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書法之背臨

背帖是指學習書法一個較高級的練習技法。意思是說,通過臨摹練習字帖,在對字帖範字字形和精氣神,技法能夠“閉目而索之”,不看字帖就能夠把原貼單字或者通篇作品非常近似的默寫紙上的一種學習書法的方法。

不看字帖,完全憑藉自己的記憶去書寫,這是學習書法從臨摹的“有我”到自己能夠獨立創作的“無我”之間非常關鍵的一步。背臨的基本標準是越接近原貼越好。初學一般背臨一個或者幾個字,具有非常紮實功夫和書法家甚至能夠通篇背臨或局部背臨法帖作品。背臨也是檢驗我們臨摹學習書法的掌握程度的一個方法。學習書法如果不能把原貼範字背臨到形神兼備,惟妙惟肖的層次,說明我們的對原貼的立即已經技法的掌握層次不過深入紮實,所以說,背臨在學習書法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有許多書法愛好者非常苦惱的一個問題就是對臨感覺不錯,一旦離開原貼,寫的就是一塌糊塗,面目全非。考察其原因就是臨摹練習書法沒有達到背臨的層次,所以離開字帖範本,腦子就一片空白。

學習書法之背臨


學習書法之背臨


那麼,學習書法能夠背臨,需要具備那些條件的呢?

一是對所臨摹的範字或者經典書法作品的技法與形質,通過精審細察,做到成竹在胸。

既然是背臨,首先就要得一個“背”字,就是所謂的背誦的意思,就是不看範字,仍然能夠寫出和對臨一樣藝術效果的書法來。如此以來,就需要我們有範本,通過分析範字的點畫結構和章法特點,從整體到局部,都瞭然與胸,能夠將範字字形閉目如在眼前,提筆已見與紙上。能夠做到這一點,不得不涉及到讀帖方面的問題。因為只有通過讀帖,對範字進行精審細察的精準分析,成竹在胸,才能下筆準確無誤,點畫結構見原字風采。

學習書法之背臨


讀帖是學習書法一個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夫。姜夔在《續書譜》中說:皆須是古人名筆,置之几案,懸之座右,朝夕諦視,思其用運筆之理,然後可以臨摹。讀帖要細看泛觀熟觀,分析研究其精氣神與技法之形與理。通過對字形或者作品的閱讀將其精神氣韻筆意,得其舉止動靜,融匯與心,然後心慕手追,就可以提筆進行臨摹練習了。在臨摹練習過程中一樣需要不斷與原帖分析比較,加深理解和提高精準度。能夠對臨的形神兼備,閉目如在眼前,就可以說進行背臨了。

二是背臨時一定要最大限度的忠實於原貼,落筆如描紅。

我們知道,背臨是一種對臨的進階,是獨立創作的起跑線,而書法的創作,無疑需要我們儲備或者說積累儘可能豐富的字形庫,如此,在創作過程中才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我們的創作過程更加順利。要真正創作出具有藝術性或者是書法意趣的作品,背臨掌握的字形在其中一定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而背臨的精準度,在其中的價值更是重中之重。這就需要我們就有像描紅訓練那樣的精準把握的力度。如果我們背臨做不到形神兼備,顯然作品的境界高度就會不夠。比如啟功先生臨摹的作品以及現代書法家劉文化的所臨摹的隸書作品,無疑對其背臨或者說創作的價值是非常巨大的。

要做到背臨的精準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何做到背臨如描紅呢?這就需要我們平時堅持精準臨摹的積累和厚積薄發。

學習書法之背臨

特別是初學書法這來說,如果採取通篇的精準背臨,可以說是不可能的,非大家高手所不能為之。而堅持“少而精”的做法,卻是最好的辦法。比如開始我們可以臨摹練習一至四個字,先反覆對臨,在對其中的字都能夠背臨下來之後,在完整的按照原作品的章法將我們掌握的字形以作品的形式背臨下來。

學習書法之背臨


學習書法之背臨

之後再與原作反覆比較,努力更精準全面接近原貼。

學習書法之背臨

精準的背臨,能夠使我們掌握幾乎所有的書法創作的技法,經驗與字形。這就意味著我們精準背臨功夫越紮實,越深厚,我們書法造詣也就越高。

學習書法之背臨


學習書法之背臨


學習書法之背臨


學習書法之背臨


學習書法之背臨


三是技法與形質都能夠最大限度接近原貼,同時突出原貼的技法與神韻。

我們學習書法的目的之一就是繼承和發揚祖國的書法藝術,同時掌握這門藝術的技法。僅僅能夠背臨實際上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要想具備書法的創新能力,還需要掌握掌握書法的基本技法與規律。如果只是能夠背臨一些字形或者說通篇的經典書法作品,只是像照相機那樣的取影記錄,顯然只是一些死法。仍然可能會在遇到新的情況,或者過去我們沒有學習過的技法與字形,就無可奈何了。因此,我們在臨摹學習過程中還要善於找規律,抓特點,總結出有規律的技法特點或字形規律,包括一家書法的獨居風格特點的內容。

比如柳公權楷書的用筆切縫用筆為主,所以點畫造型多方正嚴謹,最善於中鋒用筆,所以骨力咄咄逼人。在結構方面,屬於中宮緊湊的結構法,這些規律與特點我能不僅僅要知道,而且還要弄明白在具體的範字與作品中是如何表達及實踐的。

我們知道,書法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表達技法;二是精氣神韻。我們學習書法的,掌握點畫結構章法技法的同時還要掌握書法的風神氣韻方面的問題,才能真正進入書法藝術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