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中國特產·秦皇島扶貧館簽約青龍當地農產品將獲得更多銷售機會

“去年這時候,我們的薯幹早賣完了,今年趕上新冠肺炎疫情,7萬斤薯幹只賣出去一半。”4月30日,青龍滿族自治縣雙山子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的韓雲振來到縣行政辦公中心,希望能通過縣裡的新渠道把滯銷的薯幹賣出去。

當天上午9點半,京東·中國特產·秦皇島扶貧館(以下簡稱“京東扶貧館”)青龍消費扶貧暨電商扶貧工作精準對接會議在縣行政辦公中心召開。在現場,京東扶貧館運營商分別與青龍農村電商服務中心以及當地18家農產品企業簽訂合作協議,表示將通過京東銷售平臺和物流平臺為當地農產品的銷售提供更多機會。

京東·中國特產·秦皇島扶貧館簽約青龍當地農產品將獲得更多銷售機會

劉迅攝

京東扶貧館運營商劉夢瑜介紹,為更好促進農產品發展,配合政府精準扶貧政策,京東商城為每個地方開設一個扶貧館,推動當地農產品發展。“今年2月,京東秦皇島扶貧館正式上線,而青龍是我們在秦皇島地區第一個精準對接的地方。我們主要有三個合作方向,首先,協助當地企業實現農產品生產標準化;其次是進行農產品商品化。比如幫他們註冊品牌,將特殊的種植方式和產品加工方式註冊為專利,實現產業升級等;第三,為了解決農產品賣不出去的問題,我們將整合物流資源,讓這些農產品能走出青龍,從而打通更多銷售渠道,為青龍的農產品創造更多機會。”

視頻加載中...


近年來,青龍滿族自治縣積極推進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項目。“我們和京東合作的目的就是幫老百姓把農產品賣出去,只要東西賣出去,就能實現收益,從而保證穩定脫貧。”青龍滿族自治縣發展和改革局黨組書記石海溫表示,下一步,相關部門將積極組織縣內扶貧龍頭企業、合作社為京東扶貧館提供優質農產品資源,拓寬網絡銷售渠道,提升農產品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進而帶動入社入股貧困戶增收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