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病例行動軌跡為何發得晚?黑龍江省疾控中心專家詳解流調工作流程

4月23日,在黑龍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黑龍江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進展情況”系列新聞發佈會上,國家傳染病應急隊隊員、省疾控中心流調專家高飛就公眾關心的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行動軌跡是群眾瞭解涉疫情場所、排查自身傳染風險的重要信息,但近幾日黑龍江新增病例行動軌跡發佈的時間都比較晚,很多網友表示在焦急等待。省疾控中心流調專家高飛對行動軌跡更新較晚的情況進行了說明。


“首先我們對群眾這種焦急的心情表示非常理解,但是為了確保所發佈的病例行動軌跡真實和全面,在此之前需要開展大量細緻的流調工作。”高飛表示,疾控中心接到新冠肺炎流調信息後,流調人員需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詢問病例的暴露史、發病史、就醫情況、既往活動軌跡和密切接觸者等內容,還要與醫院和相關人員進行部分信息核對,當遇到不配合的被調查人員,還需要公安等部門的配合,排查其活動軌跡,把所有資料收集全,並進行梳理後,才能完成流調報告的撰寫工作。“各級疾控中心的流調隊伍為了保證工作進度和質量,經常流調到很晚,有時需要通宵達旦地工作。”高飛表示。


一次流調需要調查多少信息?高飛進行了舉例說明,比如近期的某個病例,流調時發現他出現症狀前經常出門,乘坐公交、出入超市菜店等公共場所,後來到醫院就診,去了好幾個科室做檢查,然後才入院治療。流調人員為了排查密切接觸者和風險場所,需要到他所去過的所有地點進行訪談,採集“龍江健康碼”和電子消費記錄,有時甚至需要調取監控視頻,查看在商場超市內活動軌跡和所接觸的人員,到醫院核對他所去過的所有檢查科室涉及的醫護人員和前後候檢患者,還有住院區域所接觸的醫護人員、患者和陪護等,只有掌握和核對好這些資料,才能公佈行動軌跡。


高飛表示,有的單個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就超過200人,調查和核對工作非常繁重。加之近期病例出現較為集中,部分被調查者不配合,只能通過公安等部門,利用大數據信息進行行動軌跡排查,為流調工作增加很大難度和很多工作量,所以也請廣大群眾能夠給予理解。在此也向廣大群眾提出倡議,積極配合流調工作,向流調人員提供真實、詳細信息,使可能的感染者和風險點儘快得到排查和管控,這是防止疫情蔓延的關鍵。個別人員隱瞞行動軌跡和病情的行為會對疫情防控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瞞報謊報還將觸犯法律。請大家積極配合流調工作。


近日,哈爾濱市連續公佈新增本地確診病例,在疫情沒有完全結束前,普通市民應該做好哪些個人防護?高飛對此表示,根據目前哈爾濱市的疫情情況,近期仍有病例出現,在疫情沒有完全結束前,建議普通市民仍要保持積極心態,積極配合疫情防控,同時做好防護工作。


一是做好健康監測,自覺有發熱時應主動測量體溫,如有發熱、咳嗽、胸悶等症狀時,按照規範程序就醫排查。


二是儘量減少外出活動。避免走親訪友和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多在家休息。


三是每天關注新聞公佈的病例信息和活動軌跡。進行自我核對,如發現曾在相近時間去過病例出現過的公共場所,應進一步加強自我監測,

如有需要,配合做好相關調查工作。


四是隨著春季到來,天氣轉暖,應做到勤開窗、多通風,定時進行消毒處理。


五是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正確佩戴口罩,隨時保持手衛生等。只有做好自我防護,才能降低自己和周圍人感染的風險。


確診病例行動軌跡為何發得晚?黑龍江省疾控中心專家詳解流調工作流程


來源: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