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史記》創作地、世界上最早的紙、最早的國家圖書館檔案館

提起西安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秦始皇兵馬俑,以及古都長安。這是對西安在歷史洪流中位置的肯定,但是,除了秦始皇兵馬俑和盛世長安,西安還是《史記》的創作地,西安曾出土西漢紙,西安有著世界上最早的國家圖書館和檔案館。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座古城,瞭解不一樣的西安。

西安:《史記》創作地、世界上最早的紙、最早的國家圖書館檔案館

歷史中的西安

西安是《史記》的創作地

提起歷史著作,《史記》可謂空前絕後,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代表了西漢史學的最高成就。而它的作者司馬遷,歷史記載是夏陽人,夏陽就是今天的陝西韓城。

歷史上漢文帝曾實施“入慄米受爵位以實邊卒”的政策,司馬遷的祖父司馬喜嗅到了機會,用四千石慄米換了個就等吳大夫的爵位,讓全家從徭役中解脫出來。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於做官很有心得,在司馬遷成年時他已經在長安任太史令。司馬遷在父親的幫助下,入朝仕為郎中。

西安:《史記》創作地、世界上最早的紙、最早的國家圖書館檔案館

司馬遷

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春天,漢武帝第一次舉行封禪大典,當時司馬談患病,走到洛陽支撐不住就在洛陽歇下了,因為沒能參加大典,司馬談心中憤懣,不久之後竟然病入膏肓。司馬遷回來之後在洛陽見了父親最後一面。司馬談臨終之前拉著兒子的手向他交代了祖上的榮光和身為史官的責任,叮囑司馬遷一定要完成史料整理、編撰的工作。

司馬遷看著病重的父親流淚保證道:“我一定會把您收集整理的資料,寫成著作,絕不敢有所缺失。”這就是《史記.太史公自序》中的“接受遺教”。父親司馬談去世之後司馬遷如他所願做了太史令,之後他遵從父命,開始整理編著史料,卻不想七年之後,因為李陵之禍被關進監獄,身受“腐刑”。

入監獄之後司馬遷一度失落、自責,覺得憑著自己的殘軀無法完成父親的遺命,但是轉念深想史上名人名著無不是在艱苦困境中完成的,就重拾心情繼續整理、編撰史料。直到49歲,遇到大赦,才得以出獄。

徵和二年(前91年),在漢都長安完成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因此,西安就成了《史記》的創作地。

西安:《史記》創作地、世界上最早的紙、最早的國家圖書館檔案館

史記

世界上最早的紙——西漢紙

造紙術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相傳東漢的蔡倫發明了紙張,但是也有史學研究者說造紙術早就存在,蔡倫知識稍加改進。

1957年5月8日,在西安灞橋磚瓦廠,發現了一座西漢武帝時代之前的墓,在墓中考古學家們發現,一枚青銅鏡下附有麻類纖維質的殘片,考古工作者小心的將這些殘片剝離下來,共有80多片。後來專家們將這些紙片成為“灞橋紙”,據研究應該是前118年往前的紙張。

現在這些紙片仍然陳列在陝西省歷史博物館中。

西漢紙是迄今所見世界上最早的紙片,說明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至少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一二世紀。

西安:《史記》創作地、世界上最早的紙、最早的國家圖書館檔案館

西漢紙

有世界上最早的國家圖書館、檔案館

西安的未央宮是一大著名景點,在未央宮前殿遺址的北面,一東一西坐落著天祿閣遺址、石渠閣遺址,兩閣之間相距520米。

天祿閣是西漢集權統治者典藏重要書籍和國家文史檔案的地方,而石渠閣則是開展學術活動的地方。

西安:《史記》創作地、世界上最早的紙、最早的國家圖書館檔案館

天祿閣遺址

據歷史記載,劉邦進入咸陽後,蕭何立即收了秦丞相、御史府的律令、圖書,掌握一切山川地圖、人口分佈情況。

西漢末年,蕭何以丞相之名在未央宮主持修建了天祿閣、石渠閣,用來典藏圖書、國家機要檔案、文件。

西漢末年,天祿閣、石渠閣藏書有596家,13269卷,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藏書數量最多、圖書種類最豐富的的國家圖書館和檔案館。

西安:《史記》創作地、世界上最早的紙、最早的國家圖書館檔案館

石渠閣遺址

這就是西安,你還知道哪些關於西安的歷史呢?大雁塔、鐘樓、回民街這些地方的歷史你知道嗎?

往日精彩內容請點擊下面藍字部分:

一位美食家和一位廚子,為什麼能幹掉一個皇帝?

多爾袞死後被“毀墓掘屍”,順治憎恨多爾袞的兩個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