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中國從哪裡開始?完全不同的新視角帶你解開上古史密碼

最初的中國從哪裡開始?完全不同的新視角帶你解開上古史密碼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古中國的歷史非常悠久,我們把夏商周稱之為三代。三代之前是五帝時代。由於歷史上西周共和元年記載得比較清楚,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之前的年代和歷史就較難以考證了。真知堂探索古中國系列文章,本著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的原則,把從神話傳說到信史之前的古中國上古史,以一個全新的角度做解說,希望大家喜歡。這一節,為你講訴婦好的故事。她為什麼不被葬入殷商的王陵區?真知堂第一篇探索古中國文章為何要從婦好說起呢?請往下讀。

發現古中國

和其他三大文明古國不同的是,古中國的文明從未中斷過。根據西漢初年皇家史官太史令司馬遷的著作《史記》,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夏商周三代之前,還曾經有過一個五帝時代。

五帝時代似乎是一個家族為王的時代。

最早的是黃帝(這個黃帝和中國後世對君主的最高稱號皇帝同音,或許有某些巧合和深層次的意義在裡面),緊跟其後的是帝顓頊(他是黃帝的孫子,他的父親名為昌意,他又被尊稱為高陽氏),再往後是帝嚳(他是黃帝的曾孫,顓頊的侄子,他被尊稱為高辛氏)。

這三位算是上三帝。除了上三帝,其實還有下三帝(包括帝禹,他並沒有破壞傳統,自建夏朝)。

最初的中國從哪裡開始?完全不同的新視角帶你解開上古史密碼


帝嚳之後是帝堯(他是帝嚳的小兒子,又被稱為陶唐氏),帝堯之後是帝舜(他的身世比較模糊,一般認為他是顓頊一脈的後裔,又被稱為有虞氏,後世尊稱為大 舜),帝舜之後是帝禹(據說他是顓頊的孫子,也就是和帝堯同輩份)。

從帝堯執政七十年後選拔大舜於平民這事來看,禹是顓頊的孫子的可能性極小,他被後世尊稱為大禹或夏后氏禹。

不管如何,五帝的帝位始終是在黃帝體系內傳播的。

所以,按照中國中學歷史書上講的“禹傳子啟,夏朝建立”的“家天下為王朝的標誌“來看,中國最早的王朝,似乎不應該是夏朝,而是黃朝。

最初的中國從哪裡開始?完全不同的新視角帶你解開上古史密碼


早期的記載

國家史官司馬遷並不是最早記錄五帝的人,在他之前還有一位或數位國家史官記錄了這件事。

其中,最為出名的史書,是戰國時代七雄之一的魏國史官(他的名字沒有流傳下來)記錄的,這部史書被稱為《竹書紀年》,又被稱為《汲冢紀年》。

之所以有這麼一個奇怪的名字,是因為它的發現頗具傳奇色彩。

司馬遷死了大約370年後,中國經過三國(魏蜀吳)瓜分東漢政權時期,進入晉代。

西晉咸寧五年(公元279年),有著盜墓傳統的汲郡(今河南省汲縣)人名叫“不準”的,盜掘了戰國時期魏襄王(或曰魏安釐王)的墓葬,結果發現了很多竹簡木牘。

最初的中國從哪裡開始?完全不同的新視角帶你解開上古史密碼


這些竹木簡記載了從黃帝到戰國時期魏國魏襄王二十年( 前296年) 的史事。

可惜這部書在宋朝的時候失傳,留下很多軼 文在其他古代文獻之中。明代,這部書再次被出版,整理者為南北朝時期文人沈約。這個本子被稱為今本《竹書紀年》。

古本《竹書紀年》雖然失傳,卻依然可以從後世引文中管窺其原貌。

根據它的記載:黃帝死後,諸侯(黃帝之下的各地小王)奉黃帝之像。

“黃帝仙去,其臣有左徹者,削木作黃帝之像,帥諸侯奉之。”《古本竹書紀年輯證》


最初的中國從哪裡開始?完全不同的新視角帶你解開上古史密碼

這件事頗有些蹊蹺。

此處不言諸侯奉黃帝之後某帝,而言奉黃帝之木像,聯繫到中國古文獻中黃帝死後,諸侯“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的記載,黃帝死後,很有可能帝位虛懸,出現了一段時間的權力真空期。

和《竹書紀年》同時期或更早,中國還有一部史書叫做《春秋》。

《春秋》是東周時期地方諸侯國魯國的史書,據說是中國古代的大聖人孔子所作。但《春秋》文辭過於簡略,以至於後世無法讀懂《春秋》中記載的史事。所以後來就有了多篇註解《春秋》的著作出世,最為著名的叫做《春秋三傳》:

分別是《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最初的中國從哪裡開始?完全不同的新視角帶你解開上古史密碼


《春秋》和《三傳》裡也記錄了不少五帝時代的事蹟。

“昔者黃帝氏以雲紀,故為雲師而云名。”《左傳.昭公十七年》

除了《左傳》以外,春秋戰國時期關於五帝的記載,散見於《世本》、《國語》、《孫子兵法》、《管子》、《呂氏春秋》等先秦史籍中,到了西漢初年,由司馬遷歸納總結集大成於《史記 五帝本紀》一篇裡。真知堂已有專文講述,所引文獻在此不再贅述。

最初的中國從哪裡開始?完全不同的新視角帶你解開上古史密碼


至關重要的線索

關於中國的上古歷史,在五帝之前還有一位炎帝神農氏和太昊伏羲氏的記載傳播甚廣,幾乎與五帝之傳說同時期(春秋戰國時期),廣為人知。

後世有好事者,把伏羲、神農和女媧氏補充為三皇,藉以湊成中國上古史之三皇五帝時期。

然五帝之歷史本就以下三帝所載為多(《尚書》中已經詳細記載了堯舜禹的事蹟),上三帝則有虛無縹緲之感。早於黃帝的炎帝和太昊氏,則更難以考證。

故學界一般多以五帝時期為信史,三皇時代為傳說。

然而,在十九世紀晚期發現河南安陽殷墟甲骨文之前,中國所有的上古歷史,周朝以上,世界史學界是不信的。

直到1898年,此時尚是清帝國的暮年,一位中下級官員(國子監祭酒),名為王懿榮的學者,在自己飲用的中藥湯汁(味道多極苦)中發現了文字。喜好金石學的他大肆收買帶字的甲骨,因而引來了舉世矚目的大發現:

安陽殷墟(即殷商王朝都城之廢墟)。


最初的中國從哪裡開始?完全不同的新視角帶你解開上古史密碼

殷,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王朝商的代名詞。在司馬遷的《史記》中,關於商王朝的記載,就被稱為《殷本紀》。殷,一般和商連用,稱為殷商。

關於殷商到底是什麼來歷?目前還未有定論。

一般認為,商朝的國號為商,來自祖先契,曾經被帝舜封於商這個地方。同樣,商到底在什麼地方?這個問題自古以來中國學界聚訟,未有定論。

而本文作者認為,商,極有可能來自漳這個字。後文再述。

最初的中國從哪裡開始?完全不同的新視角帶你解開上古史密碼


民國時期,人們在河南省的安陽這個地方,發掘了十幾座亞字型大墓。大墓出土的文物顯示,這些亞字型(含變形的甲字型,中字型)大墓都是商王之王陵!

由此可見《竹書紀年》所說的,商王盤庚遷都殷地之事確為事實。

商王陵出土的大量用於占卜的甲骨(龜的腹板和牛的肩胛骨)證明,司馬遷所說的商湯建國之前的商先公次序是真實的。

也由此可以推定,商滅夏建國之前,確實是一個比較弱小的城邦。

最初的中國從哪裡開始?完全不同的新視角帶你解開上古史密碼

婦好墓鑲嵌綠松石銅柄玉戈


偉大的女性-婦好

由於發掘殷墟的時間點不佳,剛好趕上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再加上當時的國民政府剛剛成立,全國上下還未進到真正的統一,所以殷墟的發掘工作遇到了不少問題。

但以傅斯年為首的考古隊,還是取得了不小的成果。考古發掘出土的文物,如今大部分保存在中國的臺灣省。在兩岸尚未統一之前,大陸地區的研究人員難以得見。

最初的中國從哪裡開始?完全不同的新視角帶你解開上古史密碼

商王墓玉石水牛


然而,1976年新中國考古人員發現和發掘的這座中等墓葬,卻石破天驚的為我們展現了商王朝中後期的盛況。墓主人婦好,這位商王武丁的王后出現在研究者面前。

婦 好,是根據墓葬裡大量的青銅器上的象形文字的銘文命名的。在一座青銅方鼎上,人們還發現了婦好的廟號(中國特色的給死去的君王或王后取一個新名字的傳統)為辛。

最初的中國從哪裡開始?完全不同的新視角帶你解開上古史密碼

婦好墓玉人


按照中國來自夏朝的歷法(夏曆),中國有一種名為天干地支六十甲子的特殊的紀年方式。

天干就是日,有十天干,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還有十二地支,也就是十二月,分別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和埃及的上古帝王一樣,商朝的統治者習慣於以太陽神自居(著名的商紂王即帝辛,也就是太陽神辛)。

這種傳統,在上一個王朝夏朝晚期就已經出現。

根據中國最早的可信典籍《尚書》的記載,夏朝的最後一位君王夏桀,就以太陽自居。所以,當時的人們在怨恨夏桀暴政之時,對上天發問:“夏桀你這個太陽什麼滅亡?我們要和你同歸於盡!”

“‘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尚書 湯誓》


最初的中國從哪裡開始?完全不同的新視角帶你解開上古史密碼

埃及的太陽神拉

根據今本《竹書紀年》的記載,夏桀的太陽神名字為癸,也就是十天干之最末一個。

他為什麼叫癸(讀音鬼還是貴?這兩個讀音會預示著完全不同的意義),至今無人能正解。

但似乎商人的天干稱號(商湯為大乙,其子為大丁,其孫為大甲等),中國學者多數認為是死日,即商的后王祭祀先王的日子(這種習俗在今日的中國依然存在。活著的人辦生日慶典,死去的人則不再辦生日,而在其死日為其辦理祭奠活動)。

婦好,似乎死於辛日。但也有可能是其活著時候商王武丁給她的封號(無法確定墓葬裡埋葬的司母辛鼎到底是婦好生前所用還是死後鑄造的)。

這位王后似乎死於難產,且英年早逝。所以她死後,商王沒有把她埋葬在傳統的王陵區(國王家族墓地),而是埋葬在宮城裡,好讓自己時刻得以看見她的墳墓。


最初的中國從哪裡開始?完全不同的新視角帶你解開上古史密碼


這件事以今日之眼光來看極為詭異,但對比參照古代印度的泰姬陵,就會發現其故事何其相似。貴為王者,依然相信有愛情的存在。

所以,婦好墓葬雖然只是一箇中等規模的小墓,卻出土了數量極多的珍貴玉器和青銅器。商王武丁對待自己這位年少即逝的王后,可謂不薄。

然而,這位王后亦是整個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王后之一。她不僅貌美,還崇尚武力,並有自己的私人武裝和領地。她不但是婦好的妻子,還是一位領主,更是統兵打仗的大將。

最初的中國從哪裡開始?完全不同的新視角帶你解開上古史密碼


甲骨文中商朝對外出動兵力最多的一次,就是婦好統兵討伐羌方的戰爭。

這一次,婦好出動了自己的私人武裝三千人,商王還為她徵召了一萬人作為武力的補充。

“登婦好三千,登旅萬,呼伐(羌)。”《甲骨文卜辭》

這次戰爭的結果如何,甲骨文中沒有記載,但婦好安然無恙的回來了,併為商王誕下了王子,這事卻記載在甲骨文上。婦好的生平到底如何呢?

最初的中國從哪裡開始?完全不同的新視角帶你解開上古史密碼

登婦好三千登旅萬


未完待續:下一節,為你講述婦好一生和墓裡珍寶的故事。敬請關注真知堂上古史研究,一起來探索古中國的秘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