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份一季度人均消費數據出爐:9省份超全國,滬京浙居前三

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24日電(張猛)日前,國家統計局公佈了31省份一季度人均消費支出,哪個省份最能“買買買”?又有哪些新的消費亮點?中新經緯客戶端帶你共同梳理。

31省份一季度人均消費數據出爐:9省份超全國,滬京浙居前三

資料圖 中新經緯 張猛 攝

  9省份人均消費支出超全國

  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5082元。其中,菸酒、居住、交通通信消費支出佔比位居前三,分別為33.6%、24.4%、11.9%。

  從各省份來看,共有上海、北京、浙江、天津、廣東、江蘇、福建、重慶、湖南等9省份居民人均消費支出超全國。

31省份一季度人均消費數據出爐:9省份超全國,滬京浙居前三

  具體來看,上海以10410元人均消費位居全國第一,“買買買”力最強;北京人均消費10003元緊隨其後,浙江7891元排名第三。可以看到,前兩名上海、北京人均消費支出尤為接近。

  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辦公室主任方曉丹表示,雖然疫情對居民的商品和服務消費造成了較大沖擊,但線上消費和健康消費增長較快,新的消費形態優勢顯現。一季度,全國居民通過互聯網購買商品或服務的次數同比增長21.2%。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採訪時指出,網絡消費以其便捷的購物方式填補了居家隔離期購物難的空缺,使得一季度很多平時的線下消費轉移到線上消費,帶動了一季度線上消費的顯著上漲。從具體消費類別來看,電商直播、服務消費火熱,說明新興消費潛力巨大。

  消費券掀起“買買買”熱潮

  3月份以來,全國多地紛紛加入發放消費券行列,作為較早推出消費券的城市,杭州市商務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16日24:00,兌付政府補貼3.21億元,前四輪消費券帶動杭州消費34.22億元。

  4月17日,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在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從浙江、江蘇的一些地方來看,推出消費券政策以後,對於擴大當地的居民消費、擴張市場起到了比較好的作用。

  蘇劍認為,消費券的發放主要起到短期的刺激消費需求增長的作用。與簡單的增加低保收入者的補貼相比,更為精準、有針對性的帶動了部分產品消費需求的增長。

  民生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應習文也指出,發放消費券,可使所有居民均能享受到福利,消費券應該儘可能爭取到財政補貼與商家讓利的協同參與。同時,消費券的規則應該簡單易懂,多一點透明,少一點套路,讓消費者感受到誠意。

  未來如何更好促進消費?

  各地為了促進消費,使出各種“大招”。

  4月23日,上海正式出臺《關於提振消費信心強力釋放消費需求的若干措施》,並宣佈即將舉辦“五五購物節”。

  4月17日,在第84場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和建表示,北京要做好五一假期消費引導,推進傳統商場轉型升級,促進餐飲消費,有序放開文體活動。

  談到如何促進消費,蘇劍建議,適當的減免企業的稅負以減輕企業的負擔,增加消費市場的供給。對於汽車消費的刺激作用,除了減免汽車購置稅外,還可以通過對高速路、橋等費用減免,增加小區、寫字樓等停車場所基礎設施投資等措施來減少開車成本促進汽車消費。長期來看,需要進一步完善法制市場環境以保障消費者和供應商的長期利益。

  在應習文看來,當前促進消費,消費券只是短期手段之一,建議要和其他促銷費政策疊加,才能發揮更大作用,包括一些地方醞釀推出的2.5天彈性休息日,以及穩增長、穩就業等長效政策等。(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以其它方式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