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盤上漲3%,基金投資獲利20%以上,反彈剛剛開始。

股市大盤上漲3%,基金投資獲利20%以上,反彈剛剛開始。

今天週一,指數報復性反彈,市場又嗨了。

上週五市場剛剛捱了一記重錘,今天絕地反擊。這種行情真是苦了短線交易的寶寶們,如果上週五出逃,今天想回來,就得追高,如果沒追,那週五的下車到現在的體驗更差。週五低開低走,週一高開高走,這兩天不管怎麼交易,都難逃追漲殺跌的命運。這就是短線交易者不斷面對的問題。還好,我和我的小夥伴主要都還是中長線交易,並且在週五殺跌過程中加倉,今天又補血啦。

其實不想再比較短線和中長線兩種交易策略的優劣,因為每種交易策略都有佼佼者,但當前的行情階段對於股市大部分投資者更適用的肯定是中長線策略,理由看上兩篇文章。只是週五和今天的行情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另外一個話題,就是科技股到頭了嗎,以後還有機會嗎?今天上漲中,證券,計算機,基建是主攻手,其中的計算機就是科技板塊。我個人的理解,整個科技板塊,包括5G,芯片,計算機等板塊,主力機構其實前期的參與度非常高,短時間內基本沒有出貨的可能性,他們大規模出貨,就是砸盤,最後互相踩踏。既然出不了貨,索性行情繼續做。這是從機構角度思考問題。其實在戰略層面,科技是深遠佈局,不是短期行為,料行情在調整後會持續發酵,拭目以待。

另外之前埋伏的幾個幾個個股今天表現強勢,選股思路是,基本面業績優良且成長性良好(淨資產收益率大於15%),最好是行情龍頭,其次主力機構控盤度高。這類個股即使不沾熱點其價格表現也會好於絕大部分股票,中長線表現更會一騎絕塵。這類股票的一個特點每天漲幅貌似不大,漲速不快,但持久性更好,大牛股的基因更加突出。舉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例子,百米短跑和馬拉松選手,百米選手速度快,爆發力好,但馬拉松選手耐久力更強。我們股市中生存更應該向馬拉松選手學習,不求快,但求持久賺錢,這是生存之道,不是一錐子買賣。不知各位同意不?

交易策略:上漲的行情,臥倒不動,繼續持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