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育苗用这个技术能有效提高存活率,为造林提供保障

沙棘是青海省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是一种耐受性很强的植物,对外界环境的要求不高,在青海大部分地区可以存活。因此,要积极加强对沙棘栽培技术的研究,采用高效、实用的现代林业育苗栽培技术,达到土地沙漠化治理的目的,改善生态环境。

目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恶化严重,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林业工作受到社会普遍关注。林业育苗栽培是现代林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改善环境的重要措施,在林业产业发展中,必须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的树种,促进幼苗生长,给人们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保持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

沙棘育苗用这个技术能有效提高存活率,为造林提供保障

1 沙棘育苗

1.1 沙棘采种

沙棘采种是沙棘栽培中的重要环节,冬天沙棘的果实被冻住时,可以将果皮打碎,然后加水过滤,晾干。

由于沙棘的种子较小,种皮较硬,油脂含量高,所以种子的吸水和出土能力都比较弱,在育苗前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提高种子发芽率。目前沙棘播种中常用的催芽技术有两种:一种是雪藏催芽,将第1 年精选的沙棘种子进行再次精选,杀菌,放入储水性强,不能直晒的地方,第2 年春天雪化后,按照1 ∶3 的比例将沙土湿化后铺在沙棘种上,此时要严格控制温度,延缓发芽时间,等到30%左右的种子裂开后就可以随时播种,严防风吹日晒。雪藏时必须确保种子有足够的水分、养分,提高催芽效果,出芽更整齐,抗性较强;第2 种是浸水催芽法,根据水温不同可以分为热水催芽和温水催芽,温水浸种催芽更常见,将沙棘种子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晾晒,然后放入40 ~50 ℃左右的温水中,持续半个月左右,再播种。

沙棘育苗用这个技术能有效提高存活率,为造林提供保障

1.2 苗圃地选择与整地

沙棘育苗时必须选择合适的土地进行播种,沙棘苗圃地要选择土质疏松的地区,不能选择土质黏重不利于吸水的土地。播种前,要对土地进行处理,苗圃的土壤厚度不能低于30 cm,pH 值要保持在5.7 ~7.5,要根据土壤的状况对土壤进行改良,如果土壤比较贫瘠,则可以适当添加有机肥料,偏酸性的土壤可以加入生石灰、草木灰等来提高其pH 值,偏碱性的土壤可以加入酸性肥料来中和碱性,使土壤的pH 值适合幼苗生长。由于沙棘喜欢透水性较好的土壤,所以要尽量减少沙棘播种地的含水量,地下水位不能超过1.5 m,否则苗木的根系因吸收过多水分导致烂根。同时,还要对土地进行翻耕,确保地平土碎、深耕浅翻、不破坏土层完整。土壤翻耕后还要进行杀菌消毒,常用的消毒剂为硫酸亚铁、硫酸铜等,每公顷使用硫酸亚铁225 ~300 kg 进行消毒,减少地下害虫危害。为了提高土壤肥力,还要施用基肥,每公顷施用有机肥30~45 t、磷肥225~450 kg、碳酸铵225 kg作基肥,为沙棘播种育苗提供良好的土壤基础。

沙棘育苗用这个技术能有效提高存活率,为造林提供保障

1.3 播种育苗

沙棘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是13 ℃,最适宜的播种深度为5 cm,四月下旬播种最宜,选择适宜的时机播种可以促进幼苗根系发展,确保根深苗正,而且沙棘的抵抗力较高,可以避开高温、病虫害概率较高的时期。播种时每公顷播种60 kg 种子,大约可以产出83 万株。育苗时一般采用高床作业,即对育苗床的长度、宽度、高度进行有效控制,而且选择芽比较饱满的苗培子,在育苗袋上可以打几个小孔,实现透气、透水,避免下雨对其造成损害,育苗床的床面必须要保持平坦,确保树苗正常生长。为保证幼苗成活率,必须保证幼苗的根系完整,并且及时做好浇灌工作,促进幼苗发育。

沙棘育苗用这个技术能有效提高存活率,为造林提供保障

1.4 苗期管理

播种后的出苗期是关键,在出苗期间必须加强水肥管理,为幼苗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其生长,为移栽做好准备。苗木出土前应保证苗床水分充足,及时做好中耕除草,结合土壤的板结情况进行中耕除草,等到幼苗真叶生长一段时间后开始中耕除草,之后每隔1 个月左右除草1 次。苗木出齐后1 个月开始间苗,播种当年间苗1 ~2 次,第1 次间苗时间为种子出芽长出真叶后,去除长势较弱的幼株,第2 次间苗在第1 次间苗后10 ~15 d 左右,通常每公顷留苗量为83 万株。间苗后要及时灌水、松土,一年生幼苗每年要灌溉4 ~5 次,而且要及时施肥,促进幼苗生长,每年大约追肥3 次,首次追肥在出苗出齐后的1 个月左右,以氮肥与磷肥为主,每公顷施用尿素150 ~180 kg,每隔10 ~15 d 再进行1 次追肥。追肥以沟施为主,留床苗一般从生长之后开始追肥。

沙棘育苗用这个技术能有效提高存活率,为造林提供保障

2 沙棘造林技术

2.1 造林地整地

沙棘出苗后,要选择适宜的时间将幼苗移栽至造林地点。首先,对林地进行整地处理,在较干旱的地区可以采用鱼鳞坑整地法,可以保留原生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其次,造林地整地应选择在雨季或雨季前整地,提高土壤的保水保墒能力,让沙棘的成活率有效提高。整地时可以将土地规格分为60 cm×50 cm×30 cm、40 cm×40 cm×30 cm 的不同尺寸,呈“品”字形排列在集水线上,使降水集中到定植穴中。最后,将草根、石块等清除干净,垒砌硬堰,再用表土、熟土进行回穴,形成高度为15°的反坡,最大限度的截留雨水,提高定植穴的含水量,防止水土流失。

沙棘育苗用这个技术能有效提高存活率,为造林提供保障

2.2 适时移栽

适时移栽可以提高幼苗存活率,促进其健康生长,沙棘移栽选择在春季或秋季,春季的最佳移栽时间为3 月上旬至4 月下旬,秋季的最佳移栽时间为7 月上旬至8 月下旬,但通常以春季移栽为主,此时气候更适宜苗木生长。因为沙棘幼苗发芽较早,所以在春季移栽时必须要适当提早移栽,通常等土壤解冻20 ~30 cm 后移栽,苗木不能太大,通常以1 ~2 年生、幼苗高度为4 ~100 cm 为宜,根长保留20 ~30 cm 即可。在移栽前,还需要对幼苗进行简单处理,对幼树的病虫枝、枯死枝和干裙枝等进行清除,对一些密度过大的枝叶进行修剪,为移栽做好准备。另外,移栽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植物根系受损,因此为保护幼苗根系,要加强移栽过程管理,动作要轻,不能伤害根系,做到“随起苗、随栽植”,减少苗木根系水分的蒸发,缩短起苗到栽植过程中的时间。为提高移栽成活率,可以选择在阴坡或半阴坡、梁峁等立地类型地区进行栽植,将苗木根系用泥浆磷肥液蘸根,泥浆磷肥液中过磷酸钙与水、黄土比例保持为1 ∶4 ∶10,然后带水栽植,也可以使用ABT 生根粉、保水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蘸根处理,提高造林成活率。另外,还要对沙棘林的栽种密度进行控制,若是沙棘纯林,初植密度控制为4 950 ~5 400 株/hm2 最佳;若是沙棘混交林,比如油松与沙棘混交,则栽植密度控制为沙棘1 050 ~1 650 株/hm2、油松2 250 ~3 300 株/hm2。沙棘前期生长较快,可以有效改善自然环境。沙棘苗与苗之间的最佳距离为2 cm,在具体插苗移栽时,要注意雌雄株的有效搭配,并且要保持沙棘树根的含水量变化,提高沙棘成活率。

沙棘育苗用这个技术能有效提高存活率,为造林提供保障

2.3 抚育管理

移栽到种植区域的幼苗要做好抚育管理,进行定期伐除,清除弱株与残株,并做好水肥管理以及病虫害管理,促进幼苗迅速生长。

(1)在育苗时,要注意控制光照,过度的阳光照射会导致沙棘死亡,因此沙棘幼苗生长中必须要做好荫蔽管理,采取遮挡措施,沙棘成活后,对土壤的肥力以及杂草进行监管,还可以适时封林,防止人为破坏沙棘幼苗。

沙棘育苗用这个技术能有效提高存活率,为造林提供保障

(2)修剪。每年定期对沙棘进行修剪,通常在开春时节进行剪枝,可以促进沙棘幼苗规范化生长,还能改善沙棘的光照环境和生长环境,提高沙棘幼苗成活率。

(3)病虫害防治。沙棘抗性较强,病虫害不严重,可以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以治疗为辅助措施,尽量减少病虫害。沙棘苗期的主要虫害有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在生长中可以发现沙棘毒蛾、木蠹蛾、介壳虫、沙棘长眼金龟甲等虫害,可以采用混交林、良种壮苗结合的方法,对病虫害问题进行有效控制。若病虫害较严重,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注意选择适宜的药物,并且交替使用不同的药物,防止长期使用某种药物使其产生抗药性和药害,有效提高沙棘幼苗生长水平。

沙棘育苗用这个技术能有效提高存活率,为造林提供保障

3 结语

林业育苗栽培是现代林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在育苗中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树种。沙棘是一种耐受性很强的树种,适宜在青海地区栽种。在沙棘育苗栽培中,要加强育苗管理,及时移栽,并且加强抚育管理,运用高效的栽培管理技术,为幼苗提供适宜其生长的环境,提高造林水平,有利于沙棘树种广泛栽培,促进我国林业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