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皇亲,嫁中国人改夫姓,入中国国籍,反对女儿嫁日本人

日本天皇皇亲,嫁中国人改夫姓,入中国国籍,反对女儿嫁日本人

爱情的力量能跨越时间与空间,让人在动荡中保持初心,为爱坚守。颠沛流离中,爱是最大的支柱,让人挨过苦难,历经沧桑,终得结果。

心怀不甘,远嫁中国

抗战事件以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控制越发猖狂,溥仪也成为了日本控制中国的傀儡皇帝,为了巩固统治成果,日本还试图用政治联姻来稳定侵略地位。

因为溥仪没有生育能力,所以日本就将视线转移到溥仪的弟弟——溥杰身上,日本决定派贵族之女嵯峨浩与溥杰结婚,诞下有日本血统的皇位继承人。

嵯峨浩是侯爵嵯峨实胜的长女,与日本皇室是近亲。嵯峨浩自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样貌礼仪都位居上等,她本应该在日本结成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拥有美满幸福的婚姻,而如今却要远嫁中国。

日本天皇皇亲,嫁中国人改夫姓,入中国国籍,反对女儿嫁日本人

嵯峨浩起初当然不愿意,但是当她得知消息时,一切都已经敲定好了,容不得嵯峨家违抗。出嫁前,她曾绝望地说,“原本我想一死了之,但为了国家却不得不结婚。”

1937年4月,嵯峨浩怀着“为国奉献”的心态,嫁给了溥杰,并随夫姓更名为爱新觉罗·浩。原本日本想着让嵯峨浩软化溥杰,进而控制他,但没想到事情发生了转折,嵯峨浩爱上了溥杰,甚至完全将自己当做了中国人。

夫妻俩人都是好静的人,溥杰儒雅绅士,嵯峨浩婉约清秀,这桩婚姻虽然并非俩人情愿的,但是婚后他们一直保持相敬如宾。渐渐地,同为政治婚姻牺牲品的两人,出于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心境,走到了一起。

不论是出于自小所接受的教育,女子婚后应当遵从丈夫,还是出于对溥杰的爱,嵯峨浩已经完全将自己的心放在溥杰那,一心追随他。在她心中,溥杰是中国人,自己又嫁给了他,

也属于半个中国人,便将日方的指令逐渐抛之脑后。

日本天皇皇亲,嫁中国人改夫姓,入中国国籍,反对女儿嫁日本人

几年的相处时光里,两人越走越近,先后诞下两个女儿,一家人和和美美,在这乱世中,营造属于自己的温馨天地。

时局变化多端,这个温馨的家庭在动荡中被拆散了。中国抗战胜利后,溥杰的身份由贵族跌落成

“战犯”,被关押进监狱,但哥哥溥仪却被特赦,免去牢狱之灾。

溥仪曾对溥杰意味深长地说,或许就是他有位日本太太的缘故,嵯峨浩肯定是个特务,所以溥杰此次没有得到特赦。

溥仪还强调,若日后出狱,也要与她划清界限,用离婚表明政治立场。溥杰知道哥哥是为自己着想,但他无法认同哥哥的观点。嵯峨浩也是反对战争的,何况两人的感情是如此真挚,他很珍惜这段婚姻。

溥杰入狱,嵯峨浩只能带着女儿四处漂泊,辗转多地最后回到日本,与女儿继续生活。溥杰什么时候能出来,甚至能否保住性命,谁都不敢打包票。在一切都未知时,嵯峨浩却坚定地说,“你就是我的唯一”,在漫长的时光中,她一直等待着与丈夫再聚,这一等就是16年。

日本天皇皇亲,嫁中国人改夫姓,入中国国籍,反对女儿嫁日本人

默默等候,无尽思念

这16年里,溥杰有15年都受着牢狱之灾,他曾在监狱里写信给嵯峨浩,嵯峨浩也曾尝试给溥杰书信,但始终音讯全无。

后来大女儿慧生致信总理,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并提出想与父亲通信的请求,希望得到批准。

总理对她的勇气不无赞叹,满足了她的诉求。从此,在押战犯开始与外界通信,夫妻两人才联系上。

勇敢坚毅的慧生后来爱上了日本同学大久保,被母亲知道后,这段恋情遭到了阻挠。母亲坚持认为她是中国人之女,应当嫁给中国人,母亲的坚决逼急了慧生,最后她选择了与恋人双双殉情,以惨烈的方式结束生命,年仅19岁。

失去女儿的痛苦,以及对丈夫的思念,让嵯峨浩整日陷在低沉的情绪中。直到3年后终于迎来好消息,一扫阴霾。1960年,溥杰被特赦,在总理的特别关照下,嵯峨浩从日本返回中国,时隔16年终于与丈夫重聚。

日本天皇皇亲,嫁中国人改夫姓,入中国国籍,反对女儿嫁日本人

破镜重圆

当时就夫妻两人的重聚问题,还曾开过商讨会进行讨论,在场的人都赞成两人重聚,唯有哥哥溥仪持反对意见。

他坚持认定嵯峨浩是日本间谍,后来是总理出面亲自做他的思想工作,才就此作罢。嵯峨浩后来在自传中写道,“从那以后,我望眼欲穿,焦急地等待着回国。”

见面那一刹那,两人没有过多的言语,嵯峨浩默默低着头,溥杰上前,从她手中接过大女儿慧生的骨灰盒,紧紧地抱在怀里,对慧生倾诉多年未见的思念,也是对她进行道别。

在回去的路上,溥杰一手抱着骨灰盒,一手揽着妻子的肩膀,他后来在自传中回忆起这段路,他说,“十六年的岁月是漫长的,但现在当我挽着浩的臂膀一道走路时,我觉得这个漫长的岁月结束了,我们的新生活开始了。”

日本天皇皇亲,嫁中国人改夫姓,入中国国籍,反对女儿嫁日本人

此后两人定居中国,嵯峨浩也加入了中国国籍。往后的日子他们形影不离,在小院里栽花种树,将院子布满自然的光彩。闲暇时,两人一个画画,一个练字,过着悠闲的生活,是一对令人艳羡的恩爱夫妻。后来,小女儿嫮生因为不适应在中国的生活,又回到了日本,并在日本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归宿。

小女儿获得幸福,溥杰很开心,而在内心深处他还是时常想起大女儿慧生。每天早上,他都会在慧生的牌位前供上米饭和水,合掌祈祷,嘴里轻声说着什么,这场景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仿佛女儿从未离开过。

1987年,嵯峨浩在北京病逝,这场长达半个世纪,跨越两个国家的爱情故事,就此落下帷幕,在岁月的流逝中,他们的感人爱情仍留在人们心中。

斯人已逝,暗香残留,这段爱情中饱含曲折艰辛,以及为爱坚守的执着,再回首,这首关于爱情的悠悠曲调,一直萦绕在脑海中,令人感叹至今。

文/史海观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