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兄弟公司宣佈破產,誰在十分鐘後匯來三億歐元鉅款?

2008年9月1 5日,上午十點鐘,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正式開始。有一百五十八年曆史的美國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終於支撐不住,於上午十點正式申請破產,但離奇的是,十分鐘後,公司賬戶竟然收到三億歐元的鉅款。誰如此慷慨(糊塗)?

雷曼兄弟公司宣佈破產,誰在十分鐘後匯來三億歐元鉅款?

答案是德意志銀行。一向以嚴謹著稱的德國人為何犯下如此低級錯誤?

一、慷慨的漢斯,正常卻又離奇的匯款

十點十分,德國國家發展銀行照外匯調期協議向雷曼兄弟公司即將被凍結的賬戶轉去了三億歐元。給已破產的公司匯去三億歐元,擺明了是石沉大海,因為賬戶被凍結,所有來款作為償還務,再也回不來了。

德國輿論大譁,怎麼回事?國家發展銀行如此糊塗?追究責任,後來起訴到了德國法院,德國法院調查誰應該負這個責,查到最後,不了了之。因為沒有具體責任人,大家都出問題了。

雷曼兄弟公司宣佈破產,誰在十分鐘後匯來三億歐元鉅款?

首先被調查的是首席執行官施羅德。施羅德說,他知道當天要按照協議約定轉賬——要給雷曼兄弟公司轉賬,至於是否撤銷這筆鉅額交易,是董事會開會討論決定。

德國法院一看,既然由董事會討論決定,那麼查董事長保盧斯。保盧斯說,他們還沒有得到風險評估報告,無法及時開會決策,報告沒有來,決策沒法進行。

為什麼報告沒有來呢?董事會的秘書史裡芬打電話給國際業務部催要風險評估報告,那裡總是佔線,想隔一會兒再打。

為什麼總是佔線呢?國際業務部的經理克魯克週末準備帶全家人聽音樂會,正在打電話提前預訂門票。副經理忙於其他事情,沒有時間心雷曼。

雷曼兄弟公司宣佈破產,誰在十分鐘後匯來三億歐元鉅款?

二、一番調查,誰也沒錯,誰都有錯

從理論上講,高層出了問題,中層執行機構還有能力挽回,為什麼中層也沒有挽回?

負責處理雷曼兄弟公司業務的高級經理希特霍芬說,他當時正在休息室喝咖啡,讓文員上網關注新聞,一旦有雷曼兄弟公司的新聞,立即向他報告。

文員史特魯克也不願背鍋,他說:“十點零三分我曾上網看到了雷曼兄弟公司申破產保護的新聞,趕緊跑到了希特霍芬的辦公室,他不在辦公室,我了一張便條放在桌子上,他回來會看到。”

但巧合的是,希特霍芬沒回來,沒看到。信貸部的經理莫奈爾說:“我在走廊上到了文員史特魯克,他告訴我雷曼兄弟公司破產的消息,我相信希特霍芬和其他職業人員的專業素養,不會犯低級錯誤,沒事,他們會處理好的。”

公司公關部的經理貝克說雷曼兄弟公司破產是定局,他想找首席執行官施羅德談談此事,但上午要約見幾個克羅地亞的客人,想下午再談,不差幾個小時。

這就是整個過程。從程序上看,似乎都沒有什麼錯誤。找不著任何一個責任人,也可能他們都犯錯了,集體出錯。

雷曼兄弟公司宣佈破產,誰在十分鐘後匯來三億歐元鉅款?

三、三億歐元,誰該買單

從旁觀者的角度看,沒有一個環節是積極主動擔當的,都在不積極、不主動,各行其是,最後釀成大禍,三億歐元就這樣石沉大海。

雷曼兄弟公司宣佈破產,誰在十分鐘後匯來三億歐元鉅款?

三億歐元的損失啊!根據調查的結果,造成此次重大損失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銀行的最高決策層風險意識薄,對雷曼兄弟的破產事件事先準備不足,沒有提前制訂出妥善的應急方案;二是銀行內部的業務部門信息溝通不通暢,相互之間的協調不及時;三是銀行內部的應急措施不完備。

這不是學歷的問題,也不是知識結構的問題,也不是工作經驗的問題,而是人的秉性的問題。

德國人一向以嚴謹著稱,但有時候這個優點也可能變成缺點。按部就班、各司其職,你幹你的,我幹我的,平常這種官僚機構運轉良好,如機器般精密,但到了關鍵時刻,卻會失去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擔當者,就會犯下大錯。

你認為誰該為這扔進大海的三億歐元負責呢?


雷曼兄弟公司宣佈破產,誰在十分鐘後匯來三億歐元鉅款?

參考資料:

1.德意志銀行,財富中文網[引用日期2019-11-28]

2.2018年德意志銀行世界500強排名,財富中文網[引用日期2019-03-20]

3.金一南•《心勝》2,長江文藝出版社

4.金一南•《勝者思維》,北京聯合出版社

聲明:圖片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儘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