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溫層中的“噴氣堡壘”:飛行巨無霸,美軍B-47與B-52轟炸機

藉助世界最高水平的航空科技,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首次開啟戰略轟炸概念。美軍當時所謂的戰略轟炸,其實就是用龐大規模的轟炸機對敵方戰爭支撐資源進行大範圍、持續性轟炸,最大限度消滅敵方的戰爭基礎。

同溫層中的“噴氣堡壘”:飛行巨無霸,美軍B-47與B-52轟炸機

二戰中,美軍B-29轟炸機進行戰略轟炸,大大削弱了敵人的實力

而美國之所以能夠最終打贏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略轟炸就發揮了很大效果。美軍當時的戰略轟炸極大的削弱了二戰德國和日本的戰爭資源和基礎。受此影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甚至在二戰末期,美軍就在計劃研發完全意義的戰略轟炸機。

同溫層中的“噴氣堡壘”:飛行巨無霸,美軍B-47與B-52轟炸機

美軍開創戰略轟炸機歷史。圖為戰後美軍三款戰略轟炸機從遠到近為B-36、B-52和B-47

所謂的戰略轟炸機最大的特點就是執行戰略轟炸任務的轟炸機不用再像二戰中那樣依賴前沿機場設施,具備完全意義的洲際轟炸能力。而且,隨著核武器的不斷髮展,戰略轟炸機又成為三位一體核打擊體系中的最重要一環,美軍至今仍保持著世界最高水平的戰略轟炸力量。

從戰略轟炸到三位一體核打擊

在核武器誕生之前,戰略轟炸機的概念並不是很清晰,在當時,執行戰略性轟炸任務的轟炸機也由不同型號的轟炸機組成,而真正完全意義的戰略轟炸機要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後和戰後年代說起。其實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軍就意識到當時現役轟炸機在執行戰略轟炸任務過程中的缺陷,受航程限制,為了滿足戰略轟炸要求,美軍往往需要投入很大力量奪取前沿軍事機場。

同溫層中的“噴氣堡壘”:飛行巨無霸,美軍B-47與B-52轟炸機

戰略級轟炸專為戰略核威懾,美軍轟炸機的研究思路發生轉變。圖為B-47轟炸機正在加註燃料,白煙為揮發的燃料

在這樣的背景下,鑑於這種行動的傷亡代價,美軍就產生了研發一種不依賴前沿機場,擁有更大的航程,可以直接從後方機場起飛對目標進行戰略核轟炸的轟炸機的想法。二戰結束沒多久,甚至結束前,美軍就開始秘密進行具備洲際飛行能力的完全意義戰略轟炸機的研發工作,而隨後到來的冷戰則加速了美軍戰略轟炸機的研發。

同溫層中的“噴氣堡壘”:飛行巨無霸,美軍B-47與B-52轟炸機

美軍Mk 6型核彈,1958年由B-47轟炸機投放試驗

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前蘇聯國力尤其是軍力都已經達到相當的規模,當時美蘇冷戰也接近開始,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的東亞地區局部戰爭也更加深了美國對前蘇聯的敵意。受此影響,藉助世界第一核大國的地位,美軍就開始設想研發具備核轟炸能力的戰略轟炸機的想法。美軍戰略轟炸機的發展也開始和核轟炸結合,包括空中核武使用在內的三位一體核打擊體系也開始成形。在此時期,美國研發成功第一款後掠翼設計噴氣式戰略轟炸機B-47同溫層噴氣。

機組殺手:B-47“同溫層噴氣”

嚴格意義來講,B-47同溫層噴氣戰略轟炸機並不算完全的戰略轟炸機,該機最大起飛重量只有100噸,最大航程也只有7000多公里,和動則最大起飛重量達到200噸級、航程上萬公里的現代戰略轟炸機相比還有很大技術差距。但是,因為以核武器使用為主要作戰類型,該機也有資格稱為戰略轟炸機。

同溫層中的“噴氣堡壘”:飛行巨無霸,美軍B-47與B-52轟炸機

圖為XB-47D原型機,早期設計為螺旋槳與噴氣式發動機混用

同溫層中的“噴氣堡壘”:飛行巨無霸,美軍B-47與B-52轟炸機

圖為德國AR234閃電噴氣式轟炸機

B-47戰略轟炸機還是世界上第一款量產的後掠翼噴氣式戰略轟炸機,這款轟炸機的研發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在1943年美軍就提出了大型噴氣式轟炸機的研發設想。但是美軍當時的想法還在初期階段,具體的指標還在探討之中,直到當時德國的AR234閃電噴氣式轟炸機研發成功之後,美國的噴氣式戰略轟炸機研發思路才開始成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藉助對德國AR234噴氣式轟炸機的考察研究,美國最終改進完成B-47同溫層噴氣戰略轟炸機的研發設計。

同溫層中的“噴氣堡壘”:飛行巨無霸,美軍B-47與B-52轟炸機

圖為B-47轟炸機駕駛艙(有殘損)

同溫層中的“噴氣堡壘”:飛行巨無霸,美軍B-47與B-52轟炸機

圖為B-47投彈瞄準艙,注意其瞄準具

第一架B-47同溫層噴氣戰略轟炸機在1947年完成首飛,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B-47同溫層噴氣戰略轟炸機交付服役。受當時美軍的戰略需求影響,B-47同溫層噴氣戰略轟炸機具備完全的核打擊能力。只不過,作為最早的噴氣式戰略轟炸機,B-47也存在很多不足,該機的可靠性問題就非常嚴重。


同溫層中的“噴氣堡壘”:飛行巨無霸,美軍B-47與B-52轟炸機

龐大的身軀造成其起飛滑跑距離長,因此美軍曾在B-47B上測試火箭助推系統

同溫層中的“噴氣堡壘”:飛行巨無霸,美軍B-47與B-52轟炸機

圖為B-47B火箭助推系統細節,可見其助推器為獨立並聯設計

B-47同溫層噴氣戰略轟炸機最大載彈量達到10噸水平,由於較大的載彈量和本身也比較重的機身,B-47就顯得比較笨重,該機的事故率也非常高,其中就包括髮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美軍核彈丟失事故,當時美軍一架B-47連同三名飛行員和兩枚核彈一起消失,這兩枚核彈至今還未找到。B-47三名飛行員的設計也是一個重大缺陷,相對B-47複雜的操作流程,三名飛行員明顯不夠。

同溫層中的“噴氣堡壘”:飛行巨無霸,美軍B-47與B-52轟炸機

圖為後期B-47H六位乘員位置,與行動路徑

同溫層中的“噴氣堡壘”:飛行巨無霸,美軍B-47與B-52轟炸機

B-47雖然從未參加任何一場戰爭,但作為一款大型空中平臺,仍參與了大量武器試驗。圖為B-47E掛載GAM-67導彈

美軍後期為了降低B-47同溫層噴氣的事故率,對飛行員加大了培訓力度。到了B-47H乘員由3人改為6人,且為每位飛行員配套了彈射座椅。但整體而言B-47可靠性還是很成問題,B-47在整個服役期間共墜毀203架,佔製造總數的約10%,致使464名飛行員喪生,該機甚至被譏諷為"機組殺手"。B-47於1948年投產,1957年就停產,雖然美國也集中生產了超過2000架,但該機仍然不能算作一款成功的戰略轟炸機,在更成熟的B52戰略轟炸機大批量服役之後,B-47也很快退出歷史舞臺。

同溫層中的“噴氣堡壘”:飛行巨無霸,美軍B-47與B-52轟炸機

為了彌補高得可怕的事故率,B-47專為飛行員設計了逃生系統。圖為B-47測試逃生座椅

同溫層中的“噴氣堡壘”:飛行巨無霸,美軍B-47與B-52轟炸機

圖為B-47“同溫層噴氣”轟炸機剖面圖

史上最成功的戰略轟炸機之一:B-52“同溫層堡壘”

B-52同溫層堡壘戰略轟炸機是人類航空史上發展的最成功的戰略轟炸機之一,該機1955年開始交付使用,至今仍是美國戰略轟炸的主力機型之一,根據美軍公開的計劃,美軍將會使用B-52到2050年。值得一提的是,B-52同溫層堡壘戰略轟炸機1962年就已經停止生產,現役和計劃服役到2050年的B-52都是當時生產後期延壽的機體。

同溫層中的“噴氣堡壘”:飛行巨無霸,美軍B-47與B-52轟炸機

圖為XB-52原型機,注意其削尖的機頭,與縱列布局的駕駛艙

和B-47同溫層噴氣戰略轟炸機不同,B-52是完全意義的戰略轟炸機,該機研發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替代美軍當時的主力戰略轟炸機B-36。B-36是美軍在二戰時期提出的遠程大型轟炸機研發計劃的產物,該機是人類有史以來研發製造的尺寸最大的作戰飛機。B-36最大的問題就是使用了活塞發動機,該機活塞發動機的螺旋槳朝後產生前向的推力,後期部分型號增加了噴氣式發動機。

同溫層中的“噴氣堡壘”:飛行巨無霸,美軍B-47與B-52轟炸機

B-52源自另一款轟炸機B-36,其巨大的身軀令人印象深刻

正是由於B-36活塞式發動機的設計,在噴氣式發動機技術成熟之後,美國產生了儘快替換B-36轟炸機的想法,實際上B-36也從來沒有參與過實戰。B-52同溫層堡壘戰略轟炸機最大起飛重量達到220噸,作戰半徑就超過7000公里。該機最多可攜帶31.5噸炸彈,包括常規炸彈和核彈。

同溫層中的“噴氣堡壘”:飛行巨無霸,美軍B-47與B-52轟炸機

圖為B-52H轟炸機駕駛艙,其為並排雙座,數字化程度很高

同溫層中的“噴氣堡壘”:飛行巨無霸,美軍B-47與B-52轟炸機

作為美軍沿用至今的戰略轟炸機,經歷數改進其數字化程度很高。圖為轟炸系統(左)與導航系統(右)

B-52同溫層堡壘戰略轟炸機使用了多達8臺渦輪噴氣式發動機,如此多的發動機設計主要是受當時美國的航空發動機技術水平限制。實際上也是因為渦輪噴氣式發動機技術水平的問題,美軍甚至考慮過為其配備渦輪螺旋槳發動機,但最終該機還是使用了噴氣式發動機。

同溫層中的“噴氣堡壘”:飛行巨無霸,美軍B-47與B-52轟炸機

圖為B-52所使用的普惠TF33(JT3D)引擎

同溫層中的“噴氣堡壘”:飛行巨無霸,美軍B-47與B-52轟炸機

圖為B-52轟炸機彈艙,其可掛載彈種十分豐富

B-52同溫層堡壘戰略轟炸機一個突出的特點是飛行高度,該機實用升限就高達15000米,一般的地面防空火力很難對其構成致命傷害,要知道當時世界一些戰鬥機的實用升限也沒有達到15000米。

同溫層中的“噴氣堡壘”:飛行巨無霸,美軍B-47與B-52轟炸機

圖為正在進行投彈的B-52,從外觀上可以看出與目前美軍裝備的B-52H有較大的差距

同溫層中的“噴氣堡壘”:飛行巨無霸,美軍B-47與B-52轟炸機

同樣的,美軍也為B-52裝備了逃生座椅。圖為B-52逃生裝備與逃生順序

而且,作為美國曆史上研發的最成功的戰略轟炸機之一,B-52同溫層堡壘的實戰經驗也非常豐富。其中比較出名的就有越戰和海灣戰爭,在幾年前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提出以後,B-52也成了亞太地區的"常客"。

同溫層中的“噴氣堡壘”:飛行巨無霸,美軍B-47與B-52轟炸機

圖為飛行狀態的B-52H,注意其機翼附加掛載

同溫層中的“噴氣堡壘”:飛行巨無霸,美軍B-47與B-52轟炸機

美軍B-52H與圖-95“熊”罕見同框

該機目前仍是美軍主力戰略轟炸機之一,在去年美伊對抗過程中,美軍B-52再次披掛上陣,飛往卡塔爾,準備應對伊朗"可能的襲擊行動",並增援美軍負責中東地區事務的中央司令部,"保衛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利益"。


同溫層中的“噴氣堡壘”:飛行巨無霸,美軍B-47與B-52轟炸機

圖為B-52轟炸轟炸機剖面圖,可見其載彈量巨大

出色的設計對大型戰略級裝備非常重要

從B-47和B-52兩款戰略轟炸機的服役歷程可以看出,設計的好壞對一款戰略級裝備來說還是至關重要的。雖然都研發於上世紀四五十年代,但由於設計問題,B47很快就退出了歷史舞臺,而B-52則能夠服役一個世紀之久,B-52甚至有機會和美軍未來的B21戰略轟炸機同臺。而B-47和B-52的案例也非常值得其他國家參考,尤其是那些正在發展戰略轟炸機的大國。(CMN)

同溫層中的“噴氣堡壘”:飛行巨無霸,美軍B-47與B-52轟炸機

因為其強大的戰略威懾能力與實力,B-52還將繼續服役至205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