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原因衍生了“熊孩子”

我寫這篇文章給大家看的主要原因是現在熊孩子事件越來越多了。比如說高空拋物,吐口水,電梯撒尿等,孩子闖了大禍以後,卻換來孩子父母孩子還小不懂事兒的淡定回答。其實寫這篇文章主要是希望這些事越少越好。

在我幾歲的時候,我去了趟我們當地的縣人民醫院。當時我和我的父母在收費口一起等著交費。當時我站在旁邊無人排隊的一個收費口,除非口裡有一個30多歲的叔叔,那叔叔看了我一眼,哼了一聲,然後就狠命收費口的小窗戶關上了。

在我小時候遇到的這樣的事情多了,當時我真不知道那些大人為什麼會這樣做。後來直到我長大以後,他明白這是什麼原因,那些大人只是煩小孩子。要說煩小孩子,我遇到的好多同事都煩小孩子,包括我本人一樣,這或許是我還沒有小孩兒吧。

元太曾經說過一句這樣的話,那就是柯南,正因為有像你這樣的小孩兒,那些大人才會煩我們的。說起來,藝術還是源於生活的,正是因為那些“熊孩子”,以至於那些沒有結婚的年輕人才對小孩反感的。

那麼,又是什麼衍生了“熊孩子”?

接下來,你要看明白我和我客戶的一講話。

有一次我和我的客戶講起了我小時候搗蛋的事,一件事是還沒過初一,我就把人家的肥豬滿圈春聯放炮給崩下來了,還有一件事把人家剛買的渣子放上柴火,因此遭到兩家鄰居男人的毒打。我客戶聽完後問了我句這樣的話,她問的是,你媽知道肯定不高興吧。

品,你細細的品,你媽知道肯定不高興吧。

為什麼讓大家來品這句話,從這句話上就可以看到現在人的思想,而現在護短的思想,造就出現在的一個bug——熊孩子。

要說現在最無奈的事就是熊孩子越來越多了,當你遭到熊孩子吐口水,高空拋物砸傷你或你的家人,當你在家裡無緣無故的斷電,甚至你的坐騎被劃,或者說別人家的小孩破壞你們家的東西,這都是熊孩子所為。當你的利益和財產受到損失時,卻換來對方的父母說孩子還小不懂事的說法。而就這七個字會是更多人的利益受到損失,而就這七個字斷送了很多孩子美好的前程。所以說造就熊孩子的原因那就是思想。

大家都聽過這句話,小時候被老師打了,回來被家長還要打,當時的家長就認為你犯了錯誤,所以才會被老師打。而現在呢,不一樣了,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被老師打了,都心疼的要死。所以這些事同時也造就了許多幼兒園老師虐童的行為。這件事就表示由於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越來越講究,所以說人們就會把最好的都給了孩子。

而現在家長或監護人所謂的“最好的”,就是對孩子過於的蠢貨溺愛,或者說對孩子的護短,或者說自己的孩子從別人那取捨那都是理所應當,往往這些行為都是害了孩子,你在家裡沒教育好你的孩子,別人會替你教育好你的孩子。這便是父母或監護人對於孩子好的誤區。

曾經在廣州和一個在越秀區搞教育的客戶談話,這次談話確實讓我長了見識。那個客戶之前乾的是小孩兒的早期教育。當時和客戶的談話。就談到了現在相當嚴重的一個現象。那就是小孩兒一哭大人都怕小孩兒,壞上火等原因都會哄孩子,然後想盡各種辦法去滿足孩子。而這種做法也是造就熊孩子的一個原因,說白了還是因為人們思想的原因,因為孩子才是對孩子的好。而父母的這種做法,便是一個最大的誤區。

那個客戶說,小孩兒在一歲半之前的哭鬧,是沒有目的性的,我們只要做到哄哄他,把他打理好了就行。而小孩兒一歲半之後的哭泣,就是有目的性了。比如說他要買一個玩具或好吃的,你不給他買,他就開始哭鬧。對於這種目的性的哭鬧是不能樣樣都滿足的,也不能完全不滿足。樣樣不滿足也不好,樣樣都滿足也不好。現在對於一個孩子都是個寶,對於一歲半之後的哭泣樣樣都滿足的還是比較多的,所以我們就說樣樣都滿足為什麼不好。

我先說超過一歲半的孩子哭泣,家長或監護人怕哭壞了,樣樣都滿足了他。他就會形成遇到事得不到滿足就會哭的毛病,而這種毛病是沒法得到改正的,甚至有可能哭到他青春期,這樣的孩子,誰會覺得省心。

這都不算完,他長大以後,可能不再哭泣了,但是你還得要滿足他,如果不滿足他,那不好意思,他會用自殺來威脅你。其實造成孩子的現在就連大羅神仙都沒法幫他了,所以說早治療不如早預防。

或許你們都聽過類似這樣的新聞,就是某某大學生受到老師的罵就跳樓自殺了。而這些跳樓的大學生就是這樣嬌生慣養出來的。

造成另外一種不好的原因,那就是這個小孩兒會覺得地球都應該圍著他轉。比如說他把自己的手機玩兒完了,他就會玩其他陌生人的手機。如果一歲半之後有目的性的哭泣。家長有過滿足的,這種行為在每個小孩兒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的,如果當時,家長或監護人加以制止以及正確的疏導。就不會有這種現象了。如果不加以正確的疏導,那就是現在的bug,熊孩子。

在我們縣城,我參加表妹的婚禮,當時把喜糖都是論塊發的,每個人幾塊。吃菜的時候有點兒太辣了,我就想吃最後一塊兒喜糖。當我拿住喜糖的時候,另一隻手也拿住了我的喜糖,那是一個女人,他說到我家閨女把糖吃完了,老看著你這塊兒糖,我只能沒脾氣的說拿去吧,說起是沒脾氣,但還是有點兒沒好氣,就因為當時我的嘴太辣了。所以說這就是造就熊孩子的一種行為。

董雄偉在廣州的一個客戶也遇見過,當時他和他的女兒去旅遊旅遊的地區說,每個人送一塊西瓜。他拿著他和他女兒的西瓜走向了旅遊區的時候,碰見了一個帶小孩兒的老太太,那個老太太是小孩兒的姥姥。由於當時,我客戶的西瓜和他女兒的西瓜是併到一塊兒的,所以看的就顯得有點大。那個小男孩兒看著自己的西瓜小,非要和我那個客戶換一下。我的那個客戶不換,說我這是兩塊兒,有一塊兒是我閨女的,你這是一塊兒,我的肯定看的比你的大了,在這說呢,人家切西瓜都是一樣大的,並不是什麼給我切大了或給你切小了。小孩兒的姥姥當時聽了就不滿意了,說我的客戶不講究,說她還跟小孩兒一般見識,還說他你要不跟我們家孩子換,你就拿一塊兒給了我們家孩子。客戶更反對就和小孩兒的姥姥吵吵起來了。

試想一下大家,就算我那個客戶的西瓜比小孩兒的大,人家是有義務跟那個小孩兒換嗎?其實這個道理誰都能想清楚,包括小孩兒的姥姥。小孩兒的姥姥在他閨女小時候教他閨女肯定也不會這麼教。但是,明白這個道理卻不講道理,就是為了造就熊孩子。後來,客戶的閨女和小孩兒的媽媽回來了。小孩兒的媽媽見狀給我的客戶道了歉,客戶的閨女還跟他爸說,你就給人家一塊兒唄。我的客戶當時就說了一句話,如果是一般的小孩兒我肯定也不吝嗇,但是我要把這西瓜給了這個小孩,那就是給了熊孩子。

其實這些熊孩子從小就認為地球圍著他轉的,而這些小孩兒長大以後,也是一種可怕的因素。在北京和一個相當聊得來的朋友聊天。當時他買了一些橘子,出了水果店,看見一個寶媽抱著一個小孩兒。寶媽見了他恬不知恥的說看孩子挺喜歡給孩子一個吧。我的朋友當時就說憑啥呀?說真的,按道理確實是應該說憑啥呀。寶媽說你看現在誰不喜歡小孩兒啊,給孩子一塊兒又有啥呀?我的朋友當時就不高興了,說道,小孩兒說想要你不會買呀?寶媽說一個半個的也沒必要。我那個朋友說到小孩兒說喜歡你就要啊,那小孩兒要讓你吃屎呢,你吃嗎?寶媽聽了這些話有點兒不高興,他說道。嘿,你這個人怎麼這麼不講究,這麼大個人了還跟孩子一般見識。我那個朋友也不快的說到我看不是小孩兒想要,我看是你想要,你說你是不是小學五年制畢業的。我的朋友上車後,她的老公說道怎麼現在還有這種傻缺呢?看見了吧,這就是那些熊孩子長大的情況。這樣的孩子長大更是熊孩子。如果這種情況不加以制止,一直惡化的情況下,那就會有不可挽回的杯具和後果。

馮鞏老師說過一句這樣的話,你欺負比你小的孩子,為了讓你解氣,我狠狠地批評了小孩兒他媽,等小孩兒他爸回來堵咱家門口兒,罵了三天三夜,你爸連門兒都不敢出,多少錢。這便是馮鞏老師的相聲,《我的兒子》裡面的臺詞。這句臺詞就反應了現在好多種這樣的現象,那就是護短。以至於孩子闖的大禍,家長含義孩子還小不懂事兒這七個字很淡定的回覆別人。

比如說就我姐說的一件事,2014年暑假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選擇坐火車帶孩子去北京旅遊。當時我姐坐火車去北京辦事,就看到了一種這樣的現象。有一位帥哥,喜歡欣賞風景就買了靠窗的座位。但是那個座位她沒有做卻被小孩兒坐了。其實讓小孩兒坐了都是小事,最可氣的是小孩兒沒有票,這也就表示三個人的座位坐四個人就會有點兒擠。這個都不算完,小孩兒不喜歡欣賞風景的帥哥,就開始往帥哥臉上吐口水,當時小孩兒的家長屁都沒放。那時我姐懷孕,由於他和我姐夫的座位沒有挨著。那便給我姐夫發了條短信,如果這要是咱家的孩子,我非得把他打個半死,打了他還得讓他承認錯誤,然後還要給那位叔叔道歉這才行,你看現在的孩子慣的都麼樣兒。這件事我告訴了我的老闆,我的老闆說如果要吐在我的臉上,我當石慧跟他翻臉的,多噁心呀。

對於這樣的事情還是有很多的,我就不在這裡一一列舉了,好多事,八成都是孩子闖了禍父母卻說孩子還小,不懂事。從而衍生不少的杯具。

要說孩子還小不懂事,這把雙刃劍不但損害了別人的利益,還害了自己孩子的一生。古人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是一點兒毛病都沒有。當時和那個搞教育的客戶交談,他就說過一句這樣的話,我孩兒一歲半之後就不能說孩子還小了,就要給他樹立正確的觀念,小孩兒犯了錯必須得有批評或懲罰的規定,但是表揚的越多越好。如果那些家長還一直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的時候,那麼不好意思,你教育不好你的孩子,其他人會教育好你的孩子。由於孩子沒有正確的辨別是非的能力,如果受到這七個字的縱容,小孩兒就會覺得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這是對的,是理所應當的,從而埋下禍根。

對於那些心酸的杯具,我還是有必要說的。我並不是在咒那些熊孩子,我只是希望,對於類似這些事發生的越少越好。

網上有一個回覆,說在一個火鍋店內,有兩個人因為一個小孩兒鬧了半天一直沒人管。那兩個人就點了一盤花生米送到了小孩兒聚餐的桌子上,並對小孩兒的父親說,管好你們家的孩子。當時小孩兒的父親喝的酒氣熏天,非但沒給兩個人道歉,而且還打翻了花生米,還說就是這樣做了,你咋地。兩個人也沒惱怒,就想快速吃完飯離開這個是非之地。那個小孩兒更不依不饒,便往他們新上的水煮魚裡面吐口水。兩個人說為什麼這樣?小孩兒的父親說就是這樣整你呢了,咋滴啦,你不服是吧?你要不服哥們兒在這都是有人的,你信不信我叫一幫人過來讓你們進監獄。那兩個人急了,其中一個人拿出了水果刀捅進了小孩兒父親的身體,另外一個人抓住逃跑的小孩兒,按在了他吐口水的水煮魚裡,一直嗆死的小孩兒。這便叫不作死不會死。還請警察發現那兩位嫌疑人是在逃嫌疑犯。

說起好多大人煩小孩兒,主要還是那些熊孩子事件的刺激。現在熊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多。那些煩小孩兒的人們就會升華這種感覺。我曾經看過一個視頻,在公交車上,就是因為一個小孩兒太鬧,一個大人抱起的小孩兒就把小孩兒摔了個不省人事。後來那個大人因為故意傷害罪被關進了監獄。這只是個個例,以後由於熊孩子事件的刺激,那些煩小孩兒的人們就會更控制不住情緒的去打小孩兒,是各種傷亡率,各種故意傷害罪,各種殺人罪將會越來越多。咱並不是說判不好,咱只是希望這些不好越少越好。這只是給對教管小孩兒誤區的那些家長或監護人敲響一個警鐘。畢竟嘛,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小孩兒被別人打,誰也不希望在大街上無緣無故被吐口水,說也不希望自己的車被劃,同時更不希望天上掉下來的滅火器砸到自己或自己的家人。如果這件事兒成了惡性循環,那麼90%的人意外要比明天來的更快。

說起煩小孩兒,那些沒有成家的人們真的煩小孩兒。答案是否定的。就說這麼一件事兒,我到通縣的一家按摩店去按摩。正好小孩兒的姥姥姥爺帶著小孩兒也進了店裡。他對店裡的按摩師都打了招呼,都喊了叔叔阿姨。包括我和其他客人也都喊了叔叔或阿姨。那小孩兒的小嘴就跟抹了蜜一樣。都能把每個人的心給整酥。而且三歲的他就相當的懂事。一位按摩師給小孩兒的姥姥按摩,那個小孩兒對按摩師說道,叔叔你好,我姥姥帶我很辛苦,請好好地給我姥姥按摩按摩,讓我姥姥舒服舒服。按摩師誇獎了他,你放心吧小美女叔叔肯定會幫你姥姥好好按摩的,就稱你的孝順勁兒。但是小孩兒的姥姥還是批評了小孩兒,他說道能隨便跟叔叔這樣說話嗎?因為我以後也會成家。以後也會有這樣的孩子。看到這樣不慣孩子的老人真是稀奇,所以我就控制不住問了小孩兒的姥姥。你們是怎麼管孩子的,怎麼這個孩子這麼懂事?他們說我們並不是對小孩兒進行打罵,更不會溺愛。在他一歲半的時候,我們就開始給他講道理,慢慢的他就懂道理了。咱就說這位小美女,你在煩小孩兒,如果你碰見了她你煩小孩兒的心裡都會被這小美女融化個七七八八。所以說人並不是煩小孩兒,而只是那些熊孩子的事件讓人反感。

所以到最後我給各位家長或小孩監護人的一個忠告,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上帝帶給你們的禮物,為了讓他們的前途光明,為了讓他們不會發生意外,或者說不會給人帶來意外,請用真正的愛去對待他們,而不是溺愛。說起來小孩兒都會天真,像剛才我說的那位小美女一樣,那才是真正的天真。

最後一句話我要說給反感小孩兒的朋友們,不要因為小孩子一見就煩,不是所有的小孩兒都是熊孩子,最起碼還有一些孩子就像那位小美女一樣純真。雖然我也是一枚反感小孩兒的成年人,我沒有資格去說其他人,但是我也在試圖往這方面改變自己的思想。

最後。預祝所有的孩子都不是熊孩子。更要預祝所有的家長照顧好自己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