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可畏,智者無言

言論不是亂說,人言可畏,在這個網絡發達的信息化時代,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權利和機會。

一個新聞,一個視頻,甚至一個圖片都能引起其他人的討論,然而討論並不代表你可以隨意評論,有的人可能認為,自己說什麼都無所謂,一屏之隔,他那我也沒辦法。但是你沒想過,有時候,一句話會令人陷入低谷,一句話會令人陷入痛苦。

在一部電影中,女主因自己的同學,對自己進行隨意造謠,捏造事實,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人們的語言有多可怕,可怕到能成為無形的“殺人”武器,知道真相後,自己卻悄無聲息,無所謂。

特別是在網絡上,有時候朋友圈內傳出一個事件的視頻,有的人就會捏造事實,散佈謠言,卻不知道,當你的言論對別人造成傷害時,自己展現出多麼醜惡的嘴臉。

一.為什麼有這種現象

1.人們的自我修養

自我修養,不是表現自己有多麼高雅,而是自己的言行舉止不會對他人造成傷害,網絡中經常出現的“鍵盤俠”,“噴子”等都是感覺自己的意願可以強加到別人身上。

這些人大多數,可能只會在網絡中找找“存在感”。

2. 喜歡跟風

很多人,在網絡上看到一些言論,或者對一些新聞的隨意評論去模仿,效應,去跟風,不管這些言論是否正確,都要傳播。

他們喜歡網絡上的流言蜚語,感覺這些言論是一種凸顯自己的方法。

3.感覺在網絡中可以隨意評論

很多人認為網絡是可以隨意說話的,卻不管結局和後果,不顧他人的心情,不管自己的對於否,覺得自己只是在評論區評論一下而已,後果不嚴重等。

二.這種現象的常見區域

1.網絡短視頻app,這種軟件是讓人工作之餘休閒玩樂的,平常人們看到一些搞笑的視頻時,會是自己很開心,但是總有一些人喜歡對視頻中某些動作或語言,而去追究不放,甚至口出髒話。

2.一些電影,電視劇或綜藝節目中,有些人就喜歡在彈幕上發表人身攻擊的言論,而恰恰有人看不慣,非要懟回去,就容易引發“彈幕大戰”,並不是說不能表達自己的不滿,而是不能過激表達。

3.在一些新聞中,新聞就是要然人們發表自己的看法的,但是不能隨意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捏造事實,隨意評論等。

三.如何減少這種現象

1.提高自身管控能力,提升自身修養,儘量減少自己指責別人,隨意評論他人等行為,隨意喜歡給他人加上自己的想法。

2.有關部門加強網絡管理能力,減少流言蜚語現象,加強網絡語言屏蔽準確度,減少“髒”“亂”等現象,減少“無腦”噴子現象,增強大眾對自己想法的表達,對事件的客觀評價等。

3.總歸到底,還是少說別人,多點關心,多點幽默,少點對峙,少點“言論大戰”。

4.見到他人在網絡上爭論時,減少參與,當別人“噴”自己時,不用搭理就好。

四.快樂最重要,不要整天想著生活多複雜,簡單一點,快樂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