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寶藏的雲岡石窟,頗有底氣的三張王牌

在中國五千多年的燦爛歷史文化當中,石窟藝術是古代歷史文化的一朵奇葩,佔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而大同雲岡石窟作為石窟藝術的最精典奇葩,最為光彩奪目。不庸置疑,它就是這朵精美奇葩當中、更為鮮豔的一朵葩中之葩。

千年寶藏的雲岡石窟,頗有底氣的三張王牌

距今已有1500年曆史的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規模恢弘、氣勢雄渾,內涵特別豐富,堪稱公元5世紀中國石刻藝術之冠,被譽為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可以這樣自豪地說:雲岡石窟是我國古代雕刻藝術的瑰寶,也是世界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小編作為山西人,對我們山西能有這樣的千古奇葩,而感到無尚光榮和自豪!

千年寶藏的雲岡石窟,頗有底氣的三張王牌

多年來,小編深深感到:千年寶藏的雲岡石窟之所以燦爛無比、稱雄一世,我認為主要是斬釘截鐵一句話:打鐵還需自身硬。即它自身絕對是沒得說、是過硬的。按現在流行語叫:雲岡石窟人家是頗有底氣的。那麼它的這種過硬的底氣究竟在那兒呢?細細想來,無它!就是它自身具有過硬的三張王牌。

第一張王牌:雲岡石窟是佛教文化聖地

大同是山西的第二大城市,它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我國古代佛教興旺發達的地方。在古代,特別是古代的北魏年間它作為北魏的都城,佛教曾盛極一時,所以這裡的當時的社會文化代表了當時歷史的走向和社會發展概況。

雲岡石窟的雕刻的題材,基本上都是圍繞佛像和佛教故事展開,可以這樣說:雲岡石窟它是用藝術形式記載了佛教,並讚美佛教。故此從這個角度來看,這無疑是對當時歷史時期石刻文化的大檢閱、大展示、大發展,從而推動了石刻藝術向著更高層次發展和昇華,完成了石刻藝術與佛教文化的完美結合。

起初,創建北魏朝代的鮮卑拓跋部在中國北方興起時,他們信奉的是各種雜卜巫術,直到建立北魏後,才轉為佛教信仰,並奉為國教,大建佛塔、講壇和禪堂。但在446年,太武帝對佛教產生動搖,進而焚燬佛寺,驅趕僧人,造成佛教史上的“太武滅法”。不久,太武帝身患重病,疑為滅法所致,大悔而恢復佛教。文成帝即位以後,崇尚佛教之風再起,並於興安二年,由高僧曇曜主持開鑿雲岡石窟,時間延續60年之久,當時動用四萬多人,就連獅子國(今斯里蘭卡)的佛教徒也參與了這一舉世聞名的藝術創作,如今在雕飾奇偉的雲岡石窟上,還可以窺見中外文化交流的斑斑斧痕。

據記載,公元452年,文成帝曾命人以他本人為原型雕刻佛像,雕刻完工之後的佛像的臉上和腳上分別鑲有兩顆黑石以代表文成帝臉上和腳上的黑痣。兩年之後,工匠們又在京城大佛寺內以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景穆帝、文成帝為原型共塑五尊釋迦牟尼像,每一像代表一帝。據說,雲岡石窟的曇曜五窟中的五尊大佛就是這五帝的象徵。

雲岡石窟開鑿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即三個時期。早期為文成帝時“曇曜五窟”的開鑿,中期為獻文帝、馮太后、孝文帝時皇家營造的大窟大像,晚期為遷都洛陽後民間補刻的窟龕。三階段集中展現了西來(佛)像法逐步中國化、世俗化的演進過程,堪稱中華佛教藝術發展的里程碑,代表了公元五世紀世界美術雕刻的最高水平,是人類文化雕刻藝術史上的精魂。

千年寶藏的雲岡石窟,頗有底氣的三張王牌

第二張王牌:雲岡石窟是中西藝術殿堂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是我國古代雕刻藝術的瑰寶,也是世界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它不僅具有印度犍陀羅佛教藝術色彩,還完美地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藝術風格,故此境外藝術家把它比喻成東方的羅馬石雕。鑑於此雲岡石窟高質量融合了中西的藝術,因而具有特殊的魅力。

雲岡石窟始建於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的時代,由佛教高僧曇曜奉旨開鑿,大多數石窟完成於北魏遷都洛陽前,加上其餘小窟,先後用了近60年時間。參加開鑿人數多達四萬餘人。當時獅子國(原印度、今斯里蘭卡)的佛教徒也參與了這一舉世聞名的偉大藝術創作。石窟至今仍留著中外文化交流的斧痕。雲岡石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北魏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記錄了當年開鑿雲岡石窟的壯闊場景:“鑿石開山,因巖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煙寺相望,林淵錦鏡,綴目所眺。”整個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千米,現存主要洞窟53個,大小造像51000多個,從而使雲岡石窟的造像氣勢宏偉,內容豐富多彩,堪稱公元5世紀中國石刻藝術之冠,被譽為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雲岡石窟按照開鑿的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造像風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曇曜五窟”氣勢磅礴,具有渾厚、純樸的西域情調。中期石窟則以精雕細琢,裝飾華麗著稱於世,顯示出複雜多變、富麗堂皇的北魏時期藝術風格。晚期窟室規模雖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適中,是中國北方石窟藝術的榜樣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樂舞和百戲雜技雕刻,也是當時佛教思想流行的體現和北魏社會生活的反映。雲岡石窟形象地記錄了印度及中亞佛教藝術向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歷史軌跡,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國逐漸世俗化、民族化的過程。多種佛教藝術造像風格在雲岡石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融匯貫通。雲岡石窟是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開始。雲岡中期石窟出現的中國宮殿建築式樣雕刻,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的中國式佛像龕,在後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廣泛應用。雲岡晚期石窟的窟室佈局和裝飾,更加突出地展現了濃郁的中國式建築、裝飾風格,反映出佛教藝術“中國化”的不斷深入。

千年寶藏的雲岡石窟,頗有底氣的三張王牌

第三張王牌:雲岡石窟是世界保護遺產

雲岡石窟不僅是我國的國寶,更是寶貴的中華民族和世界的保護遺產,它千年不毀,能基本完整保存到如今,確實是來之不易的,從北魏年間算起,是佛教藝術東傳我國後,才第一次由一個民族用一個朝代雕作而成皇家風範的佛教藝術寶庫而成,歷經千年而不毀,從而被當今評為世界文化遺產三大石窟之一,確為世之瑰寶,國家AAAAA級景區。

總結雲岡石窟作為佛教文化聖地,之所以能基本完整保存下來、成為世界遺產的原因,這和古代歷朝歷代信奉佛教是分不開的。

雲岡石窟的開鑿於北魏文成帝和平初起,一直延續至孝明帝正光五年止,前後60多年。此後的東魏、北齊、隋及初唐,平城改為雲中郡恆安鎮治。

到了唐代,據金皇統七年,曹衍撰《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記》載:"貞觀十五年,守臣重建";唐慧祥撰《古清涼傳》捲上(古今勝蹟三)記載,當時有一位儼禪師"每在恆安修理孝文石窟故像……以咸亨四年終於石室"。初唐以後,平城呈現蕭條景象,雲岡石窟的建設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未有大項工程。

再到遼金,遼興宗、道宗時期,遼皇室曾對武州山石窟寺進行過延續十年之久的大規模修整。修建了石窟前接木構窟簷的通樂、靈巖、鯨崇鎮國、護國、天宮、崇福、童子、華嚴、兜率十座大寺,並對一千餘尊佛像進行了整修。遼保大二年金兵攻佔大同,"寺遭焚劫,靈巖棟宇,掃地無遺"(《大金西京重修華嚴寺碑》)。金皇統三年至六年,住持法師稟慧重修"靈巖大閣"(今第三窟外的閣樓),"自是,山門氣象,翕然復完矣。

在元代,武州山石窟寺廟院尚存。

在明代,大同雲岡再度荒廢。雲岡之稱始於明嘉靖年間,明末崇禎十七年,李自成起義軍路經大同,留部將張天琳駐守後清軍入關攻佔大同,雲岡寺院再遭兵燹,淪為灰燼。但石窟破壞不大

清代,清順治八年,雲岡寺院得以重修。現存第5、6窟的木構窟簷和寺院即為此時重建。1696年,康熙皇帝於冬日迴鑾巡幸雲岡寺並御書匾額"莊嚴法相"。清乾隆年間雲岡石窟亦曾有修葺。

到了近代,直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三代黨和國家領導人都非常重視文物保護工作,從而使雲岡石窟文物保護得以妥善保護,我們國家通過國家成立機構並制定一系列保護措施,多次撥巨資多次進行維修保護,使各洞窟和窟前木結構建築均保存完好,並增添完善了景區景點,達到了五A級國家標準,早已對公眾開放。

由此看來,雲岡石窟能成為世界遺產,這和歷朝歷代保護和重視是分不開的,在這期間,雖然有個別朝代因戰爭損壞,但後來的朝代總能得到修復,從歷史發展總體上來看,雲岡石窟保護是主流,損壞只是個別現象,為此說雲岡石窟能成為世界寶貴遺產是中華民族各朝代精心保護的結果。

千年寶藏的雲岡石窟,頗有底氣的三張王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