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湯道生:數字經濟推動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需要“產業+互聯網”攜手“雙打”

騰訊湯道生:數字經濟推動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需要“產業+互聯網”攜手“雙打”| CEO說

鈦媒體快訊|4月23日消息:以“數字新居住 產業共生長”為主題的2020貝殼新居住大會在線召開,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出席並發表《攜手雙打,共創產業互聯網新生態》的主旨演講。

”在國家戰略的推動下,‘居住’行業也在加速數字化戰略。包括居住服務、建築管理、社區經營在內的居住產業鏈,通過和產業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實現從‘傳統居住’向‘智慧新居住’的跨越。”湯道生說。

另外,對於如何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湯道生也分享了三點思考:第一,技術積累是產業互聯網的基石,數字基礎設施將為產業升級帶來更大空間。第二,C2B是產業互聯網的關鍵路徑,消費者與企業的全場景連接與融合,推動產生新價值。最後,“產業+互聯網”要攜手“雙打”,共建一個“技術能力池”,打造一張“產業服務網”。

“垂直領域的各個行業,都非常複雜、專業,單靠互聯網難以深入其中;而實體產業要有高品質的產出、高效率的提升,‘+互聯網’是必經之路。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已經成為了像‘水電煤’一樣的新型基礎設施。”

湯道生也表示,產業互聯網是未來20年的行業關鍵詞,在攀登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升級的“珠峰”中,沒有哪個企業或者行業,擁有全部的資源、技術和能力,只有產業生態夥伴的共同參與,用“雙打”的方式,才能保障“登頂”。

(本文首發鈦媒體 APP,編輯聰慧整理)

以下為湯道生演講實錄,略經鈦媒體編輯:

受疫情影響,過去很多通過線下解決的用戶需求轉移到了線上,各個行業的數字化進程都在加速。學校通過在線課堂,實現在線復課;很多政府和企業,也像我們今天這樣通過線上會議的方式,進行遠程的實時溝通;就在上個月,聯合國宣佈將藉助騰訊會議、企業微信等工具,為聯合國75週年活動提供線上服務。

衣食住行是人類最基礎的需求。過去幾十年,“住”這個行業多次在關鍵時期,發揮了帶動產業發展、解決就業的重要作用。現在,面對疫情帶來的挑戰,中央推出了很多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

就是提出新基建戰略,大力推動5G、雲計算、大數據等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說明,我們不僅要解決眼下難題,更是著眼未來,希望藉此機會調整產業結構,推動新的經濟增長方式。

在國家戰略的推動下,“居住”行業也在加速數字化戰略。包括居住服務、建築管理、社區經營在內的居住產業鏈,通過和產業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實現從“傳統居住”向“智慧新居住”的跨越。

居住服務方面,疫情期間,很多顧客看房不方便,騰訊雲助力貝殼打造的“在線VR看房”功能,在這個時候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顧客可以通過3D實景,用“雲看房”的方式,感受到房間的大小、裝修的細節等;也可以一鍵連線經紀人,獲得關於朝向、配套、稅費等相關問題的解答。截至3月底,騰訊雲已經助力貝殼,累計完成了369萬套房屋的VR重建,用戶使用次數超過6.6億。

在房屋租賃和銷售之外,產業互聯網也在人與建築、人與社區的居住關係上發揮作用。例如,騰訊微瓴通過物聯網操作系統,打通電梯、消防、能源等多個環節,既提高了居民生活的便捷性,又實現了建築的智慧化和精細化管理。

疫情期間,電梯是高危地點之一,在騰訊總部的濱海大廈,微瓴通過對72部電梯的統一調配,減少了大家的等待時間,降低了人群聚集帶來的風險。

社區管理服務方面,騰訊智慧社區平臺“騰訊海納”,已經落地了全國上萬個小區。基於騰訊的大數據、AI能力,通過開放微信公眾平臺基礎能力和應用接口,“騰訊海納”為居民提供一站式物業服務,幫助物業管理更便捷。

疫情期間,“騰訊海納”上線了智慧社區疫情防控平臺,在長沙我們把這個平臺和“老百姓大藥房”打通,增加了“口罩預約購買”等模塊,幫助居民足不出戶購買口罩,既緩解了居民“出門難”的問題,也方便了社區的防疫管理。

事實上,伴隨著

互聯網+”數字中國持續推進,互聯網的發展,從提升消費需求效率,轉向提升產業供給效率。在衣食住行各個領域,全新的變化都在發生。產業互聯網正在通過服務的數字化,實現人與物、人與服務連接的迭代升級。經濟的發展,也更多從依賴人口紅利,轉向依靠技術紅利和數字化紅利。

面對新的時代,互聯網如何與各行業夥伴攜手,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在這裡,我也和大家分享三點思考。

第一,技術積累是產業互聯網的基石,數字基礎設施將為產業升級帶來更大空間。

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之下,信息技術是最核心的變量。雲計算、AI、大數據、5G等新技術,將極大提高行業效率,催生出新的商業模式。

面向產業互聯網,騰訊也將自己積累的20多年的技術開放出來,整合了雲、AI、大數據、安全、IoT等關鍵技術能力,形成數字化工具箱。企業和開發者可以靈活地使用這些技術,運用到具體的業務場景中。例如,在雲計算領域,騰訊雲實現了兩個100——全網服務器總量超過100萬臺、帶寬峰值突破100T。在中國,我們也是第一家帶寬峰值達到100T的公司。在AI領域,騰訊也擁有超過6500項全球專利。

過去兩年,騰訊非常榮幸見證了貝殼從平臺搭建,到高速發展的全過程。我們也在技術領域,進行了深入的合作。各地經紀人拍攝的不同規格的房源照片,通過騰訊的圖像識別和處理技術,形成統一標準、統一展示;貝殼近萬家門店的海量圖片、音視頻數據,通過騰訊雲,進行實時存儲和交互;貝殼的全客戶業務系統也部署在騰訊雲上,在騰訊雲高性能、低延時的保障下,用戶可以通過貝殼App、小程序等多個渠道,看到全國100多個城市、數百萬套房源的信息。

第二,C2B是產業互聯網的關鍵路徑,消費者與企業的全場景連接與融合,推動產生新價值。

產業互聯網的進程當中,實體企業是主體,但最終目的是服務好C端用戶。產業互聯網不僅僅是ToB、ToG的,歸根結底也是ToC的。

C2B是騰訊面向產業互聯網的重要優勢。通過QQ、微信、小程序、公眾號、微信支付等,騰訊觸達十多億用戶,也有長期積累下來的用戶洞察和運營經驗。騰訊把C端的能力與經驗,輸出給合作伙伴,提供公眾號、小程序、支付、企業微信等連接器,讓企業更好地觸達用戶,提升供需兩端的匹配效率。

例如餐飲企業西貝,通過企業微信與微信的互通功能,旗下全國200多家門店客戶經理,和9萬多名顧客緊密連接;藉助小程序商城,為顧客提供食材訂購和線上送餐服務。疫情期間,線上營收佔到了西貝總營收的80%以上。

此外,我們也期望把消費者變成企業生產體系的一部分。通過即時的連接和大數據分析,讓消費者成為企業的買手和質檢官,讓企業通過用戶行為分析,倒推生產過程。用戶和公司的關係,不再是主體和客體的關係,用戶成為企業主體的一部分,變成了企業的眼睛、手和腳。

最後,產業+互聯網要攜手雙打,共建一個技術能力池,打造一張產業服務網

垂直領域的各個行業,都非常複雜、專業,單靠互聯網難以深入其中;而實體產業要有高品質的產出、高效率的提升,“+互聯網”是必經之路。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已經成為了像“水電煤”一樣的新型基礎設施。

未來,垂直縱深的各個實體產業,與橫向延伸的數字技術相結合,彼此能力、優勢互補。這其中,行業龍頭企業的實踐也將助力產業加快數字化步伐。

前面提到,我們助力貝殼打造了在線VR看房功能。現在,貝殼也將這個功能沉澱成通用的解決方案,開放給100多家企業,幫助企業提升用戶消費感知,讓用戶的消費決策更加透明和高效。在紅星美凱龍,用戶可以足不出戶逛門店,在VR場景裡,挑選自己心儀的傢俱。

產業互聯網是未來20年的行業關鍵詞,也是一個創新與創造的時代,機遇和挑戰並存。在攀登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升級的珠峰中,沒有哪個企業或者行業,擁有全部資源、技術和能力。只有產業生態夥伴的共同參與,用

雙打的方式,才能保障登頂

我們也期待更多合作伙伴加入這個征途,共同探索產業互聯網的巨大機遇。最後,祝貝殼2020年新居住大會成功舉辦,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