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35歲該做些什麼?當年的大佬們又在做些什麼?

人的一生是漫長而又短暫的,這不是一個人病句。說其漫長是因為人的一生有很多天,漫漫而似無期。說其短暫,是因為我們大部分人,都在圍繞一日三餐、家長裡短度過了這一生,每日的時光像極了粘貼複製,十年和一天又有何區別?你的前幾十年是否也是這樣?

人的35歲是一個迷茫期,這個時候我們生活的基本模式都已固定。出去闖,可是我們有父母孩子要去養,打工我們又無法接受年輕人的指示。

你的35歲該做些什麼?當年的大佬們又在做些什麼?

錯誤的方向令我們陷入迷茫


在每一個熬夜刷手機的深夜,這個年紀的我們都免不了在內心深處問自己幾個問題:

我這一生難道就這樣了嗎?

我還能去做些什麼?

未來我還能成功嗎?

我該去做些什麼?

大多數人都是越問越焦慮,越問越迷茫。

如今的大佬們當年他們的35歲又是怎樣?


01 任正非的35歲


1979年, 任正非的35歲,那時他還在部隊裡當兵

當時的他,估計想不到自己以後會辦企業,更不會想到自己做了一個那麼大的企業吧?

大學畢業後他就參了軍,成為一名光榮的基建工程兵。作為當時少有的大學生,他在部隊裡擔任的是技術人員。

1977年,33歲的任正非研發出一個名為“空氣壓力天平”的小儀器,這填補了當時我國儀表工業的一項空白。因此,他也被選為解放軍科學家代表,參加了全國科技大會。

所以35歲時,任正非已經是軍內小有名氣的科學家,擔任著研究所的副所長,級別為技術副團級。


你的35歲該做些什麼?當年的大佬們又在做些什麼?

華為


對於一個已經35歲,且做出了一定貢獻的解放軍科學家來說,技術副團級並不算高,但這可能是當時任正非能達到的天花板。

因為他受家庭出身影響,一直都沒能入黨。在部隊裡,這意味著再往上升的路基本上就被堵死了。

好在文革已經過去,一些歷史遺留問題逐漸被查清,或者已不再重要,任正非在38歲那年(1982年)終於入了黨,並被選為黨的十二大代表。

可以想見,美好的前途已經在任正非的面前拉開。

但命運又和他開了一個玩笑。就在入黨的第二年,任正非所在的基建工程兵部隊,就被成建制地裁撤了。

他不得不轉業,到地方工作。

好在分配的職位還不錯,被派到深圳,擔任南油集團下屬某電子企業的副總經理。

從軍隊到地方,任正非沒有抱怨,他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

但很快,市場就狠狠地教訓他了一頓:由於沒有經驗,不知社會險惡,任正非賣出去200萬的貨,貨款卻遲遲收不回來。

在當時,200萬是一筆鉅款。任正非作為負責人,要承擔責任,他被單位給開除了。

更為雪上加霜的是,此時他的家庭也出現了危機,妻子和他離了婚。

40出頭的任正非,事業失敗、家庭破裂、負債累累。

他和父母、侄子擠住在深圳租來的十幾平米小房間裡。他的母親,要在菜市場收檔時,去撿地上的爛菜葉子、買最便宜的死魚爛蝦,來維持生活。


走投無路之下,任正非不得已走上了開辦公司這條路。當時的深圳規定,開辦公司最少需要2萬元註冊資金。任正非東借西湊,終於湊到21000元,註冊了一家公司。

這就是華為的由來。

在經歷過早期倒賣減肥藥、墓碑等亂七八糟的商品之後,任正非終於找到了一個好產品:“程控交換機”。

他從代理這種產品開始,到幾年後自主研發成功,終於在通訊行業立住了腳。此後,他歷時32年,一步一步,千辛萬苦地把華為做到了今天的地位。

也正是因為任正非在40歲有此經歷,才能在這兩年來國外頻繁刁難華為之時始終保持英勇奮進的原因吧!

你的35歲該做些什麼?當年的大佬們又在做些什麼?

任正非


02 董明珠的35歲

董小姐的一生是灑脫、真實、堅強的。

董明珠35歲時她還在南京的一家化工研究所當行政人員,同時還是一個單親媽媽。

她本來有一個無比幸福的小家庭。有穩定的工作,恩愛的丈夫,可愛的兒子。

可是30歲那年,丈夫突然因病去世,留下她帶著兩歲的兒子,艱難度日。

孩子沒人照顧,董明珠只能帶著去上班。每天早上抱著30多斤的兒子,走路半個多小時到單位,中午再抱回家,簡單做點飯,吃完飯又抱回去,晚上再抱回來,每天四趟,風雨無阻。

這一抱,就是一年多,直到孩子上了幼兒園,才放下。

由於害怕重新組織家庭對孩子的成長不利,她一直沒有再嫁。

到35歲這年,孩子已經上小學,可以不用天天跟著照顧了;而董明珠也在研究所工作了十幾年,她心裡開始想:也許我可以換一種生活?

第二年,她毅然把孩子交給外婆照顧,自己辭職下海,來到廣東打工。

她先是在深圳一家化工企業繼續做行政人員,後來一個偶然機會到珠海玩,一見之下就愛上這座小城,便跑到珠海找工作。

珠海的工作機會比深圳少,要找到對口的工作不容易,董明珠只好尋找其他的機會。最後輾轉進入一家虧損的空調小廠,當銷售人員。

董明珠從未做過銷售,但她當時也沒有更好的選擇,只好接受了這個崗位。

她吃過常人未曾吃過的苦,因此也比常人更加堅強,也走的更遠。

再到後來,她帶著格力做到行業第一的事蹟大家應該更清楚。

你的35歲該做些什麼?當年的大佬們又在做些什麼?

不同時代的董明珠

35歲還不太晚,趁現在,看準方向、快出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