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對股市的認知變化:真正決定股價的,唯有業績增長

作者:江左lu郎1605

這幾年對股市的認知變化:真正決定股價的,唯有業績增長

認知最終匹配財富,你唯一能做的是提高認知,而不是自怨自艾,甚至罵罵咧咧,不但徒勞,還亂了分寸,老話說的好,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看到有些粉絲朋友的進步,我很欣慰,但是冥頑不化,甚至出口傷人的,只能拉黑了;

17年以前主要的心思都在事業上,靠著努力和運氣積累了一部分財富,並在14年最低點買了房子,15.16年都是小資金在股市,主要是銀行理財,17年突然房子翻倍,我開始研究投資,多花精力,並把所有的資金都轉移到股市裡,堅信自己能財富自由;

當然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18年1月高潮迭起,自認為這麼快就能大獲全勝時,貿易戰來了,那時候至少買7.8只股票,大部分白馬藍籌,還有鋼鐵煤炭週期股,在大跌中失去分寸,情緒錯亂的時候,還大買過芯片過,兆易創新,那時候的紫光國芯,看名字買的,就這樣18年全年錄得-35%的收益,這可幾乎是全倉啊;

我記得我是茅臺跌停那天,開始思考轉變的,清掉所有周期股題材概念股,全部換成格力招行平安恆瑞五糧液,記得還有華東,這個不信邪的我在醫藥上居然能虧錢?所以選對了行業也不行,龍頭才行,高估值會殺估值,週期股又會是低估值陷阱,那到底什麼是好投資呢?我那時候開始研究自由現金流和roe和分紅融資比,暴雷的康美康得新對我影響也蠻大,2B和民營企業都要少碰,都是那時候的認知;

19年是收穫的一年,我陸續止盈了高估值的恆瑞海天,跟巴菲特學習嘛,那時候不停看書,徹底的夾頭自居,而市場也很給面子,不用驗證自己的正確,留下了夾頭三大寶格力招行平安,後來實在是看不懂平安的生意,並看了平安的一些歷史,還是果斷止盈了,中間還開過小差,就是過3000點的時候,市場都說牛市來了,買過中信證券,吃了兩個漲停,還吃過京東方兩個漲停,好像是因為華為手機摺疊屏,現在來看就是個笑話……所以說市場情緒和聲音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讓你不得不受影響;

19年的全年貫穿的都是格力的大事件,我的重倉股格力4.1號開始不平凡了,混改,兩個漲停,然後貿易戰談崩好像是,趁著格力分紅,再次收集更多的資金加倉格力,資產質量優秀,董明珠靠譜,品牌號召力強,混改激發估值像大金等國際公司靠攏,因為研究透徹,估值安全,所以市場不管是奧克斯事件還是99%這樣的暴雷,還有高瓴簽約延後不但沒有影響我持有格力,還不斷在低點加倉獲得波動收益,那時候我堅信格力股價超過美的,市值超過美的,直至估值超過美的,當然招行有大神穀子地庇佑,一直不操心不操作,放著不動,我說的都是大倉位,我還有私房錢的打野倉;

這樣19年一改頹勢,錄得了90%+的收益,因為沒有細算,加上19年事業上投資較多,很多錢交叉在一起,但悲催的是18年虧損時的本金是比19年的本金多的,也就是兩年的平均年化收益是不高的;

自此我的認知變化是什麼呢?我19年底的總結寫的就是真正決定股價的是業績增長,什麼樣的增長決定什麼樣的估值,內生增長優質增長享受更高估值,自由現金流折現適用於少部分公司,低估值成長性不足,高估值匹配高成長,醫藥大消費可以穿越牛熊,但是隻能選頭部企業,醫藥雷太多了,一個集採殺死多少曾經的醫藥白馬;

正當我洋溢自得的時候,自認為深得法寶,突如其來的疫情來臨,我還是沉浸在之前的模式中,直到2月中旬的一次醉茶,讓我徹夜難眠,我站在陽臺上,點著蠟燭和香氛,吹著冷風,哪些是能改變的,哪些只能是順從的,回憶自己一步步從無到有,到底是靠了什麼?那時候靈光一現,我明白了我事業的成功大部分是趕上了好時代,我07年畢業,自此開啟了房地產及相關產業鏈黃金十年,包括大金融家電建材和人口紅利的醫藥和大消費......我14年稀裡糊塗買的房子,那時候被說還會腰斬的房價,在政策庇護下再次高潮翻倍,我無法停下來,開始翻閱資料,一夜未睡,白天繼續寫繼續找...

並把所有想法都寫在文章上,開誠佈公,毫無掩飾和隱瞞,我想我除了分享還有記錄我的認知變化,我希望是進步至少是模糊的正確,那些挖苦我拋棄格力,更有甚者說格力粉變格力黑的,都是屁股決定腦袋,因為利益驅使,試想你們的認知達不到,即使格力到100元,你們能駕馭得了嗎?

我再說一次我對格力的看法,19年因為混改提升的估值,目前高瓴沒有對格力的多元化,國際化和線上發力產生作用,反而不停在玩資本遊戲,比如質押和回購,不過格力還是那個格力,疫情造成的損失,今年都會補回來,至於股價?我可沒有那個能耐,有個朋友說得好,強勢的既得利益者是會對股價產生影響的,比如受疫情影響最大的上機和國旅,全年都不可能挽回一季度的損失,但是股價卻在慢慢收復失地……我去預測個屁股價,沒能力;

所以我的認知帶給我的改變,我要佈局未來,我已經分倉完成了,並且還會調倉,調整比例,現在的市場不存在錯殺,市場先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對的,所以不要悶頭研究,要抬頭看世界,我說的不是趨勢投資和技術派,我完全不懂,我說的是價值投資的理念和對未來研究和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