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國造船完工量降近三成,船企總虧損逾3億

截至3月底,中國新接造船訂單和手持訂單數量約佔全球總量的65.5%和46.8%,均排名世界第一。


一季度全國造船完工量降近三成,船企總虧損逾3億

今年一季度,中國三大造船指標兩降一升,船舶企業出現虧損。


4月17日,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下稱船舶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3月,全國造船完工700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7.3%;手持船舶訂單7955萬載重噸,同比下降5.6%;承接新船訂單489萬載重噸,同比增長8.7%。


船舶協會稱,今年一季度,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影響,國際航運市場持續低迷,導致中國造船完工量和手持船舶訂單量同比下降。


受去年同期基數較低的影響,中國新承接船舶訂單小幅增長。去年前三月,中國新承接船舶訂單為459萬載重噸。


今年一季度,全國重點監測船企經濟效益等主要經濟指標也有所下降。


據船舶行業75家重點監測企業的數據顯示,今年1-3月,中國船企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36億元,同比下降15.6%;總虧損3.3億元,去年同期為實現利潤3.5億元。


船舶企業的出口產值也出現下滑。截至3月底,中國重點船企完成出口產值226億元,同比下降25.5%。其中,船舶製造產值177億元,同比下降約兩成;船舶配套產值7.1億元,同比下降35%。


船舶協會稱,據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軋鋼處分析,短期內,新冠疫情將對全球海運貿易、航運市場等產生諸多不利因素,預計今年全年中國造船完工量呈現下降趨勢。


此前受國內疫情影響,工人無法按時就位,造船企業推遲開工,船企生產進度有一定延誤。同時,造船屬於外向型行業,90%以上用於出口,船東、監理等外方人員在疫情爆發期間無法到場,全球供應鏈也因管制措施受到衝擊,大量出口訂單將處於停工狀態。


今年一季度,中國造船完工量約佔世界造船完工量的30.4%,次於日本和韓國。同期,日本的市場份額為34.2%,韓國為31.5%。


但中國在新接訂單和手持訂單數量上仍保持領先。


今年一季度,中國新接造船訂單489萬載重噸,約佔全球市場份額的65.5%;手持訂單7955萬載重噸,約佔全球市場份額的46.8%,均排名世界第一。


2月,受新冠疫情影響,中國新船訂單曾短暫下降,韓國重新登上全球新接造船訂單榜首。但隨著疫情在全球爆發,韓國和日本造船業也受到了影響。


一季度,韓國新接造船量為186萬載重噸,約佔全球24.9%;手持訂單量為4815萬載重噸,約佔全球28.3%。


據日本船舶出口商協會(JSEA)日前發佈的新船接單量數據顯示,3月,日本船企接單量約為66.3萬總噸,同比下降逾一半;手持訂單量為1739萬總噸,創下近20年的新低。


來源:界面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