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浦澤直樹的漫畫《Pluto》?

手機用戶69804327992


愛看漫畫的朋友應該都有一種經驗,當你想回顧某部長篇漫畫的時候,通常你不會從頭至尾把它全部重看一遍,而是有選擇的、有目的地挑那些讓你記憶深刻的段落重溫一下。拿我自己來說,我重讀比如《幽白》、《灌籃高手》、《銃夢》、《劍風傳奇》、《乒乓》、《庸才》、《地雷震》、《無限之住人》等作品的時候,我能馬上找出那些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第幾卷至第幾卷,甚至是某一卷的前三分之一、中間還是後三分之一。雖然精確不到每一話每一頁,但大概的位置是沒問題的,我很快就能翻出來,因為那裡曾經打動了我的心。

奇怪的是,我的這種經驗放在浦澤直樹的作品上卻不能成立。關注浦澤也有些年頭了,我發現無論他的東西看上多少遍,我總是記不住。每當我出於參考的需要想要找浦澤直樹作品裡的某個段落的時候,我發現我根本不記得在哪裡。就這個事我甚至還問過不少身邊喜歡浦澤的朋友,他們的情況跟我沒有什麼兩樣。那就是——每當你拿起浦澤的書,無論你當時是在馬桶上還是在地鐵裡,無論翻開哪一段,你都可以興致勃勃地讀下去。他的東西十分有代入感,你很容易陷進去,哪怕像我這樣以研究他技術力為目的的同行也經常不知不覺被他的劇情帶著走...浦澤就是有這樣的魔力。但是當你讀完了出來,又會發現沒剩下什麼。他有著那麼多的人物形象,可他們的名字你八成都不記得。當別人問你這是什麼樣的故事的時候,你甚至連完整的劇情都無法複述。你只記得一條,那就是好看,至於哪裡好看你卻說不出個所以然。沒有痛徹心扉的地方,也沒有激情澎湃的地方,甚至連彆扭的地方都沒有,它是那麼地無懈可擊就像一個渾然天成的整體,但它又好像什麼都沒有。

以上就是浦澤直樹給我留下的印象,這到底怎麼一回事?

我嘗試著概括了一下浦澤直樹的故事,一般來說他的套路是這樣的:

———主角永遠是一個弱勢的、擁有全世界最主流的觀念的平民,他永遠很有行動力……,而且相當有原則?也許是的,但一定沒有強烈的個性,正如作者本人以及大部分讀者一樣;緊接著他捲入一場陰謀,出來一個絕對強勢的、擁有全世界最不主流觀念的大反派,這個反派很神秘很牛B尤其擅長損人不利己,他害得主角不能過日子,害主角不要緊,主角畢竟是好人啊,打不起咱還躲不起嗎?關鍵是那個反派想害全世界,這樣就士可忍孰不可忍了,於公於私、於情於理都要幹掉丫的,還不心疼。於是主角義無反顧、責無旁

貸地踏上了揭開大反派面紗、阻止他毀滅世界的


雲蕭


PLUTO是浦澤直樹改編自手冢治虫《地上最強機器人》的一部漫畫,而《地上最強機器人》嚴格來說應該算是《鐵臂阿童木》的外傳。上世紀五十年代,阿童木的問世轟動個整個日本,阿童木善良正義的形象改變了當時很多父母對漫畫的看法,也影響到了後世很多動漫界的大佬級人物,包括高達之父富野由悠季、傳奇導演庵野秀明以及本篇將要說到的鬼才漫畫家浦澤直樹。


但是,《鐵臂阿童木》在當時並非是無敵的,SF(科幻)元老級的漫畫家衡山光輝相對於手冢治虫來說,雖然在年齡上小不了多少,但也算是後起之秀,1958年,他在光文社的《少年》雜誌上連載了一部名為《鐵人28號》的漫畫,打破了手冢治蟲在SF領域的絕對壟斷局面,而且相對於《鐵臂阿童木》來說,《鐵人28號》無論在內容還是設定上都要更深刻,當時日本社會還沒從戰後的影響中走出來,這種悲劇式的反戰題材漫畫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和思考,於是社會上開始出現了這樣一種輿論:阿童木是不是太幼稚了?


作為日本動漫之神的手冢治虫,創作阿童木的初衷是為了守護人們心中的“夢”,後來大規模實行商業化流水線也是出於推廣動漫的考慮,在看到《鐵人28》號不斷衝擊阿童木的地位之後,他開始創作一些題材比較深刻的漫畫,《地上最強機器人》就是其中的實驗性作品。

浦澤直樹從小就受到手冢治虫漫畫的影響,《地上最強機器人》是他尤為推崇的作品,為了向這部漫畫致敬,也為了加入自己對手冢作品的思考和理解,他考慮將它進行改編創作,於是他開始拜訪手冢治虫的兒子手冢真,希望得到改編的授權,手冢真在多次婉拒後,仔細閱讀了浦澤直樹的企劃草稿,最終同意了浦澤的要求。



在浦澤直樹打算動筆的時候,大洋彼岸的美國發動了對伊拉克的大規模軍事行動,薩達姆政權最終覆滅,中東地區陷入了長期的戰亂局面,浦澤直樹受到啟發,於是將“美利堅合眾國”、“英美聯軍”、“伊拉克“、薩達姆”、“中東地區”這些與戰爭有關的意象都轉化到了漫畫《PLUTO》裡。

於是在漫畫裡,我們就看到了為了實現霸權而發動國際輿論的色雷斯合眾國,為了分一杯羹而加入聯軍的其他諸國、不明所以的民眾、搞壟斷的波斯王國、達利奧斯十四世以及在整篇漫畫中不斷提到的“中亞第39次紛爭”。



浦澤直樹構建了一個未來的架空世界,他注重描寫人與機器人之間的矛盾紛爭,側面表達自己對反戰的考慮,同時他還巧妙的將手冢治虫的大量作品都串聯了起來,你不僅能看到阿童木、小蘭、基斯克、普魯託和天馬博士這些在原作中就有的角色,你還能在漫畫中捕捉到《森林大帝》《火之鳥》《漫畫生物學》《多羅羅》《佛陀》以及《怪醫黑傑克》等作品的影子,這部《PLUTO》可以說融合了手冢元素,但又非常具有“浦澤直樹”風格的漫畫。

這部漫畫中有很多值得深思和挖掘的地方,所以即便寫的又臭又長我也想把它剖開來分析一下~接下來我會從四個方面來解讀《Pluto》

PLUTO的故事框架與機器人三定律

PLUTO的背景是科技高度發達的未來,社會生產已經實現了高度的自動化和機械化,大量的崗位都被人工智能取代,隨著時間的遞進,這些機器人開始衍生出屬於自己的思維,而思維是我們區分人類和普通動物的標準,然而這也帶來一個問題:機器人是否也需要人權?


國際上普遍認為機器人也是具有社會屬性的群體,應該賦予他們與人類相同的生存權利,機器人在社會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而且也逐漸具有了人類的情感,科學界和法律界出現了機械人法的擁護團體,在長時間的商榷中,國際法逐漸形成一套完整且有帶有嚴格附加屬性的機器人法律,與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定律”一樣,國際機器人法的第十三條也規定: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

在合法化的機器人約束條例加持下,與機器人相關的製造技術不斷提升,天馬博士製造了高性能機器人阿童木、萊因哈特製造了山區保護神蒙白朗、霍夫曼製造了超合金材料的特別刑警基斯克、霍華德利用光子能製造了艾普斯朗,總計七名世界最高性能的國際機器人。


這些機器人各自具有不同的職能,在維護和平、保護環境、追捕跨國罪犯、格鬥體育以及提高國家形象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國際上享有極高的榮譽和各國人民的愛戴。

然而不管世界怎麼變化,戰爭卻是永遠無法消除的,在這種背景下,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這七位世界最高性能的機器人自然不能例外,一段悲劇自此拉開。

戰爭和各自的罪與罰與贖

色雷斯合眾國向國際組織報告,稱其在波斯王國境內發現大量的破壞性機器人殘骸,並指出波斯王國一直在破壞機器人條例,組建機器人大軍,一石激起千層浪,國際機械人擁護團體被輿論帶了節奏,不斷通過媒體來指責波斯王國的不人道行徑。


色雷斯合眾國趁機組建國際聯軍,並臨時成立了“波拉調查團”前往波斯王國對破壞性機器人事件進行調查,然而雖然名義上是“調查”,實際上卻是派遣七位世界最高性能的機器人對波斯王國的機器軍隊進行大規模討伐,由於機器人在規則上無法抗拒人類的指令,蒙白朗和諾斯2號等人不得不對同類展開屠殺。

幾位高性能機器人壓倒性的實力很快就摧枯拉朽般結束了對波斯王國的戰爭,波斯王國最高領袖達利奧斯也被聯軍關進最高監獄,波斯王國從一個實力強大的國家瞬間陷入地獄。


參加討伐的幾位機器人,原本就厭惡戰爭,在戰爭結束後很快就陷入了巨大的罪惡感中,而此時的國際輿論又將他們樹立為“為世界帶來和平的偉人”,自責、矛盾以及中東地區人民的指責裹挾著罪惡感讓他們陷入自我的抗爭中。

蒙白朗將自己的後半生的精力都放在了環境保護上,他出色的能力和親民的形象得到了瑞士人民的喜愛,他被稱為山區保護神、和平主義先驅以及瑞士的驕傲。



ESSKKR 格鬥冠軍布蘭度,一方面繼續服從聯盟命令不停的參加比賽,另一方面在家裡收養了很多無家可歸的孤兒,他找到了自己生存的意義。

諾斯二號被派遣到著名鋼琴家波爾的家裡做管家,波爾是個脾性古怪的小老頭,因為童年的陰影一直憎恨著整個世界,動不動就罵諾斯是冷酷的戰爭機器,諾斯被波爾的音樂打動,想要跟著波爾學習彈奏鋼琴,而波爾則嘲諷諾斯只是個機器人,不懂音樂和感情,只會按照程序行動,但在與諾斯的相處中,他逐漸被感化



這幾位被部分世人認為沒有感情的機器人,各自找到了自己的救贖方式與生存意義。


暴君與理想主義者

波斯王國的領袖達利奧斯在世人眼中一直是個殘暴的獨裁者,藐視機器人人權,組建大規模破壞性機器人軍隊,若要扣起帽子來可謂是罄竹難書,然而真相又是怎樣的呢?

波斯王國是個沙漠之國,種植技術很難大規模發展起來,達利奧斯想要利用機器人的力量來將沙漠變成綠洲,所謂的破壞性機器實驗,實際上是為了集合全國的科技力量來改變國土地質。


在被色雷斯合眾國攻陷後,達利奧斯陷入極度的絕望和憎恨中,號稱中亞最高智商的阿布拉博士承諾會為波斯王國製造出一個能夠復仇的機器人,於是就有了我們開頭看到的死神“布魯托”和“波拉”。

達利奧斯當真是一代梟雄,在基斯克來調查布魯托的事之後,立馬就要咬舌自盡,在國際法庭審判的時候,也絲毫沒有失去一代領袖級人物的氣場,然而它敗在了色雷斯合眾國的霸權野心下,成為了色雷斯通往理想的墊腳石。


波斯王國想要讓自己的國家變成綠洲,因此不惜大肆徵用已經被賦予人權的機器人,而色雷斯合眾國想要變成古往今來的最強國家,所以它要犧牲其他國家來成就自己,春秋無義戰,每個春秋時代也都有極端的理想主義者。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分鏡

最後一部分,我們不談內涵,來說分鏡。分鏡一直被視為一部漫畫的核心部分,好的分鏡能夠在極大程度上提升漫畫給我們帶來的反饋,像鳥山明的《龍珠》,堪稱教科書級的簡潔分鏡,讓我們能夠非常流暢的讀懂所有戰鬥場面,再比如沙村廣明富有藝術性的靜止式分鏡,畫面猶如電影的慢鏡頭一樣給我們十分直觀的衝擊。


而浦澤直樹的分鏡絲毫不遜色於他的偶像手冢治虫,甚至可以說通過分鏡賦予了《Pluto》這部作品新的生命,那怎麼個出色法呢?

阿童木被植入了基斯克具有憎恨情緒的晶片,醒來後跑到了路邊,他像往常一樣觀察花和雨天的蝸牛,被憎恨情緒佔據的阿童木想要捏死這隻蝸牛,但他又突然在一瞬間釋然,將蝸牛放回樹葉,像以前一樣開始觀察了起來。


御茶水博士一直在後邊默默看著他,等阿童木轉身的時候,他的眼裡已經一片清明,經歷了生離死別,阿童木再次回到了茶水博士的懷抱裡。


那個殉職的巡邏機器人的妻子,浦澤直樹連續用了好幾個鏡頭特寫,她不想刪除關於自己丈夫的記憶,雖然作為老式的機器人,她沒有表情,但你卻能感受到一股說不出來的悲傷。

男主基斯克死後,妻子海倫娜的表情


製造基斯克的霍夫曼博士在基斯克墓前

浦澤直樹用細膩的筆法和簡潔的分鏡,將漫畫中的人物情緒非常深刻的傳達出來,這是一種非常非常具有感染力的手法。

最後,用天馬博士的一個鏡頭來結束這篇問答,手冢治虫曾說:阿童木是他最失敗的作品,然而阿童木對於手冢而言,其實是寄託了他所有夢想與挫敗的兒子。


二次元異聞錄


你好,這裡是“小曉得說”,你的關注是我最大的動力

《Pluto》是日本漫畫家浦澤直樹所繪製的一部科幻懸疑漫畫。改編自手冢治虫的漫畫作品《鐵臂阿童木》中的〈地上最大機器人〉篇。單行本於日本發行超過850萬冊。

要分析《Pluto》

於1952年在光文社的《少年》漫畫雜誌連載的《鐵臂阿童木》是浦澤直樹生平第一次受到感動的漫畫,也是這個作品讓浦澤立定志向要成為一位漫畫家。

浦澤直樹為何改編經典童年回憶——《鐵臂阿童木》

首先可以瞭解下鐵臂阿童木和作者的地位

日本本土:

“阿童木”初次面世於日本漫畫雜誌《少年》,一問世就轟動日本,豐富的想象力下,當時對於未來世界的構想,人類改裝機器人、變形機械等等一直沿用至今,從《鐵人28》到《機動戰士高達》都能尋到“阿童木”的影子。其後,手冢治虫創辦“蟲公司”將“阿童木”動畫化。作為第一部日本國產TV系列動畫,連續4年創造了全國平均收視率30%的記錄。由於“阿童木”是以原子彈作為原型,也擔任了日本本土的原子彈大使,使當時國內對於“小男孩”(二戰原子彈)產生恐懼而反對發展開發核電站的人們開始接受。

世界範圍:國內:作為國內引進的第一部國外動畫,“阿童木”應該是很多80、90後的兒時回憶。那個雙腿可以噴射火焰的聰明、勇敢、正義的阿童木為大家開啟了一個嶄新的世界——機器人科幻世界,第一次讓中國觀眾感受到了動畫片的魅力。連帶在那時對漫畫有偏見的中國家長也鼓勵矮子們觀看連環畫。其他地區:在日本放映開始8個月後,通過美國NBC電視網,以電視節目販賣的方式,進入全美電視網絡,並獲成功。

然而獲得巨大成功的“阿童木”在作者本人來看

“鐵臂阿童木是我最大的失敗作之一,那是我為了金錢與聲譽所繪的作品……,說實在的,在剛開始畫阿童木的兩三年,我是真的畫得很開心,但在過了那段期間後,就完全是惰性的產物了……”。

“阿童木”本身的巨大成功離不開它的作者,被譽為“日本動畫之父”的“手冢治虫”。作為一個不務正業的醫學博士,在經歷了二戰,見證了戰爭的殘酷和生命的寶貴後,毅然決然發現“學醫救不了國人”,只有漫畫才能表達自己真正的思想。從而“棄刀從筆”併為此奮鬥一生。1947年的漫畫《新寶島》影響了之後所有漫畫,開創了影響至今的漫畫意識形態——獨特的將電影鏡頭感融入到平面二維漫畫中。

《新寶島》

例如上面在焦點不變的情況下,運用鏡頭藝術的推拉原理和特寫鏡頭給觀眾帶來一種空間上和時間上的跨度。其後無論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藤本弘的《哆啦A夢》還是鳥山明的《龍珠》、井上雄彥的《灌籃高手》還是頭條熱度《海賊王》都受到《新寶島》這種“新漫畫意識形態”影響。

除此之外,由於手冢治虫是歐美漫畫的小漫迷,“阿童木”不可避免的繼承了歐美風格——正義、愛、友誼,在此基礎上融合日本“武士道精神”鼓吹為了理想英勇獻身,使得悲劇色彩濃厚。

“對於日本本身的危機感”,由於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國土狹小,資源匱乏,當時的日本依然想依靠科技發展,創造亞洲經濟神話,貧瘠的自然資源與對科技進步的渴望這一巨大的矛盾使得這種情節體現在了動漫中。日本人似乎已將未來 的希望全部寄存在無所不能的機械上 , 自己心甘情願地退下 了控制者的寶座 。 手冢治虫也將這種情節放入“阿童木”中,提出至今也不過時的命題“人類社會與機械人社會究竟應該如何並存?”。


為什麼要說這些是因為手冢治虫對於漫畫意識形態的改變和這種將現實問題代入到漫畫中讓觀眾去思考的方式也剛好影響了這次主題的作者——浦澤直樹


試圖顛覆傳統,追求與現實的重合,努力模仿攝影影術的視覺效果——浦澤直樹


再描述一次《鐵臂阿童木》的〈地上最大機器人〉是作者浦澤直樹生平第一次受到感動的漫畫,也是這個作品讓浦澤立定志向要成為一位漫畫家,因此浦澤非常希望能夠重新繪製這篇作品。


在討論浦澤直樹之前,還需要討論下當時漫畫的電影感。或者這樣解釋,漫畫作為一種靜態畫面藝術,通過模仿類似於電影的分鏡頭編排,從而讓觀眾在連續閱讀時感知到如同電影般動態流暢的效果。漫畫主要通過空間的分隔(畫格)將畫面與時間切割,形成不連續瞬間,畫面與畫面之間的空白由觀眾自動填補從而形成並建立一個連續統一的現實世界。


著名漫畫理論書《 漫畫原來要這樣看 》的作者史 科特·麥克勞德也認為在漫畫中“ 我們也在學習從空間的角度去感知時間。在漫畫的世界裡面,時間 跟空間是一模一樣的東西 ”。因此,漫畫似乎應歸為空間序列藝術。


手冢治虫通過運用電影鏡頭的長鏡頭、連續鏡頭、蒙太奇等方式營造漫畫電影感,然而其製作的漫畫仍然遵循傳統的漫畫風格,即誇張、滑稽、追求與現實的區別。而浦澤直樹則對這個根本進行了顛覆,他的漫畫追求與現實的重合。


浦澤直樹對電影模仿,取消超現實構圖方式,取消破格和跨格,改變傳統漫畫誇張、滑稽、唯美的原則,著重細部光影的捕捉,人體構造和比例不在嚴重脫離現實,追求著漫畫與現實的重合。基於以上,浦澤直樹創作了題主所說的經典《怪物》(Moster)和《Pluto》。


《Pluto》(譯“布魯圖”)

承繼手冢治虫作品與思想的浦澤,並不希望因為尊敬該作品而只是重新描繪一遍。因此角色和故事是一半依循原作,另一半則有加入浦澤風格的設定。取消了阿童木的主角,改為原作中的配角機器人刑警蓋吉特(Gesicht)擔任並以此為視角描述故事。

故事簡介:
這是一個人類與機器人共同生活的時代。瑞士最強的機器人—“蒙布朗”(モンブラン)在一場森林大火中被破壞。同時,在德國支援“機器人保護法”之團體的幹部也遭殺害。在這兩個人的屍體之頭部,都插著一個形狀類似“角”的不明物體。以高性能著稱的機器人刑警“蓋吉特”(Gesicht)開始調查這一連串看似相關的案子,結果卻意外發現包括自己在內的7位世界上最優秀的機器人,都被兇手列入殺害的目標……


在《Monster》中加入“浦澤直樹元素”獲得的巨大成功,讓浦澤直樹在《Pluto》中也添加了自己的眾多烙印,“宗教”、“陰謀論”、“人性”等,並且恰逢《Pluto》在連載時爆發了“伊拉克”戰爭,基於手冢治虫反戰的思想的繼承,浦澤直樹不加掩飾的將現實世界事件放入了漫畫當中,加入了“第39次中亞紛爭”、“色雷斯合眾國”、“波斯王國”、“達利奧十四世”,分別意指伊拉克戰爭、美利堅合眾國、伊拉克和薩達姆。表達著“人與機械、人性、戰爭”的思考,對現實世界的反思。

手冢治虫〈地上最大機器人〉

超級大國紛紛擴充軍備、製造機器人進行戰爭,終極機器人PLUTO(冥王)被製造出來,對同樣是機器人的同胞展開了無情殺戮,最後他冰冷的內心突然喚醒了,反思自己被製造出來的目的不應該是殺戮的機器。獲勝的阿童木站在Pluto殘骸上說出“為什麼機器人要互相殘殺呢?”


浦澤直樹的貢獻,給了日本漫畫一個探索新敘事形 式的可能性。通過他的作品,顯示出漫畫這門新興的敘事藝術依然有繼續變化的潛力和前景。


這裡是“小曉得說”,專注於動漫領域

你的關注,是最大的動力。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