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北影節,懷念去電影院的日子

又是一年北影節,懷念去電影院的日子

5月1日那天,朋友圈裡好些人搞起了行為藝術。有人po出往年草莓音樂節的現場視頻,有人po迷笛音樂節的pogo,有人湊熱鬧,曬了往年北京國際電影節的票根和上海幾大美術館的展覽現場。還有人乾脆把2019年戛納電影節紀念法國新浪潮教母阿涅斯·瓦爾達的海報重新找出來,假裝自己在參加已經因疫情取消了的戛納電影節。

官方也在製造這種儀式感。5月1日當天,北京國際電影節春季在線影展正式開幕。開幕影片是“寡姐”斯嘉麗·約翰遜和“司機”亞當·德賴弗主演的奧斯卡入圍影片《婚姻故事》。電影在年初揭曉的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獲六項提名,並最終拿走了最佳女配角獎。(👉這可能是把離婚講得最透徹的電影)

又是一年北影節,懷念去電影院的日子

看到這消息時,我翻了下自己的豆瓣列表。今年以來,只看了14部電影。往年,這個數字在北京電影節之後,至少要超過50。而今年,電影節通通延期,不僅如此,不知為什麼,自己的觀影慾望也大打折扣,下載了一堆電影,一部也沒看。曾和人聊過這個問題,都說疫情的空閒期是看書、補電影,甚至是創作的好時候。其實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兒,屋外吵鬧,屋裡過分安靜,徒增的只有焦慮,哪能靜得下心。

為了恢復觀影習慣,也為了給五一假期來點儀式感,我熱情地開始了自己的線上電影節之旅。從四月底公佈消息開始,整個“線上影展”就在極力營造觀影的儀式感。先是公佈片單, “浪潮上岸”、“熱帶季風”、“女性瞬間”、“光影書寫”、“音浪狂想”五個單元,展映32部影片,其中包括今年的獲獎影片《婚姻故事》《爆炸新聞》《朱迪》,也有《幸福的拉扎羅》這樣往年的電影節“神作”,還有國內經典藝術電影《日照重慶》《路邊野餐》等作品。

又是一年北影節,懷念去電影院的日子

儘管主辦的平臺方愛奇藝已經做了一系列預防盜版技術,比如只能小屏觀看,不可投屏,限量直播的展映影片固定時間播放,不可回看。但線上展映,片源的侷限之處在於,新片出於保留首映資格和保護版權的原因,依然很難參與進來。參展的32部影片,除了還未在院線上映的《春潮》《一百零八》等個別影片,多數參展作品都是“庫存”。

又是一年北影節,懷念去電影院的日子

除了公佈片單,每年令人頭疼的開票、搶票環節也被保留了,開幕影片《婚姻故事》在當晚7點正式直播展映,展映前,限量發售的3000張電影票就已全部售罄。《春潮》《一百零八》這樣的新片限量發售10000張票,搶到票後要跟去電影院看電影一樣,在固定的時間點開頁面,進入“影院”,完成觀影,否則過期作廢。

又是一年北影節,懷念去電影院的日子

搞這種“儀式感”,北影節線上影展不是先例,在整個疫情期間,大大小小的官方、非官方影展,一方面強調網絡觀影和直播的便捷、先進性,一方面在極力複製線下觀影的流程和體驗,製造“假裝在電影院”的效果。

比如,本應在今年三月於新澤西開幕的Garden State Film Festival。電影節雖然從線下改成了線上,但電影節主辦方出品了完整的Program Book pdf版,保留了與幾家線下影院的合作,電影放映時間嚴格按照線下計劃進行。沒有電影放映時,觀眾不得“入場’,電影放映開始前15分鐘,”影廳”才開門。所有電影票一旦售出,不得退換。

又是一年北影節,懷念去電影院的日子

一些小型“雲觀影”活動也設定了類似的模式。比如,四月中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辦的“沉睡者的抵抗:夢之安魂曲”雲觀影。放的也是老片子,除了定時定點放映,活動還邀請了嘉賓,做影展的影前、影后交流,並鼓勵觀眾在“影廳”內評論,做雲交流。

有朋友加入過一些“線上觀影”微信群,手法更粗糙一點,但邏輯類似——在固定時間、各自固定地點,同時開始放映一部電影,過程中或電影結束後在微信群裡討論、交流。

又是一年北影節,懷念去電影院的日子

幾乎是在北京電影節官宣春季在線影展的同一天,由YouTube和翠貝卡電影節主辦的《我們在一起:全球電影節》(“We Are One: A Global Film Festival”)也官宣了。5月29日到6月7日這十天,這場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線上電影節將無廣告、不收費地放映電影,片源來自包括戛納、柏林、威尼斯、多倫多、聖塞巴斯蒂安、東京等世界著名電影節在內的20個國際電影節。展映方式也接近於線下電影節,分為長片、短片、紀錄片等單元,並設有論壇活動。從規模和關注度來看,“We Are One: A Global Film Festival”堪比在線音樂界的“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公益演唱會。

又是一年北影節,懷念去電影院的日子

雖然,“We Are One”依然不會有太多新片展映這件事可以預見,但在這個全球電影院停擺,文化活動幾乎停滯的時刻,能看到國際電影節的經典老片,也是件令人激動的事。有些人不是很明白,既然都是老片子,有些甚至在國內視頻網站上就有片源,為什麼還要搞這樣的線上電影節,是不是有點矯情,有點多此一舉?

這事兒要分兩個層面來看。

線上電影節、影展對於電影行業的意義或許更大。北京國際電影節在線影展不是第一年辦了,但今年的意義更為特殊。國內院線復工遙遙無期,電影節和影展紛紛取消,目前,全年票房損失預計將超過500億,可以想象,整個行業的處境和從業者信心已遭受怎樣的打擊。這時候,電影活動的舉辦,哪怕是線上的,也多少能帶來點信心,起碼證明行業還活著,並有了復甦的跡象。

又是一年北影節,懷念去電影院的日子

“We Are One: A Global Film Festival”的舉辦也是這個道理。戛納正在籌劃的線上市場則更進一步。對於從業者來說,電影節不僅是看電影、感受電影的平臺,更事關整個電影產業的發展。不久前,戛納電影節也發佈消息,將設立戛納虛擬電影市場,通過線上洽談、交易,保證電影市場活動不因電影節的取消而中斷。這對行業至關重要,對下半年,甚至是接下來一兩年的國際電影市場走向也相當重要。相比之下,線上電影節對於觀眾的意義更多就真的只是儀式感了。雖然,做足全套的各種環節設置讓線上放映儘可能地接近電影節和院線電影觀影流程,但有些只有電影院和大銀幕能帶來的觀影感受是如何都無法複製的。對觀眾來說,參加電影節的意義當然在於看電影,但看電影之外,電影節是一項綜合的文化體驗活動,包括看電影,也包括旅行,社交,與電影創作者近距離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好的電影節是一種無法複製的場域,擁有各自獨特的氣質,在固定的日子裡,出現在電影節上,奔走在各個電影院裡,那是一種身份歸屬感,赴的不是一場電影,而是一個節日。

又是一年北影節,懷念去電影院的日子

即便是線上線下觀影本身,感受也是完全不同的。我從不會在電腦和iPad上重看《美國往事》或《2001太空漫遊》這類老片子,但電影資料館放映時,或許會去看看。畢竟,老電影和膠片的質感,只有大銀幕才能還原。

最近,每每懷念電影院,我就會想起為慶祝戛納電影節60週年而製作的那部短篇合集——《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

北野武、西奧·安哲羅普洛斯、侯孝賢、達內兄弟、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圖……35位國際著名導演,每人拍攝一部3分鐘短片,作為寫給電影的情書。

又是一年北影節,懷念去電影院的日子

即便不是每個故事都發生在電影院裡,但電影院幾乎出現在每一部短片裡。那是個與日常生活相隔絕的空間,主人公在那裡哭泣、歡笑,別離或者重逢,在那裡肆意地逃避、放縱、想象,甚至暴露自我。電影院啊,真是個讓人有安全感的地方。

幾乎可以肯定的是,疫情期間的“雲一切”將一定程度地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線上觀影、網絡電影相關產業有了發展的窗口期,也的確為大眾提供了新的選擇。

但有電影院和演出現場的日子依然令人懷念,相當令人懷念。它們回來了,生活才是真的回來了。

又是一年北影節,懷念去電影院的日子
又是一年北影節,懷念去電影院的日子又是一年北影節,懷念去電影院的日子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週刊》所有,,轉載請聯繫後臺。

高中生需要哲學嗎

又是一年北影節,懷念去電影院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