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經濟學② 最慘的為啥是孫正義

  席捲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令不少企業蒙受損失。但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日本,損失最為慘重的,居然會是“新經濟教父”孫正義和他領導的軟銀集團。

  在昨日的《日本首富柳井正的警告:戰後人類面臨的最大危機》公眾號文章中,我已經提到,在過去十幾年間,孫正義與柳井正一直被美國的《財富》雜誌輪流選為“日本首富”。事實上,孫正義的知名度,在中國比柳井正還大,一方面,他屬於韓國人的第三代,自個兒奮鬥出來的人生,對於許多創業者來說,就是一本教科書。另一方面,在馬雲還到處向人兜售“網購”的概念時,孫正義一下子給了他2000萬美元。因為孫正義的投資,才鑄就了現在 “阿里巴巴王國”的基礎。所以,說到馬雲,人們自然會想起孫正義。


新冠經濟學② 最慘的為啥是孫正義


  孫正義從小是一個聰明好動、很有主見、甚至充滿革命理想的人。最崇拜的人物是明治維新時期的革命家坂本龍馬,還有一個就是孫中山。讀高中的時候,孫正義就想著去美國留學。去美國之前,他讀到了一本書,叫《猶太人的生意經》,作者是當時日本最走紅的一位企業家,名叫“藤田田”。藤田田創辦了遍佈日本各地的美式快餐店——麥當勞。孫正義一定想見到了他,於是跑到藤田先生的公司。藤田先生一看,是一個身高只有1米5的學生,最初是拒絕見孫正義。但是,孫正義三番五次登門,藤田先生被他的真誠感動,最後終於見了他。孫正義只問藤田先生一個問題:我去美國留學,學什麼好?藤田先生只告訴他兩個字:電腦。

  那是1973年的事,中國的新華字典上,還沒有“電腦”這一個詞。

  就因為這麼一句話,孫正義的一生與電腦糾纏在了一起。

  1976年,19歲的孫正義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期間,利用名震一時的美國噴射推進實驗室的資源,發明了袖珍發聲翻譯器,並把這一個專利賣給了日本夏普公司,賺得他的第一個100萬美元。

  1980年,23歲的孫正義回到日本,滿腦子創業想法的他沒有急於求成,他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來思考下一步他該如何在他考慮的40種人創業模式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模式。最後選擇了賣電腦軟件。

  公司剛成立時,只有2個員工,屋裡有一個裝蘋果的箱子,孫正義就是站在這個箱子上,飽含激情地對他的兩個員工發表演講:“公司營業額5年要達到100億日元,10年要達到500億日元。”那兩個員工以為看到了一個瘋子,第二天,嚇得一個都沒來上班!

  30年後,孫正義成了日本首富,個人資產達到了180億美元。

  孫正義一直被許多人敬奉為“新經濟教父”,因為他與日本其他的企業家不同的是,他總是搗鼓新玩意兒。以前搗鼓電腦和軟件,後來搗鼓移動互聯網,現在搗鼓人工智能。傳統的日本企業家羞於談“投資”與“併購”,而孫正義卻把“投資”與“併購”作為主業。

  所以,許多的中國企業家到日本考察,都期望能夠見一見孫正義,聽他指點迷津。

  但是,一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令孫正義自己也迷茫起來,因為軟銀集團虧得一塌糊塗。

  4月13日,軟銀集團發表了到2020年3月為止的2019年度經營報告,報告顯示,軟銀集團虧損了7500億日元(約498億元人民幣)。

  這還不要緊,要緊的是,孫正義親自掛帥的軟銀願景基金(SVF),居然虧損了1.8萬億日元(約1196億元人民幣),運用了3年的基金,一夜之間,所有的利潤被吞噬一空。

  4月19日,孫正義發了一條推特,寫了這麼一段話:“公司出現了創業以來的最大赤字,從早上開始到夜晚,我一直在為業績恢復而拼命努力。……真的很對不起各位投資家。”


新冠經濟學② 最慘的為啥是孫正義


  具有投資“慧眼”的孫正義,為何會落到如此糟糕的地步?

  一切均源自於這一場新型冠狀病毒。

  路透社發表過一篇評論文章,稱孫正義出資1000億美元(約10萬7000億日元)設立的軟銀遠景基金,在這一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損失慘重。一半以上的投資企業,在疫情中蒙受打擊。

  譬如,遠景基金投資的英國低軌衛星通信公司OneWeb,今年3月向法院遞交了破產申請。而聯合辦公空間WeWork,則因為世界規模的“封城”,一半的辦公室關閉。

  此外,網約車公司Uber此前吸引了軟銀願景接近100億美元的投資,但該公司自去年5月上市後,股價跳水。軟銀原本計劃通過該項目獲利至少70億美元,但目前該項目虧損或已超50億美元。在疫情的衝擊下,Uber的股票已經暴跌了40%。

  拿中國市場而言,願景基金投資的商務連鎖酒店“OYO”(總部位於印度),已經“燒”掉了超過23億美元的融資。該公司日前發佈了削減5000名員工的裁員計劃,其中3000名,是在中國,這意味著,中國員工的80%將被解僱。

  遠景基金投資的滴滴出行、滿幫集團(貨車網約)、車好多(網上汽車交易平臺)、瓜子二手車等,在2-4月份,也遭受業績重創。唯有願景基金投資的抖音和“平安好醫生”,業績稍微有些提升。

  目前,滴滴推進的自動駕駛汽車事業,也陷入了資金匱乏的狀態。從去年7月開始,願景基金就出資3億美金投資滴滴自動駕駛汽車事業一事,與滴滴進行了多輪的談判,據悉在2020年春節前,基本上達成了投資共識。但是,出現了投資鉅虧的遠景基金,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之後,會不會撤回投資滴滴自動駕駛汽車的計劃,已經成為一個大問號?

  投資研究公司桑福德·伯恩斯坦的分析師克里斯·萊恩稱:“我在去年11月,預估孫正義的遠景基金投資的企業中,會有15家公司破產。但是,世界隨後發生了變化,我現在看到,如果有30家公司破產,也不會感到吃驚。”

  到2020年3月為止,願景基金總共投資了世界88家企業,30家破產的話,意味著三分之一的投資血本無歸。而孫正義所說的虧損1.8萬億日元的損失,是以15家公司破產作為對象計算的。如果真的出現了30家公司破產的話,那麼,這一損失金額,還需要增加一倍,為3.6萬億日元。


新冠經濟學② 最慘的為啥是孫正義


  疫情之後,孫正義領導的軟銀集團,能否走出困境?

  一個壞消息是,遠景基金投資的6家企業,原定在2020年上市。現在,上市的計劃已經全部推遲到2021年。

  一個不好不壞的消息是,孫正義準備拋售4.5萬億日元(約合410億美元)資產。儘管軟銀集團並未透露出售的具體對象,但根據軟銀集團持有的資產,最優質資產是阿里巴巴的股權。目前,軟銀集團是阿里巴巴的最大股東,持股比例高達27.4%。軟銀很可能會出售約140億美元的阿里巴巴集團股份,毫無疑問,一旦軟銀集團減持阿里巴巴的股權,對於阿里巴巴來說,可能會導致股價的波動。

  截至3月19日,孫正義向多家銀行質押的軟銀股份已經高達60%,作為對其數十億美元個人貸款的抵押品。

  孫正義曾表示: “幾十年後,地球上會有幾十億個機器人,種糧食、種菜這些都由機器人來做。”因此他投資的重點,是人工智能。

  但是,我們從孫正義和他領導的軟銀集團在這一次疫情中遭受重創的結果來看,可以發現,孫正義其實已經陷入“亂投資”的境地,包括連鎖酒店、包括二手車交易平臺、包括現在的口罩廠。

  盲目擴大投資和盲目擴大投資範圍,應該是孫正義與軟銀集團在這一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遭受巨大損失的主要原因。

  問題是,孫正義能否扛得住這一場不知何時結束的疫情?而疫情之後,他投資的那些企業,是否都能起死回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