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扶貧“長征”路 雖然辛苦但一定會勝利

扶貧是一條艱辛的路,三年扶貧用心用情,可以改變什麼?蕪湖市第七批選派幫扶幹部李德運,將自己的三年扶貧經歷比喻成一場“長征”。在此期間,村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8年4月初,李德運前往無為市牛埠鎮牛埠社區,擔任社區黨總支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長,開始了為期3年的精準扶貧之路。他根據建檔立卡貧困戶、邊緣戶和脫貧監測戶的致貧原因和脫貧需求,因戶、因人施策,制定“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實施到村到戶扶貧項目。

為改善社區基礎設施,李德運兩年來幫助社區爭取項目資金63萬元,實施自來水管網改造更換工程,改善群眾用水條件;爭取項目資金59萬元,實施4條溝渠清淤和11條塘壩擴挖,提升農田灌溉能力;爭取項目資金7.5萬元和3.2萬元,分別實施森林村莊建設項目和G347綠化帶復墾項目,改善社區生態環境;爭取項目資金40萬元,修建東汪村、西汪村和社區老街內背街小巷道路3.4公里;爭取項目資金30萬元,實施社區道路照明工程約3.5公里,安裝路燈102盞。與此同時,幫助爭取“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71.6萬元,用於修建健康路健身廣場、楊林村水泥路和六圖村水泥路,改善群眾生活條件;為163戶村民實施農村改廁項目,全力提升群眾居住環境和健康生活水平。牛埠社區還建立一個特色種養業示範基地,每年帶動30戶貧困戶實現扶貧基地項目收益2萬多元。

扶貧不是慈善救濟,而要引導和支持所有有勞動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雙手開創美好明天。牛埠社區有這樣一戶貧困戶,戶主重度殘疾,常年需要妻子照顧,兩個女兒都在讀書,主要收入來源為低保金,而生活支出又較多,穩定脫貧難度很大。為此,李德運從拓寬增收渠道入手,主動聯繫社區扶貧基地負責人,介紹戶主妻子到基地務工,實現家門口就業。李德運還幫助該戶申請“防溺水管理員”公益性崗位、參加“一村一品”資產收益扶貧項目、申請小額扶貧貸款、繼續享受社保兜底和光伏扶貧政策。在幫助增加收入的同時,李德運還介紹戶主妻子參加自種自養和實用技能培訓班,激發該戶發展生產、脫貧致富的積極性。在2019年秋季,戶主的大女兒考取上海工程大學研究生、小女兒就讀蕪湖電纜工業學校二年級,李德運幫她們申請了教育資助和“雨露計劃”。

圍繞我市脫貧攻堅“九大工程”,李德運總是想方設法讓更多貧困群眾享受到扶貧政策紅利。他每年組織貧困群眾參加白內障檢查、“兩癌篩查”和常規體檢150餘人次;幫助代繳新農合、簽約家庭醫生服務包和辦理慢性病證等。每年為20多位留守兒童送去書包、文具等學習用品;向30餘戶貧困殘疾人贈送摺疊輪椅、柺杖等康復訓練器械;堅持每月走訪10多戶社區內鰥寡孤獨老人,開展精神物質雙幫扶。

農村危房必須改造。李德運共對12戶貧困戶的房屋進行修繕、4戶貧困戶的房屋拆除重建,改善他們的住房條件。在實施就業脫貧工程方面,他每年幫助30餘戶貧困戶申請公益性崗位、組織10多戶貧困戶參加就業技能培訓。在助力消費扶貧方面,他利用微信朋友圈和QQ工作群等新媒體,幫助貧困群眾代銷因交通條件、疫情等因素而滯銷的大鵝、土雞和豆腐乾等特色農產品;組織貧困群眾參加全市扶貧產品展銷會,向廣大市民推銷大雁、野鴨和手工米麵等農副產品。

李德運的老家在河南商丘,父母都已年過古稀,愛人仍在河南商丘工作身體狀況一直不好。今年受疫情影響,李德運春節期間就告別家人和未滿月的寶寶,帶著防疫物資投身到駐村扶貧工作中。他說自己的三年精準扶貧路就是“長征路”,雖然辛苦但一定會勝利。

記者 李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