它故土何在這個問題其實並不上心,我們的信條是,有小龍蝦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只要足夠好吃,就舉雙手歡迎。

天熱了,小龍蝦該“復工”了吧

圖 / 視覺中國

我最早入小龍蝦的坑是在簋街,當時剛上大學,從東北小城進京,什麼都覺得新鮮,什麼都想嘗試一番。跟著同寢室友,徑直去了這個“夜宵聖地”,在粘膩的空氣裡排著長隊,然後鑽進一家主攻“麻小兒”的飯館,怯生生地點上了一盤。麻辣口味十分勁爆,蝦的通體被料理得均勻透徹,越吃嘴巴越麻,越品後味兒越辣,但越是這樣,越想吃下一個,就如同被施了法似的。吃完,嘴巴酣暢,汗珠淋漓,一結賬傻了眼,對於窮學生來說,那頓價格的確不菲。吃完那頓,著實囊中羞澀了一陣子。室友是湖南人,對小龍蝦一點兒不生疏,他跟我講,這個所謂的“麻小兒”不過是長沙口味蝦的改良版,想好吃不貴,還得去三湘大地,我懵懂之間,將此銘記於心。

後來,旅遊至長沙,室友做地陪,一天勞頓後,他帶我扎進坡子街後身的一家小飯館裡,指著硬紙殼寫成的菜單,跟老闆比比劃劃,沒一會兒,就上了傳說中的“口味蝦”。我和室友喝著扎啤,嗦著小龍蝦,聊著關於這“口味蝦”的學問。他講,長沙的本地蝦多是洞庭湖的,湖裡不管是產量還是質量,都屬上乘,新鮮出水的蝦供應本地,以饗食客。當地的蝦分紅蝦和白蝦,“口味蝦”多用前者,因為肉較少,適合重料烹調,這樣才能心無旁騖地嗦出滋味。

口味蝦看似是簡單的濃油重辣,其實不然,它成功的背後還需一鍋好的湯汁,要豬骨、黃豆、剁椒醬等配料協同發揮,方能烹出帶有濃郁香氣的湯,有了這個,才算成功一半。洗淨吐完泥的小龍蝦與蔥薑蒜以及各調料進行煸炒,待到香氣爆出,便與湯汁同煮。鍋中的小龍蝦在火舌的伺候下,色澤愈發紅潤,湯汁和蝦體相映交融,最後誕出一股征服感十足的熱辣之味。

天熱了,小龍蝦該“復工”了吧

我豎著耳朵聽他講,手和嘴卻絲毫停不下來。的確太勁爽了,我扯掉蝦鉗,撬開蝦殼,扽出嫩白的蝦肉,然後蘸點紅辣的湯汁送入口中,著實刺激。

蝦肉雖小,但極為飽滿,在這之餘,它還具有柔嫩的口感。湯汁主要負責提供辛辣,但絕不是一股腦兒地辣,而是辣中有回味的香,香裡還有酣肆的辣。不一會兒,我就唇齒髮麻,甚至連剝蝦的手,都陷入同樣的境地。飯畢,他同我講,隔壁的湖北人吃小龍蝦也是一絕,有機會值得一試。我暗自點頭,然後越過小山似的蝦殼堆,又拿了一隻,咂麼起來。

工作小半年後,偶獲機會,登臨“中國小龍蝦之鄉”,湖北潛江。潛江的小龍蝦,脫胎於江河湖泊,更多地來自鄉野,是因為這兒在很早之前,就探索出“蝦稻並作”的模式,一面產米,另一面豐沃的水土養蝦,以恩澤口舌。這看似另類的和諧共生,恰恰體現了吃者的良苦用心和飲食智慧。

潛江之蝦,絕妙之處在於油燜:蝦入鍋中,除了添置香料,還得瀉上些啤酒,一來祛除土腥,二來提升鮮味。這些工序僅是入門之道,最關鍵的還是得大量用油,起步油量是半斤以上,燜燒時間也不能短於三十分鐘。遵循此良方,小龍蝦方能被馴服得出色。整鍋上了桌,香氣四溢,紅火喜人,每一隻都冒著鋥亮的油光,教人有種無法抑制的衝動。

油燜的蝦,滋味要義在一個“香”字,扒出的蝦肉,有自帶的鮮香,蘸些底湯,又添上了油香和鹹香,三股香氣,擰成一遭,勾人饞蟲,令食客吃個豐美快意。

上個月,離鄂通道重啟,湖北漸漸恢復往日生息。我看到有幾個同我一樣的饞嘴,發動態講,這湖北的小龍蝦也終於趕在上市前“復工”了。我想,在玩笑之餘,也蘊藏著人們對質樸生活的禮讚吧,食物能有序和諧地出產,那麼一切都是有期冀的。

天熱了,小龍蝦該“復工”了吧

圖 / 攝圖網

聽聞潛江是“小龍蝦之鄉”,江蘇盱眙可有小脾氣了,它底氣十足,給自己冠了個相似的名號,喚作“中國龍蝦之都”。但無可厚非,它也的確夠格,名副其實。洪澤湖岸的盱眙水體乾淨,環境優渥,所以出產的小龍蝦質高味美,其肉白、腮白、腹也白,而且此地之蝦,個頭大、外殼薄、蝦肉厚,每一隻都紮實得很,盡顯腴美之態。

懂行的人不必多言,十分清楚若來此地,必須得吃上一頓十三香小龍蝦,否則將抱憾而歸。這個十三香,不是超市裡售賣的成品調料,而是十三種及以上的中草藥物,這些調料各具千秋,但無一例外地奉獻出其滋味,毫無保留地傳遞給潔淨豐碩的小龍蝦。肉蔻芳香微苦、肉桂味辛微甜、丁香辛、苦外加香,都獨具一格。還有諸如花椒、大料、小茴香、白芷等等,若是單看菜單,還以為約得是什麼養生局呢。

香料的加持,使得小龍蝦能夠遊刃自如地彰顯魅力。一股猛火,蝦肉清甜盡出,一頓翻炒,香氣充分釋放。十幾分鍾後,便可大快朵頤。盱眙的小龍蝦烹飪之道沒那麼熱烈,但絲毫不遜色於其他。

其味道麻辣鮮香,回甘適口,層次分明,吃得人樂不思蜀,是常有之事。不覺聯想起自己首次去那兒啖蝦,一口氣吃了五斤,吃得油水順著胳膊肘往下流,回想起還多少有些尷尬。但後來聽一位常年出差在外的朋友講,他曾和同事忙裡偷閒,特地開車拐去盱眙吃蝦,三個人硬生生吃了十幾斤,還喝了不少酒。我便寬慰了些,心想,在小龍蝦麵前,眾生皆平等,唯有認真地吃才是對其欣賞,對其尊重。

天熱了,小龍蝦該“復工”了吧

估計連小龍蝦本尊都沒想到,自己竟成了如此受追捧的吃食,它的內心活動大概是這樣的:我一個入侵物種,怎麼在這片土地就活成這個樣子了呢。

比起昂貴的大龍蝦,小龍蝦的價格相形見絀。但作為出身草根的食物,它的滋味卻不遑多讓,這或許也是收穫眾多擁躉的緣由之一。天日漸暖了,小龍蝦的售賣也要到了旺季。接下來的日子,思慮不必過多,遇見小龍蝦,安心地吃就對了。劃拉乾淨殘留在蝦身上的調料,一手抓頭,一手拽身,蘸點兒湯汁,送入腔內,吃肉吮湯,熨貼舒坦。要是還沒見到稱心如意的,那稍安勿躁,天熱了,小龍蝦總該“復工”了。

作者檔案

天熱了,小龍蝦該“復工”了吧

劉旭

吃心望想主義者

天熱了,小龍蝦該“復工”了吧天熱了,小龍蝦該“復工”了吧
天熱了,小龍蝦該“復工”了吧天熱了,小龍蝦該“復工”了吧

歡迎來到「三聯美食」

天南海北 一起吃喝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