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發病年輕化的今天,我們能做些什麼

就在上週,34歲的年輕歌手吾恩被確診為胃癌。據他描述,他在3年前做完胃鏡發現“胃炎”後就沒有再複查過胃鏡。今年8月份他開始覺得左上腹不適,隱隱作痛,仍然沒有重視,當做普通的胃炎治療。11月底因為腹痛加劇,他才去複查了胃鏡,結果胃鏡病理做出來後竟是“低分化癌,部分為印戒細胞癌”。所幸的是胃癌尚未轉移,仍有手術機會。近年來,胃癌發病呈現年輕化趨勢,值得社會關注。

胃癌發病年輕化的今天,我們能做些什麼

圖片來源:吾恩微博截圖

一、胃癌的現狀如何

胃癌是指源於胃黏膜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是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我國屬於胃癌高發國家,胃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在惡性腫瘤中均居第2位,其發病率約31.28/10萬。每年新發病例約67.9萬,死亡病例約49.8萬。

據中國抗癌協會報告, 我國新發胃癌患者呈現年輕化趨勢,胃癌患者中30歲以下年輕人的比例,已由20世紀70年代的1.7%增加到當前的3.3%。

胃癌發病年輕化的今天,我們能做些什麼

新發胃癌患者呈現年輕化趨勢

二、胃癌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1、性別因素:男性高於女性,比例約2:1。

2、生活飲食因素:高鹽飲食,醃燻煎烤炸食品,不吃早餐,飲食不規律,用餐速度快,暴飲暴食,吃剩菜剩飯,吸菸,飲酒,精神壓力大,新鮮蔬菜、水果、膳食纖維攝入不足。

3、感染因素:主要是幽門螺桿菌(Hp)感染。

4、遺傳因素:具有胃癌家族史者,其發病率高於人群2-3倍。

5、癌前變化:包括癌前疾病(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肥厚性胃炎)和癌前病變(異型增生)。

對於年輕人來說,精神壓力大,飲食不規律,遺傳家族史是主要的危險因素。

三、胃癌有哪些症狀

1、80%的早期胃癌是沒有症狀的,部分患者可能有類似消化不良的症狀。如果出現上腹痛、體重減輕、貧血、厭食、乏力等症狀,應及早就醫。

2、胃癌發生轉移或出現併發症時,還可有吞嚥困難、噁心嘔吐、嘔血黑便等特殊症狀。

相當一部年輕人在出現腹部不適症狀後常會自行服用止痛藥或飲食調節,當不適症狀減輕或緩解後往往忽視病因而未做進一步檢查。

胃癌發病年輕化的今天,我們能做些什麼

胃癌的症狀

四、哪些人群需要篩查胃癌

我國40歲以上人群胃癌發生率明顯上升,因此建議以40歲為胃癌篩查的起始年齡。

年齡40歲以上,男女不限,且符合以下任一條件,就是胃癌的高危人群,建議篩查胃癌:

1、 胃癌高發地區的人群(西北地區和東南沿海;農村高於城市);

2、幽門螺桿菌(Hp)感染者;

3、有過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後殘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病史;

4、胃癌患者一級親屬;

5、 存在其他胃癌危險因素(如高鹽飲食、醃製飲食、吸菸、重度飲酒等)。

40歲以下的年輕人不是常規的篩查對象,存在上述危險因素時,自己更應該重視篩查。

胃癌發病年輕化的今天,我們能做些什麼

胃癌篩查對象

五、如何篩查早期胃癌

1、血清學篩查:包括血清胃蛋白酶原(PG)檢測,血清胃泌素-17(G-17)檢測,血清幽門螺桿菌(Hp)抗體檢測。

2、新型胃癌篩查評分系統

該系統有5個變量,總分0-23分,分為3個等級:胃癌高風險人群(17-23分),胃癌發生風險極高;胃癌中風險人群(12-16分),有一定胃癌發生風險;胃癌低風險人群(0-11分),胃癌發生風險一般。

胃癌發病年輕化的今天,我們能做些什麼

新型胃癌篩查評分系統

3、胃鏡檢查結合黏膜活檢是目前最可靠的診斷手段。

4、胃鏡檢查存在禁忌症時,可考慮用上消化道X線鋇餐檢查進行篩查。

六、怎樣預防胃癌發生

1、少吃熏製、醃製食物,不吃黴變食物,避免過於粗糙、辛辣食物及大量長期飲酒、吸菸。

2、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睡眠;適當放鬆,保持良好心態,注意緩解壓力。

3、補充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硒、類胡蘿蔔素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4、有幽門螺桿菌(Hp)感染者,根除Hp治療可降低胃癌發生風險。

5、胃癌高危人群應定期行胃鏡檢查隨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