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xiv網絡科學論文摘要20篇(2020-04-29)

  • COVID-19大流行而導致的全球CO2排放量減少;
  • 傳染病傳播下的財富分配;
  • 減少COVID-19測試數量同時最大化收益;
  • 基於移動性的大流行病SIR模型-以COVID-19為例;
  • 反饋SIR(fSIR)模型突出了基於感染的社會距離的優勢和侷限性;
  • COVID-19大流行中普及口罩迫在眉睫:基於SEIR和主體的模型、經驗驗證、政策建議;
  • 調查印度封城後COVID-19大流行的動態;
  • 針對COVID19供應鏈危機的低技術解決方案;
  • 意大利COVID-19:基於省份進行分析的應用程序;
  • 基於主體的實證模型對公交擁堵干預策略的分析與仿真;
  • 同配性對異質主體共識形成的影響;
  • 在Twitter敘事中量化潛在的道德基礎:敘利亞白盔不實信息的案例;
  • 具有非線性動力學的複雜網絡中彈性的不確定性;
  • DTCA:基於決策樹的可解釋聲明驗證共同注意網絡;
  • 模擬退火用於現實網絡的樹分解;
  • 將耦合的時間序列映射到複雜網絡;
  • 相關隨機增長圖;
  • 問的越多,得到越少:協作超載對錶現的負面影響;
  • 健康相關的數學模型中可能包含臨床概念;
  • 不要誤會我:比較在線討論中的意圖和看法;
  • COVID-19大流行而導致的全球CO2排放量減少

    原文標題: Decreases in global CO_2 emissions due to COVID-19 pandemic

    地址:
    http://arxiv.org/abs/2004.13614

    作者: Zhu Liu, Zhu Deng, Philippe Ciais, Ruixue Lei, Sha Feng, Steven J. Davis, Yuan Wang, Xu Yue, Yadong Lei, Hao Zhou, Zhaonan Cai, Bo Zheng, Xinyu Dou, Duo Cui, Pan He, Biqing Zhu, Piyu Ke, Taochun Sun, Yuhui Wu, Runtao Guo, Tingxuan Han, Jinjun Xue, Yilong Wang, Frederic Chevallier, Qiang Zhang, Dabo Guan, Peng Gong, Daniel M. Kammen, Hans Joachim Schellnhuber

    摘要: 評估COVID-19的影響對於全球可持續性至關重要。使用一套協調一致的高分辨率部門評估工具,我們報告了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CO2排放量減少了4.2%。我們的排放量估算反映了發電,運輸,工業結果。近年來,全球34個國家/地區的國際航空和海事部門佔世界與能源有關的CO2排放量的70%以上。CO2排放的區域差異很大,中國(-9.3%),美國(-3.0%),歐洲(EU-27和英國)(-3.3%)和印度(-2.4%)各自有所減少。短期氣體汙染物的減少,例如衛星觀測到的NO2濃度(中國為-25.73%,美國為-4.76%)和地面觀測(中國為-23%),與基於能量的估計一致(中國為-23.94%,美國為-3.52%),但在對氣溶膠光學深度(AOD)或幹柱CO2(XCO2)的衛星評估中並未看到下降。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恢復和部分開放,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年度總排放量下降的幅度可能遠遠小於先前的估計(例如,中國下降25%,全世界超過5%)。但是,疫情對於CO2排放的長期影響尚不明確,應使用多種措施進行仔細監測。

    傳染病傳播下的財富分配

    原文標題: Wealth distribution under the spread of infectious diseases

    地址:
    http://arxiv.org/abs/2004.13620

    作者: G. Dimarco, L. Pareschi, G. Toscani, M. Zanella

    摘要: 我們通過將流行病學動態與財富交換的動力學模型相結合,開發了一個數學框架來研究傳染病的經濟影響。多主體描述導致研究了易感,傳染和康復個體的財富密度的動力學方程系統隨時間的演變,該動力學方程的比例由流行病學中的經典隔室模型驅動。明確的計算表明,疾病的傳播嚴重影響了財富的分佈,與沒有流行病的情況不同,財富的分佈可以朝著雙峰形式的平穩狀態收斂。此外,模擬證實了該模型能夠描述在流行迅速蔓延而受損的情況下經濟趨勢的不同現象特徵,例如對各種財富類別的不平等影響以及中產階級萎縮的風險。

    減少COVID-19測試數量同時最大化收益

    原文標題: Maximising the Benefits of an Acutely Limited Number of COVID-19 Tests

    地址:
    http://arxiv.org/abs/2004.13650

    作者: Jakob Jonnerby, Philip Lazos, Edwin Lock, Francisco Marmolejo-Cossío, C. Bronk Ramsey, Meghana Shukla, Divya Sridhar

    摘要: 我們提出了一種新穎的測試和遏制策略,以遏制SARS-CoV2的傳播,同時允許大部分人口恢復社會和經濟活動。我們的方法認識到許多國家的測試能力受到嚴重限制的事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表明,找到一種在大流行期間利用有限數量的測試的最佳方法可以簡明地表述為分配問題。我們的問題表述考慮了人口的異質性,並使用匯總測試來識別和隔離個人,同時優先考慮主要工作人員和具有較高疾病傳播風險的個人。為了證明我們的測試和遏制機制的有效性,我們使用基於網絡的SIR模型進行了仿真。我們的模擬表明,與沒有實施干預的情況相比,將我們的機制應用於每天僅進行 16 測試的 100,000 個人的群體,可使受感染個體的峰值數量減少大約 20 %。

    基於移動性的大流行病SIR模型-以COVID-19為例

    原文標題: Mobility Based SIR Model For Pandemics — With Case Study Of COVID-19

    地址:
    http://arxiv.org/abs/2004.13015

    作者: Rahul Goel, Rajesh Sharma

    摘要: 在過去的十年中,人類面臨著許多不同的大流行病,例如SARS,H1N1和目前新型的冠狀病毒(COVID-19)。一方面,科學家將重點放在疫苗接種上;另一方面,有必要提出一些模型,以幫助我們瞭解這些大流行病的傳播,因為它可以幫助政府和其他相關機構做好充分的準備,尤其是從大流行,傳播速度像COVID-19一樣快。某些流行病演變成流行病的主要原因是世界不同地區之間的聯繫,這使得更容易影響通常在世界範圍內的更廣闊的地理區域。此外,世界不同地區的人口分佈和社會連貫性是不統一的。因此,一旦流行病進入某個地區,當地人口分佈便起著重要作用。受這些想法的啟發,我們提出了一種基於流動性的流行病SIR模型,該模型特別考慮了大流行情況。就我們所知,此模型尚屬首例,它考慮了人口分佈以及全球不同地理位置的連通性。除了提供模型的數學證明之外,我們還使用合成數據進行了廣泛的模擬,以證明模型的可推廣性。為了演示我們模型的更廣泛範圍,我們使用我們的模型預測了愛沙尼亞的COVID-19病例。

    反饋SIR(fSIR)模型突出了基於感染的社會距離的優勢和侷限性

    原文標題: A feedback SIR (fSIR) model highlights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infection-based social distancing

    地址:
    http://arxiv.org/abs/2004.13216

    作者: Elisa Franco

    摘要: 流行病暴發的傳播率隨時間而變化,具體取決於社會和政府對感染和死亡率數據的反應,這在COVID-19大流行過程中得到了證明。遵循在混合均勻的溶液中對諸如粒子之類的個體進行建模的平均場方法之後,我得出了一種改進的SIR模型,其中,基於已知的感染水平,減少了易感人群和受感染人群之間的接觸。這種方法產生的時變繁殖數是基於負信息反饋項(與化學和分子生物學中的Michaelis-Menten和Hill函數相似)的負反饋項,基於感染信息進行連續調整的。傳輸速率的這種反饋調整會導致感染峰值的結構性降低,並且模擬表明,即使存在信息延遲,這種降低也會持續存在。模擬還表明,基於感染數據的疏遠策略可能會大大延長流行的持續時間。該模型的主要優點是,它在原始SIR上添加了一個參數,從而有助於說明基於感染意識而實施的社會疏遠的影響。

    COVID-19大流行中普及口罩迫在眉睫:基於SEIR和主體的模型、經驗驗證、政策建議

    原文標題: Universal Masking is Urgent in the COVID-19 Pandemic: SEIR and Agent Based Models, Empirical Validation, Policy Recommendations

    地址:
    http://arxiv.org/abs/2004.13553

    作者: De Kai, Guy-Philippe Goldstein, Alexey Morgunov, Vishal Nangalia, Anna Rotkirch

    摘要: 我們為COVID-19大流行提供了兩種模型,可預測普遍戴口罩對SARS-CoV-2病毒傳播的影響-一種模型採用基於隨機動態網絡的隔室SEIR(易感暴露-傳染性恢復)方法,另一種採用單獨的ABM(基於主體的建模)Monte Carlo模擬-表示(1)當至少80%的人口戴著口罩時,(幾乎)在通用遮罩下產生顯著影響,而在只有50%或以下的人群中,影響最小。較少的人戴著口罩,(2)在區域性疫情爆發的第50天時,儘早採用通用掩蔽會產生重大影響,而到遲採用通用掩蓋時則影響最小。這些效果甚至在自制口罩的較低過濾率下也能保持。為了驗證這些理論模型,我們將其預測與我們收集到的新的經驗數據集進行比較,該數據集包括區域是否具有通用的掩蓋文化或政策,其每日病例增長率以及從峰值每日病例增長率中減少的百分比。結果表明,正如我們的理論模擬所預測的那樣,早期的通用掩蓋與成功抑制每日病例增長率和/或減少每日峰值病例增長率之間具有近乎完美的相關性。我們的理論和實證結果表明,必須緊急實施通用掩蔽。當政府計劃如何退出社會封鎖時,它正在成為關鍵的非營利機構。在經濟,社會和心理健康方面,“口鼻鎖定”遠比“全身鎖定”更具可持續性。在此網址上可以看到ABM模擬的交互式可視化信息。我們建議立即戴口罩,建議正確使用官方指南,並開展意識運動,以將口罩的思維方式從純粹的自我保護轉變為負責任地保護社區的理想目標。

    調查印度封城後COVID-19大流行的動態

    原文標題: Investigating the dynamics of COVID-19 pandemic in India under lockdown

    地址:
    http://arxiv.org/abs/2004.13337

    作者: Chintamani Pai, Ankush Bhaskar, Vaibhav Rawoot

    摘要: 在本文中,我們研究了COVID-19在印度於2019年12月在中國武漢出現之後的持續動態。我們討論了2020年3月25日在印度實施的全國封鎖對防止COVID-19傳播的影響。考慮到全國禁閉和活動案例在2020年5月3日移除後可能發生的通貨膨脹的影響,使用敏感暴露傳染恢復(SEIR)模型來預測印度的活躍COVID-19案例。我們的模型預測持續的封鎖,活動感染病例的峰值將在2020年5月中旬出現在43,000左右。我們還預測,在各種假設下,活動感染病例的峰值將增加7 %至21 %反映了在封鎖後政府實施的控制策略相對放鬆的情景。對於印度來說,制定非藥品控制策略(例如在全國範圍內禁閉40天)以延長COVID-19的更高階段並避免對其公共衛生保健系統造成沉重負擔是一個重要的決定。由於持續發生的COVID-19疫情仍然是全球性威脅,因此所有國家提出有效的公共衛生和行政策略以對抗COVID-19並維持其經濟發展是一項挑戰。

    針對COVID19供應鏈危機的低技術解決方案

    原文標題: Low-tech solutions for the COVID19 supply chain crisis

    地址:
    http://arxiv.org/abs/2004.13192

    作者: Andrea M Armani, Darrell E Hurt, Darryl Hwang, Meghan C McCarthy, Alexis Scholtz

    摘要: 科學界和創客運動正在全球範圍內努力,其重點是製造設備並進行修補,以對商用醫療設備進行反向工程並將其提供給醫護人員。為了使這些低技術含量的解決方案具有真正的影響力,對於它們來說,重要的是它們必須合併批准的設計。

    意大利COVID-19:基於省份進行分析的應用程序

    原文標題: COVID-19 in Italy: An app for a province-based analysis

    地址:
    http://arxiv.org/abs/2004.12779

    作者: Luisa Ferrari, Giuseppe Gerardi, Giancarlo Manzi, Alessandra Micheletti, Federica Nicolussi, Silvia Salini

    摘要: 本文介紹了一款用於分析意大利Covid-19感染暴發的應用程序,其中考慮了每日NUTS-3數據(關於意大利衛生部提供的陽性病例以及來自意大利區域當局官方新聞發佈會的死亡數據)。提供了描述性的時間序列圖以及描述省內累積病例和發病率的空間分佈的地圖。該應用程序中還提供了針對NUTS-3區域的與時間相關的調整後SIRD模型的建議部分。

    基於主體的實證模型對公交擁堵干預策略的分析與仿真

    原文標題: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against bus bunching by means of an empirical agent-based model

    地址:
    http://arxiv.org/abs/2004.13022

    作者: Wei Liang Quek, Ning Ning Chung, Vee-Liem Saw, Lock Yue Chew

    摘要: 在本文中,我們提出了一種基於經驗的蒙特卡洛公交網絡(EMB)模型作為測試平臺,以模擬干預策略來克服公交車集中的低效率問題。 EMB模型是基於主體的模型,它利用從全球定位系統(GPS)獲得的公交車的位置和時間數據來構成:(1)公交車的經驗速度分佈集,和(2)公交車的經驗速度分佈集公交車站乘客到達時間的指數分佈圖。然後,對這兩個派生的概率分佈進行蒙特卡洛採樣,以得出公交車運動和乘客到達的隨機動力學。我們的EMB模型是通用的,可以應用於任何現實世界的總線網絡系統。特別地,我們通過證明其在捕獲穿梭巴士的聚束動力學方面的準確性,對照南洋理工大學的穿梭巴士系統驗證了該模型。此外,通過將這些策略的規則集納入模型,我們分析了三種干預策略的有效性:保持,無登機和集中脈衝,以防止公交車擁擠。在公交車具有相同速度的情況下,我們發現這三種策略都可以改善通勤者的等待時間和出行時間。但是,當總線具有不同的速度時,只有集中式脈衝方案始終優於總線週期性地聚集在一起的控制方案。

    同配性對異質主體共識形成的影響

    原文標題: Effects of Assortativity on Consensus Formation with Heterogeneous Agents

    地址:
    http://arxiv.org/abs/2004.13131

    作者: Ece Çiğdem Mutlu, Ivan Garibay

    摘要: 儘管Barabasi的無標度網絡和Erdos-Renyi網絡得到了廣泛使用,其程度相關性(分類性)是中性的,但大量研究表明,在線社會網絡傾向於顯示分類混合(正度相關性),而非社會網絡則顯示出混合性(正相關性)。雜散混合(負相關)。首先,我們通過在Reddit中使用三個不同的子Reddit分析了同一平臺上不同組的分類係數的變異性。我們的數據分析結果表明Reddit是可分解的,上述子reddit的可分解係數分別計算為-0.0384,-0.0588和-0.1107。甚至在同一平臺上,由於結果的可變性,我們決定研究共識形成動力學對網絡分類性的敏感性。我們得出的結論是,當網絡雜亂地混合在一起或處於中立狀態時,該系統更有可能達成共識;但是,當網絡進行混合混合時,達成共識的可能性會大大降低。令人驚訝的是,與分類網絡或非分類網絡相比,當網絡處於中性狀態時,直到所有節點確定其意見為止所花費的時間略短。當主體的閾值分佈更不均勻時,這些結果會更加明顯。

    在Twitter敘事中量化潛在的道德基礎:敘利亞白盔不實信息的案例

    原文標題: Quantifying Latent Moral Foundations in Twitter Narratives: The Case of the Syrian White Helmets Misinformation

    地址:
    http://arxiv.org/abs/2004.13142

    作者: Ece Çiğdem Mutlu, Toktam Oghaz, Ege Tütüncüler, Jasser Jasser, Ivan Garibay

    摘要: 多年以來,許多研究都使用情感分析來了解人們選擇和感覺,交流方式以及所屬社區背後的原因。我們認為,在道德層面上獲得更深入的瞭解以及情感分析可能會提供更好的結果。理解道德基礎可以在感知文本數據的預期含義方面產生有力的結果,因為道德概念為信息處理和無意識的認知過程的不可觀察特徵提供了附加信息。因此,我們研究了從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與Twitter用戶敘利亞敘利亞白盔相關的推文的潛在道德負荷。為了對推文中的道德修辭進行操作和量化,我們使用擴展道德基礎詞典,該詞典包含五個心理維度(危害/護理,公平/互惠,團體內/忠誠度,權威/尊重和純度/聖潔)被考慮在內。我們表明,與涉及道德修辭的推文相比,人們傾向於分享更多涉及道德修辭的推文。我們觀察到,這五個維度之間的推文道德修辭模式在不同時間段內非常相似,而這五個維度的強度是隨時間變化的。即使在使用“公平/互惠”,“團體內/忠誠”或“純度/聖潔”修辭之間沒有顯著差異,但較少使用“危害/關懷”修辭是有意義的。此外,儘管涉及“危害/關懷”方面的推文數量很少,但在涉及“危害/關懷”修辭的推文中,道德修辭的力量和全民道德上的兩極分化大多可見。

    具有非線性動力學的複雜網絡中彈性的不確定性

    原文標題: Uncertainty of Resilience in Complex Networks with Nonlinear Dynamics

    地址:
    http://arxiv.org/abs/2004.13198

    作者: Giannis Moutsinas, Mengbang Zou, Weisi Guo

    摘要: 復原力是系統在發生干擾和錯誤時保持其功能的能力。雖然我們很好地瞭解了低維網絡系統的行為,但是我們對由大量組件組成的系統的理解卻很有限。預測網絡級別彈性模式的最新研究使我們對全局網絡拓撲與局部非線性組件動力學之間的耦合關係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但是,當模型參數存在不確定性時,對於大型網絡系統,我們尚不清楚如何將其轉化為彈性的不確定性。在這裡,我們開發了一種多項式混沌展開方法來估計各種不確定性分佈的彈性。通過將這種方法應用於案例研究,我們不僅可以揭示有關拓撲和動力學子模型的一般彈性分佈,而且還可以識別關鍵方面,以更好地進行監測以減少不確定性。

    DTCA:基於決策樹的可解釋聲明驗證共同注意網絡

    原文標題: DTCA: Decision Tree-based Co-Attention Networks for Explainable Claim Verification

    地址:


    http://arxiv.org/abs/2004.13455

    作者: Lianwei Wu, Yuan Rao, Yongqiang Zhao, Hao Liang, Ambreen Nazir

    摘要: 近來,許多方法已經通過適當的神經網絡從可靠的來源中發現了有效的證據,用於可解釋的索賠驗證,這一點已得到廣泛認可。但是,在這些方法中,證據的發現過程是不透明且無法解釋的。同時,發現的證據僅粗略地針對權利要求整個序列的可解釋性,但不足以集中於權利要求的虛假部分。在本文中,我們提出了一種基於決策樹的共同注意模型(DTCA),以發現可解釋的索賠驗證證據。具體來說,我們首先構建基於決策樹的證據模型(DTE),以透明和可解釋的方式選擇具有高可信度的註釋作為證據。然後,我們設計了共同注意自我注意網絡(CaSa),以使選定的證據與索賠進行交互,這是為了:1)訓練DTE,以確定最佳決策閾值並獲得更強大的證據; 2)利用證據找出索賠中的虛假部分。在兩個公開數據集RumourEval和PHEME上進行的實驗表明,DTCA不僅可以為索賠核實結果提供解釋,而且還可以實現最新的性能,將F1分數分別提高3.11%和2.41%。

    模擬退火用於現實網絡的樹分解

    原文標題: Tree decompositions of real-world networks from simulated annealing

    地址:
    http://arxiv.org/abs/2004.13514

    作者: Konstantin Klemm

    摘要: 網絡的分解不僅對結構探索有用。它們還對在給定網絡上運行的進程(例如Ising模型,滲流,SIR模型)的分析和計算解決方案產生影響並使用它們。這裡考慮的樹和分支分解直接將網絡結構表示為樹,用於遞歸計算網絡屬性。與在群落結構或元種群方面的粗粒度近似不同,寬度足夠小的樹木分解可以在平衡過程中獲得準確的結果。在這裡,我們使用模擬退火來為一組中等規模的經驗網絡找到窄寬度的樹分解。我們沒有直接優化樹分解,而是採用了由所謂的消除順序構成的搜索空間,這些消除順序是網絡節點集上的排列。對於最多有1000條邊的經驗網絡數據庫中的每一個,我們都發現了低寬度的樹分解。

    將耦合的時間序列映射到複雜網絡

    原文標題: Mapping Coupled Time-series Onto Complex Network

    地址:
    http://arxiv.org/abs/2004.13536

    作者: Jamshid Ardalankia, Jafar Askari, Somaye Sheykhali, Emmanuel Haven, G. Reza Jafari

    摘要: 為了從可能分離的時間序列中提取隱藏的相互關聯的信息,我們探索了網絡科學在時間序列上的深刻措施。除了在金融市場和經濟市場之間進行時間序列分析的常用方法外,將耦合的時間序列映射到網絡上也是一種出色的措施,可以深入瞭解本質上嵌入在耦合中的隱藏方面。通過這種方式,我們離散了耦合時間序列的振幅,並研究了相應振幅(節點)的相對同時位置。同時幅度之間的傳輸通過網絡中的邊來闡明。從這個意義上說,通過分割幅度,可以描述尺度特徵,波動的大小以及耦合幅度的方向。耦合幅度的出現頻率由加權邊示出,也就是說,可以將時間序列中的某些耦合幅度識別為網絡中的社區。結果表明,儘管關節概率顯然沒有耦合,但是耦合仍具有與隨機高斯噪聲不同的某些方面。因此,藉助網絡的拓撲和統計測量,我們區分了跨市場網絡的耦合的基本結構。同時,發現甚至兩個可能已知的未耦合市場也可能彼此具有耦合模式。因此,應該將那些市場視為耦合和弱耦合的市場!

    相關隨機增長圖

    原文標題: Correlated randomly growing graphs

    地址:
    http://arxiv.org/abs/2004.13537

    作者: Miklos Z. Racz, Anirudh Sridhar

    摘要: 我們介紹了一種新的相關隨機增長圖模型,並研究了檢測相關性和估計相關結構方面的基本問題。該模型很簡單,並且從隨機增長圖的任何模型開始,例如均一連接(UA)或優先連接(PA)。給定這樣一個模型,一對圖(G1,G_2)分兩個階段生長:直到時間 t star 它們一起生長(即 G1 = G_2 ),之後它們才獨立生長根據基本增長模型。我們證明了只要種子圖對基礎圖增長模型有影響—已經針對PA和UA樹顯示了這種情況,並且推測它可以廣泛持有—那麼即使在圖上也可以檢測到相關性只在一起一步就可以長大。我們還給出了一個一般的充分條件(適用於PA樹和UA樹),在這種條件下有可能以 t t star to infty 的概率將 1 進行檢測。最後,我們為PA和UA樹顯示以 tstar 度量的相關量可以估計為 t star to infty 的相對誤差消失。

    問的越多,得到越少:協作超載對錶現的負面影響

    原文標題: The more you ask, the less you get: the negative impact of collaborative overload on performance

    地址:


    http://arxiv.org/abs/2004.13545

    作者: Anna Velyka, Marco Guerzoni

    摘要: 本文是關於過度合作可能對高級員工績效產生的負面影響。隨著參與性文化的興起和通信技術的發展,管理實踐要求對組織互連性增強的可能結果有更高的概念意識。儘管存在由協作超負荷帶來的可能負擔的合理的理論基礎,但文獻從未真正地對這種現象進行度量和經驗檢驗。我們通過開發一種方法框架來解決這一差距,該方法框架用於識別有運營能力超負荷風險的組織參與者。本文將社會網絡分析作為估計員工參與信息交換網絡的一種廣泛應用的方法,描述了導致協作超負荷出現的潛在個人和組織原因。依靠通過對一家大型保險公司的員工進行的調查收集的主要數據,我們提供了一種可檢測的過載檢測模型。論文的第二個優點是為橫截面網絡數據的經驗工作找到一種新穎的識別策略,該策略經常面臨內生性問題。這項研究表明,積極的協作活動不會在績效的每個方面都造成下降。我們發現,專業知識共享取決於一些關鍵參與者,他們將核心知識資產掌握在自己身上,因此面臨承受超負荷風險的更高風險。

    健康相關的數學模型中可能包含臨床概念

    原文標題: Clinical concepts might be included in health-related mathematic models

    地址:
    http://arxiv.org/abs/2004.13555

    作者: José Luis Dinamarca, Sara Aguilar, Fernando Runzer-Colmenares, Alexander Morales

    摘要: 重要的是,建立數學模型以在缺乏可靠證據的情況下采用綜合的決策方法。雖然使用易於理解的模型很有趣,但是使用直接解釋的值。我們分析了已發佈的索引,發現它似乎過於簡化。建議的索引和當前數據可能在地理和行政上狹窄的地方有用。但是,在整個過程中以及在美國國家或地區廣泛應用它都是不正確的。考慮到所描述的臨床概念,更正和完善所引用的模型是理想的,以利用該建議併產生更準確的響應,該響應可以作為措施實施和預測的參考。像當前一樣的大流行行為。但是,我們建議在數量和適用性方面縮小模型的準確性,這與“待在家裡”的概念一致。互補知識領域之間的方法應該是我們必須打開的門,以產生我們需要的新證據。數學不應該分配臨床科學。

    不要誤會我:比較在線討論中的意圖和看法

    原文標題: Don’t Let Me Be Misunderstood: Comparing Intentions and Perceptions in Online Discussions

    地址:
    http://arxiv.org/abs/2004.13609

    作者: Jonathan P. Chang, Justin Cheng, Cristian Danescu-Niculescu-Mizil

    摘要: 話語涉及兩種觀點:一個人發聲的意圖和他人對該發聲的理解。這些觀點之間的不一致會導致不良結果,例如誤解,生產力低下甚至公開衝突。在這項工作中,我們提供了一個計算框架,用於探索和比較在線公共討論中的兩種觀點。我們將有關Facebook上公共評論的記錄數據與對16,000多人進行的有關他們撰寫這些評論的意圖或對他人發表的評論的看法的調查相結合。與以前的在線討論研究主要依靠第三方標籤來量化情感和主觀性等屬性不同,我們的方法還可以直接捕捉演講者在發表評論時的實際意圖。特別是,由於這些概念經常被混淆,因此我們的分析著重於對評論是陳述事實還是觀點的判斷。我們表明,意圖和觀念在結果上存在分歧。人們更傾向於感知意見,而不是打算表達意見,而發出言語意圖的語言提示可能不同於發出言語意圖的語言提示。此外,意圖和看法之間的這種不一致可能與對話的未來健康有關:當作者打算分享事實的評論被誤認為分享看法時,與之相比,隨後的對話更有可能演變為不文明的行為。評論被認為是預期的。總而言之,這些發現可能有助於更好地促進積極互動的討論平臺的設計。

    聲明:Arxiv文章摘要版權歸論文原作者所有,由本人進行翻譯整理,未經同意請勿隨意轉載。本系列在公眾號“網絡科學研究速遞”和個人博客進行同步更新。

    Arxiv網絡科學論文摘要20篇(2020-04-2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