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實行循環經濟一箭雙鵰 即節約資金又增加就業

澳洲實行循環經濟一箭雙鵰 即節約資金又增加就業

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4月22日訊 近期,澳大利亞科學院(CSIRO)委託畢馬威會計事務所(KPMG)提供的一份報告指出,在某些領域,通過減少浪費和最大限度提高資源利用率,2047年前可為澳洲節省2100億澳元,增加就業崗位17000個。

這就要求澳洲轉入循環經濟,即讓資源、產品和商品進入“循化鏈”,時間越長越好,實現利用率最大化,延長其使用週期,最終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浪費。報告指出,轉型進入循環經濟,將產生巨大效益,有望幫助澳大利亞從新冠疫情中恢復。

澳大利亞轉型進入循環經濟,將涉及食品、交通和環境等領域,採取的措施包括節約用水、使用電動交通工具和建設節能建築等。有關模擬實驗表明,這些措施可在五年內為澳大利亞節省260億澳元。

例如,通過減少水資源流失和提高利用率,能節約大量水資源;減少食物浪費,能降低家庭開支;使用電動汽車,能長期降低燃料成本。

據悉,該報告提出八大“循環機遇”,它們既能充分保護環境,也能節約資本和增加就業。

該報告指出,共享汽車是一個機遇,能夠提高汽車使用率。上下班途中,多人共享一輛汽車,可以“直接降低個人燃料、停車和維修成本”。

澳洲實行循環經濟一箭雙鵰 即節約資金又增加就業


George Verikios是KPMG的經濟分析師,也是該報告作者,他表示,“我們發現,家庭節能和食品節約最能產生經濟效益,部分原因在於,這兩個領域在澳大利亞經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循環經濟的效益甚至可能高過預期。George Verikios表示,報告中的預估,“可能只是對循環經濟生成效益的一個保守推測”。 他表示,“我們研究了許多行業,囊括澳大利亞各個主要經濟領域,但要說詳盡無遺,還遠遠達不到,最終也只發現幾個開展循環經濟最切實可行的領域。”

KPMG首席經濟分析師Brendan Rynne表示,疫情結束後,澳大利亞需要將生產效率最大化。他還表示,“政府當前為刺激經濟,投入巨大。比較而言,循環經濟產生的效益尚不明顯,但是這種創新經濟,這種更高效的生產率,正是澳大利亞未來發展所需。”

他補充到,“當前我們的債務水平創下新高,僅靠增加稅收和降低成本遠遠不夠。提高生產效率才是清償債務的關鍵,而報告中提到的循環經濟中更高效、更少浪費的生產技術,則是提高生產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彼得·科斯特洛(Peter Costello)是澳大利亞任期最長的前財政部長,他一直主張提高生產率,以推動經濟發展。澳大利亞現任財政部長喬希·弗萊登伯格(Josh Frydenberg)也對此表示贊同。

(鄭重聲明: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對本文保留全部著作權限,任何形式轉載請標註出處,違者必究。圖片來自網絡)


Tags: 循環經濟就業資源新冠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