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鬥爭白熱化,要防止陷入越激烈越解恨的“反美情結”

人們常說,一場災難就是一面照妖鏡,此次的新冠疫情,也是一面照妖鏡。照出了我們制度上的某些優勢,也照出了美國政府在治理上的驚人缺陷和美國政客毫無擔當的真實面目。


從說出只是一個“大的流感”,到“什麼都準備好了”,再到“準備死十萬人”,再到“中國政府隱瞞疫情數據”和“世衛組織幫助中國隱瞞疫情情況”和“要斷供世衛組織”。美國由一個“安全”的國家,變成世界疫情的“心中”。


從制度和管理,以及官員的意識,美國成為“震中”,都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可以預見,面對疫情的肆虐,隨著選情的白熱化,甩鍋中國,讓中國當替罪羊,是美國及特朗普“最恰當”的選擇。


因此,在忙著抗疫的情況下,特朗普及其幕僚時不時曝出驚人之語,對中國進行誣陷,就是在明顯不過的。包括牽頭或幕後讓各州及其他國家,要求中國進行賠償,就在預料當中。


中美鬥爭白熱化,要防止陷入越激烈越解恨的“反美情結”


國與國之間,始終是利益主導一切,美國只不過多了一個政黨對本國的競爭而已。在國與國之間的利益紛爭,沒有什麼對錯,對錯也是蒼白無力,毫無價值的東西,面對大國博弈,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只不過是面對大人的頑童。


面對美國的咄咄逼人,我們要面對現實,要尋找恰當的對策,採取最為有效的措施展開還擊。如果僅僅從我們的立場和價值判斷出發,如“小戰狼”們,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與美國硬幹,最終吃虧的必然是我們。


所以,在面對美國的無恥和無賴時,我們更要清醒、理性、冷靜,要不斷提醒自己,要防止與美國輿論鬥爭白熱化之時讓自己陷入一種越激烈越解恨的“反美情結”,防止讓自己對美情緒憤怒化。


我們站起來是打出來的,但我們的發展是從和平中合作得來的,心中永遠要裝著只有開放、合作才能發展的大局。當然,不是要一味退讓,不是別人騎在頭上拉屎還不出聲。嘴炮可以適當打,真武力就要掂量。


中美鬥爭白熱化,要防止陷入越激烈越解恨的“反美情結”


被欺得太甚,忍無可忍就無需再忍,還沒到那種地步的時候,和氣生財。與美國的鬥爭是一直都存在,必須堅守底線,學會自我調節,看透美國的無賴,保持審時度勢的能力,不要讓自己情緒失控。


忍讓美國,不是怕美國,說美國好,也不是媚上美國。畢竟在很多方面,美國確實比我們強大很多,我們要有博大的胸懷能容納不同的意見,即使自己有情緒,也要容許別人發表意見。


可以說,和平時期這些年的發展,讓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家強大富裕了,人們的生活也好了,因此有些人就開始飄了,自認為天下無敵了,就像一條發瘋的“野狼”,逮誰咬誰,容不得半點不同意見。


國與國之間,只要有利益關係的存在,必然會有摩擦,也會有合作。國家的長期穩定和發展,離不開與他國的合作,吵吵嚷嚷是必然,合作也是必然,不必為某些人的一時口無遮攔而大動干戈。


中美鬥爭白熱化,要防止陷入越激烈越解恨的“反美情結”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接受採訪時說:“如果我們不想死的話,我們就要向最優秀的人學習,即使人家反對我,我也要向他學習,不然我怎麼能先進呢?美國製裁我也只是少部分人意見,不代表全美國人民,也不代表美國的企業,我們還是真誠地跟美國企業加強合作。華為生存下來的唯一措施,向一切先進的老師們學習,我們應該認真向他們學習,我們才有將來技術前進的可能性,我們由於狹隘的民族感情,狹隘的民粹主義,會導致我們落後的,所以我們這一點持完全開放的態度,整個公司從上到下,20多萬員工,你聽不見一句‘反美’的口號,大家還是認真在學美國人的東西,哪個好,哪點好,我們學習,不至於這一點跟我們的感情有衝突,這個沒關係。”


事實就是如此,美國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因此,我們既要做到當前和未來國際大局勢發生變化時堅定立場和鬥志,不被外部擊垮;也要防止“戰狼”思想膨脹,把自己逼向保守和封閉。和平和穩健,才是我們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