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被单位解聘,我还能干点啥?

“编制”

每个人头上,都悬着一根胡萝卜,徐爽的叫“编制”。

徐爽在某县级广播电视台当了5年合同工。领导说,资历、能力你都有,再考个研究生,提升一下,有坑了会考虑你。

研究生徐爽考了4年没考上,“第4次,老师给我说,稳了,等消息嘛。”名单公布,依然不是他。

第5次还没考,徐爽就凉了。

36岁,被单位解聘,我还能干点啥?

2016年,单位开始着手媒体融合,布局移动互联网。徐爽正好客串融媒体,“一二把手单独找了我,让帮顶一个月,等新负责人来了就走。”

徐爽说,其实他是中文文秘专业并不懂融媒体,但难得领导器重,觉得是个表现的机会,于是硬着头皮就上岗了。

12月,领导来访参观频繁。徐爽因为对融媒体理解不够,讲解时总是磕磕绊绊的,甚至有一次都卡壳了。

新领导上任,徐爽彻底坐了冷板凳,2018年4月被解聘。至今徐爽仍没搞明白,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这一年,他35岁。另一个不合时宜的好消息是,他老婆怀上了。

“重担”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徐爽的世界就是“南上加南”。

被开后,徐爽常反思,“磨了5年,学了些啥呢?”

他学会了察言观色,唯领导是上,学会了安排饭局、搞接待、点烟敬酒,但这都算不上技能;电脑办公?连中学生都会;写公文?这辈子都用不上了。

确实,自己很多年没学过新东西了,离开了老圈子,“一无是处。”

36岁,被单位解聘,我还能干点啥?

2018年,徐爽常整夜失眠,随着老婆肚子越来越大,焦虑就越强烈。

所有的焦虑,汇成一句话,“还能干点啥?”

徐爽从来没有想过,他也会有重新学习再就业的那一天。

学习的这段时间,生活的重压差点将他压垮。家里房租1400元,水电费356元,贷款利息1500,社保1000元...

“一睁眼,一本账就在脑子里转,大到房租水电、小到牙刷、面纸。”

《黑的雪》中有一段话:

“人的命运就像天上飘落的雪花,它们原本都是洁白无暇,落在何处却不能自由选择。”

“或许这就是命,而我一直是那个不幸的人”,他觉得生活有点繁琐。

“机遇”

徐爽说,他总是后知后觉,赶不上好时候。

几年前,网约车大战,补贴多,收入高,他按揭了一辆车去跑单,花了7万8。但没多久,政策出台,“排量1.6L以上才能跑”,徐爽是1.5L,连买车的本钱都没跑回来,这生意就黄了。

36岁,被单位解聘,我还能干点啥?

生活上每遇到一次挫折,他就会想到当时讲解卡壳时候的情形。徐爽知道不弄明白融媒体这个事情,生活这道坎都迈不过去。

凌晨6点,他会起床收拾家里,给他老婆煮好一整天的饭,然后在手机上自学半个小时“融媒体讲堂”的视频学习。

收拾好一天的心情。10点钟,徐爽就踏上他的外卖小哥的道路,每天加班跑满50单,能挣315块,加上一些补贴大概稳定一天340元。

晚上10点,徐爽回到家,赶紧给他的车充上电就急急忙忙冲个澡。

36岁,被单位解聘,我还能干点啥?

11点,徐爽就开启了另一份工作:融媒体文章创作。

他在学习之余注册了论坛帐号,用来与圈内人员共同探讨融媒体然后动手实践。

“学习”

媒体领域的学习是件系统化的事情,徐爽在拾起书本之前一直不得其解。

徐爽在朋友圈看到圈里好友转发的1024融媒学院信息,就暗暗关注了。特别是这个圈子里的东西恰恰能够解答他当年讲解卡壳的原因,这一切都深深地震撼了徐爽。


36岁,被单位解聘,我还能干点啥?


徐爽完全是自学的。在接触到圈内的导师交流后,就已经有一个大概的认知模型。据此制定了一份专属学习计划,分析标杆的创新措施,与专家导师交流融媒心得。

那几个月,徐爽疯狂汲取融媒体知识。对他而言,给他时间真的已经不多了。


36岁,被单位解聘,我还能干点啥?


在单位时,上午10点上班,12点食堂吃饭,摆渡车接送,午休到2、3点,5点半下班,“领导前脚走,我们后脚也走了。”

徐爽说,那时过得太安逸,睡太多了,现在是还债。

2019年2月,他的女儿媛媛出生了。

也就在这个月,他求职某市广播电视台融媒体岗位的时候得到面试官的高度欣赏,又被高薪聘请做了一名“合同工”。

果然,生活就像个怪圈,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过去。

“如果,三年前我负责融媒体的时候,能够早点接触这样的学习机会,还会有这么多曲折吗?”徐爽细数这一年的经历,感慨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